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课标所倡导的非接受式学习方式去完成任务。对于注重科学探究的化学学科而言,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故成为新课改形式下受到重视的教学方式。本文以离子晶体的教学为例简要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心得
  概括来说,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课标所倡导的非接受式学习方式去完成任务。由于它符合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故在近些年愈受重视。而对于注重科学探究的化学学科而言,这种教学法无疑更具使用价值。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对此该教学法的应用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毫无疑问,学生任务作为任务驱动教学的组织核心,其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观关系着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学习任务应基于课本上的知识呈现方式设计为一组若干个,表述清晰,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也便于教师在学生完成每个任务后与学生及时互动并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成果进行针对性教学。值得指出的是,新课改后人教版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思路,几乎每一节中都设置有若干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其主要目的即在于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和机会,那原本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一脉相承,因此任务设计依循于教材思路是基本原则,此外还应充分地利用课后习题,例如例如人教版选修三离子晶体部分的教学,进而将任务设计如下:
  任務一:先独立思考,完成课本79页的科学探究,而后组内对照成果,通过讨论交流达成一致,形成一份规范清晰的答案。
  任务二:基于任务一中的成果,理解几何因素和电荷因素的概念与内涵,而后组内利用老师下发到组内的材料制作NaCl和CaF2的晶胞模型,结合模型说明几何因素和电荷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
  任务三:阅读课本79页的科学视野,组内合作,利用老师下发到组内的材料分别制作碳酸盐中的二价阳离子M2+、碳酸根离子、OM分子以及CO2分子的模型,并用以演示碳酸盐的热分解过程。
  任务四:组内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课本82页习题中的1—5题,形成一份清晰规范的答案,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可以看到,学习任务的设计并非如很多教师想象得那样“花哨”,更不可脱离教材而追求所谓“新意”,某种意义上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合理融入一系列任务之中,从而便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下面来探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从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学习任务所起到的作用。
  二、课上的具体实施
  课上引出课题并给将学生分好组后,即可展开正式的教学活动。首先,通过多媒体屏幕出示任务一,让学生按照任务中的表述去进行。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则深入学生中间,全场巡视,督促各小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综合考虑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总体进度,适时宣布任务一阶段结束,然后根据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在该任务阶段的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切实理解配位数的概念(可以结合模型来强调),为紧接着任务二的探索奠定基础。待无问题后即出示任务二,该阶段的教学重点讲清几何因素和电荷因素,并结合模型强调其如何决定离子晶体的结构,以使学生切实理解。
  而后依次出示任务三和任务四,教学过程与前相同。这样,通过逐一出示任务、完成任务、讲解任务,步步为营的完成教学活动。在任务三阶段,从注重从几种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的观众寻找规律,然后演示碳酸钠的热分解示意图,突出碳酸盐的热分解是由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二氧化碳分析的结果。任务四阶段主要是习题讲评,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查漏补缺,对于学生出错或解答不完善的地方给予特别强调。显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较好地彰显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在优势。
  综上,本文以离子晶体的教学为离较为具体地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得越来越受重视,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法,必将展现出愈来愈大的价值和优势。一线教师应给予其足够重视,并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和总结其运用之道。本文抛砖引玉,尚望同仁指教。
  参考文献
  [1]安春艳. 高中化学教学任务驱动研究[J]. 高考, 2013(1):63-63.
  [2]葛晓亚. 高中化学任务驱动实验教学优化设计策略探究[J]. 新课程导学, 2013(17).
  [3]陆兆芳. 高中化学课堂“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探究[J]. 高中数理化, 2012(14):56-57.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实践素养的培养对策要解决“地理实践素养久被忽视”的问题,社会与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地理实践力培养环境;要解决“地理实践素养久被忽视”的问题,社会与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地理实践力培养环境;解决“地理实践素养培养受多方制约”的问题,教师要发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落实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实践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作文当之无愧地占据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其不仅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所见、所感与所思,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和观察世界。基于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些策略,主要有“加强练笔,锻炼写作能力”“结合实践,丰富写作范围”“做好评价,挖掘不同闪光点”等等。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创设具有启发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音乐赏析课堂教学模式,并适时地对学生的音乐思维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促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些音乐教师只是单纯地以音乐课本为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英语教育,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且深入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部分,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目前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来看,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待加强。本文将以初中英语为例,对影响初中生英语阅读速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速度;教学策略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它关系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更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不知不觉的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对教学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师教学有了“帮手”,学生学习有了“助教”。在这种形势下,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相融合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其策略包括:集中学生精力,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时间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集中精力;丰富内容;优化时间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深刻的影
期刊
摘要:中职生由于生源的问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知识层次也是层次不齐。另外,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方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我所在的学校是就业+升学+高考。所以,一个班级的同学他们的方向不同,对知识的需求层次也不同,那么,专业课的学习侧重点会不一样,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然后对分类的同学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提升中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要求初中学生必须加强对于名著的阅读与赏析,通过阅读提升文化素养。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自主意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历经时代的变化而始终停留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历史的变迁中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是形成
期刊
摘要:制度辅助在初中生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要做到“德育内容制度化”, “管理制度德育化”; 需要注意德育还是应该以德育活动教育为主,制度管理要立足辅助的地位,德育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接受最新的教育思想。本文分析了制度辅助在初中生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对策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德育;制度辅助;应用;注意;重要性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是“立德树人”教育落实的关键途径,而且制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物理课程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高中物理的课程发展要顺应课改的方向和形式,提升课堂教育的质量。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学科的课堂设计如何优化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期刊
摘要:虽然模块化教学在教学效果上能够带来强有力的保证,但是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并且难度较大。为此,文章就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程设置、教学运行、教学评价三方面出发,确立起切实可行的应用路径,即:要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模块的空间、要做到教学手段的针对性与多样性、要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之列。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路径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