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服务业吸引 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海西经济区服务业吸引FDI现状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对海西的战略定位:一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二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三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多年来,福建省始终坚持在安排资金、立项、贷款等方面,把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更加合理的位置,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福建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灵活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海西实际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伴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福建的优势、潜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吸引央企、民企、外企纷纷入闽布局。2011年福建对接中央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侨外资企业项目(简称“三维”对接)1779项,投资规模达2.5万亿元人民币。福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的优势,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西吸引FDI的优势与福建省的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市场战略、技术战略等因素有重要的关系。外国直接投资在海西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和海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
  二、海西经济区吸引服务业FDI的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大地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GDP的年增长,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福建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1.国际优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活跃,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将创造出更多的跨国投资机会,有利于海西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
  2.国内优势。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显著成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依然存在,将继续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
  3.省内优势。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政策的优势。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创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国家支持福建省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有利于提升利用台资和对台投资的规模、领域、质量、水平。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国家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在许多地方都兴建了台商投资区和外商投资区。②经济优势。福建的厦门成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海西经济的飞跃,以至于后来的泉州、漳州都成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城市。福建省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③对台优势。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东亚地区与南亚、西亚、非洲的最短航线,海运交通便利。这些都为福建省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具有对台贸易优势,促进了外商来闽投资。福建现在的台资企业总数虽然不如广东、浙江等省,但福建依然是全国四个吸引台资企业最多的省之一。漳州是全国最大的台资农业投资城市,厦门的高新台资企业很多,而且福建还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这些都直接地促进着福建经济的发展,未来台湾很多企业都将在福建扩大投资。④海陆空交通优势。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福建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福建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88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65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8499公里,形成了“四小时交通经济圈”和“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福建港口迅速崛起,围绕“两集两散”建设目标,着力建设厦门港、福州港、江阴港区和罗源湾、湄州湾进港航道,提高通航标准。港口航道基本满足大型船舶到港要求,与公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效衔接。目前,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枢纽港,大中小泊位相结合,集装箱、散货、石化液体等专业化码头泊位相配套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西港口群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底,福建省生产性泊位达477个,其中海港391个。福建是太平洋东岸重要的海上必经之地,因为有台湾海峡,每一年由福建沿海取道马六甲海峡去西亚欧洲的海船不计其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成跻角之势,加上其他城市的机场,空港优势也非常明显。 ⑤旅游资源优势。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其环境优势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福建省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截止2012年1月,福建省A级景区数量达到96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52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3家。全省还有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温福、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多条高速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民航航线航班不断增加,厦门建成邮轮中心,开通邮轮航线。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福建旅游可进入条件。⑥客家文化优势。福建省内多客家人聚居,作为服务业当中的文化产业,客家文化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必然存在着重要性。东南亚国家有很多客家人,许多国外厂商出于此种情结,都会比较倾向于向福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海西经济区吸引FDI存在的问题
  1.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海西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以平均投资额、平均注册资本额和外方平均注册资本三项比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吸引的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来自发达国家的则较少。由于地缘、人缘等方面的原因,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资本一直是海西外商投资的主体。外商只占到16.2%。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的资本总计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4.8%。从总体上看,海西外商投资来源结构仍未摆脱过度依赖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局面,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数量少、规模小,未形成气候,尚大有潜力可挖。   3.各地市吸引外商投资额差距较大。福建省9地市吸引FDI的金额差距较大,与各地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幅员大小、拥有的资源、投资环境等有关。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4市实际吸引FDI之和在全省总额中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其余5地市所占比重则偏小。
  4.福建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结构上与全国情况相比尚存在差距。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内容从初期的加工制造逐渐地发展到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技术和社会服务机构,尤其是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这对投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的积极影响,带动更多的投资。而目前福建省与全国总体情况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偏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加入WTO的承诺,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对外开放,成为外商投资的新增长点,但福建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下滑势头。福建作为吸收外资大省虽然保持了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的双增长,但同全国及周边省市相比,差距日益拉大。
  四、结论与建议
  尽管海西服务业吸收外资受国内外各因素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吸收外资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外国投资者十分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前景,投资信心增强,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投资软环境,提高海西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1.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科学布局项目”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中、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
  2.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服务业引资步伐。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福建省目前服务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国外同行业,因此,要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加快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完善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改善福建服务业结构。
  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五缘”优势,积极进一步引进海峡东岸—台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有的放矢承接其现代服务业转移。台湾服务业成熟度较高,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随着台湾制造业生产基地向祖国大陆转移,台湾岛内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向祖国大陆市场延伸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从而推动海西服务业整体向前推进。
  4.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跨国公司来闽投资。跨国公司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要认真分析当今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特点和新动向,积极研究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有关政策,结合海西经济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上购并的经验和做法,加紧完善和制定外商以购并方式投资的可操作性政策规定。
  5.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吸收外资发展后劲。大力调整优化吸收外资结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调整优化引资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大力引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新技术产业大项目、核心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
  海西引进外商投资的前景随着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宏伟构想后,在海外产生了积极反响,外商不断来海西投资兴业,一批大项目落户海西。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注入海西,为海西经济,也为海西服务业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学院)
其他文献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实现“陕西配套”、“陕西制造”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    一、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    珍惜资源,深度转化,努力实现大资源、大布局、大转化、大产业。稳步增加一次能源产能,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
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15年漫长谈判历程之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一、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我国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党中央、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往运用简单的,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来保证企业的发展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企业必须转向依靠创新,而创新必须依靠知识,所以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知识型员工,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在保障工资福利的基础上,成就、赏识等非薪酬激励机制对知识型员工也能产生很大的效果,有些甚
聪明猴哥哥,我買了个呼啦圈,咱们一起玩吧。  哼,现在呼啦圈已经不流行了!  我们锻炼、身体而已,为什么非要追求流行?
塔塔镇来了一位奇怪的魔法师,他在镇子东头的老槐树下放了两个箱子,引来了镇上人的围观。  魔法师摆放的两个箱子中,甲箱子是透明的,里面有1枚黄灿灿的金币,乙箱子却是不透明的,里面可能有1根魔杖。据说魔杖很厉害,可以让人拥有人人羡慕的魔法,不过这些魔法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才能使用。  可是,乙箱子里可能有魔杖,也可能没有,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只有一次:要么选择单独拿走乙箱子,要么将两个箱子同时拿走。  你肯
習惯成自然
食、衣、住、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四大基本需求和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及其产业形成的起点和主要支柱。住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条件之一,也是需要不断解决的永久性课题。在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房屋是自然洞穴和草木质房屋。在古代社会,人类开始建造木质、土质或石质的房屋墙体,屋顶用木草或烧制的土质瓦盖。从近代工业经济时代起,人类开始建造以水泥、钢材和砂石为建筑材料的楼房,以楼房为标志的房屋开始成为现代人类社会
這冰棍真好吃。   爷爷,我要去趟厕所。   你帮我拿一下冰棍。   这下行了。   你把冰棍弄得这么脏干什么?
小侦探洛克昂新买的《小猕猴智力画刊》到啦,他终于有时间玩会儿了!他可是拿出了探案的劲头来认真對付这些题目哦!
财务理论认为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影响所有公司或大部分公司,产生于公司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公司特定风险,是指影响单个公司的风险不具有共性,产生于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内部决策。一般认为,公司的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部分,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而使利润产生变化的可能性,而财务风险则是指由于负债而使利润产生变化的可能性。    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