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里的“高考神话”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时曾说: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
  温总理没有说错。作为一个只有58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会宁在过去30年间却累计输送大中专学生4.5万人,其中有5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近3000人获得硕士学位。
  会宁,这个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以无可争辩的事实缔造了状元县的“高考神话”
  
  因为穷,因为高考,会宁声名远扬。
  
  会宁县新庄塬新庄中学老师邢建文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从这个穷地方考出去的学生。当年赶考,他借了叔叔的自行车,骑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赶到位于川区的考点。他考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当了老师。本来认定这辈子只有务农一条路走的他,命运由此改变。
  刚刚大学毕业也回到新庄塬教书的赵映文老师,年龄比邢老师小了近30岁,他一样感受了高考带给自己和会宁的影响:我家出了4个教师,没有高考,会宁不可能走出那么多人,如果不走出那么多人,会宁就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曾有记者这样写他眼中的会宁:随便登上一座山梁,放眼望去,绵延无尽的重重大山干枯而苍白,很多时候,你找不到村庄的影子,甚至连草,一颗瘦弱的草也找不到。新庄塬与此相差无几,50年前种下的杏树,长到现在,不过两米高。
  虽然在连续干旱的4年里,这里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甚至未能超过1200元,但记者在走访中,还是看到了很多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家庭。而这些家庭,几乎都有娃娃在恢复高考后的30年中,高中上榜并走出山村。
  当记者来到新庄塬十里八村69岁老人李生富家时,大他一岁的老伴正将新买的电磁炉调试好,为他下面条。电磁炉是前几天刚从镇上买回来的,钱是三儿子从宁波寄回来指定“专款专用”的。
  5岁丧母、十二三岁开始给人家放牲口挣口饭吃的李生富,16岁在众人的帮衬下成了家。虽说小时候给红军挖过洋芋,可没念过一天书。
  可李生宫的后人争气!在十里八村,李生富老两口如今是让人眼热的一对。恢复高考后,他的儿女中出了3个大学生,有在宁波工作的,有在兰州工作的,如今,孙子辈中又有两人考上了大学。
  这个战绩在李生富看来,可不是最好的:这个数,不要说在整个会宁,就是在东坡村也算不得多,首先和生栋家就没法比。
  李生富所说的生栋是其叔李思聪的儿子李生栋,1981年考入兰州大学,现在青海省发改委任中层领导。李生栋的两个弟弟,一个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一个毕业于吉林电力学校。这家两代考出10个大中专学生。
  记者来到位于新庄塬东坡村的李思聪家,75岁的老人马上拿出陕西名烟好猫热情招呼客人。从院前的窑洞到前院的土坯房再到后院的大瓦房,李思聪家存留下来的4个不同时期的房屋,俨然一个家庭变迁的博物展。
  原本吃了上顿没下顿,靠小脚母亲讨饭度日的家庭,自从三个娃毕业后,日子就松活(当地方言,意为宽松)了许多。
  同村的李国义老人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早期的十三,四户人家七、八十口人,到现在40多户200多口人,恢复高考的近30年里,东坡村考出去的大中专学生至少有33个,几乎家家都有考出去的孩子。
  
  2000多名毕业生,一人往家寄500元,就是100多万元
  
  身为一方父母官,新庄塬乡党委书记牛炳责这些日子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近3个月时间,新庄塬没有一次超过5毫米的有效降水。老百姓创开厚厚的干土层下种,秋后可能连籽种都收不回。连续4年的干旱,挑战着新庄塬人生存的极限。
  这如果搁到30年前,非得发生饥荒、死人不可。可现在,老百姓的情绪非常平稳。牛炳贵解释其中的缘由,其一是乡上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政府有补贴;其二是老百姓劳务输出的收入占到年均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再说,我们这儿是远近闻名的状元乡,走出了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一人往家寄500元,就是100多万元。
  海拔2000多米、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的新庄塬,常年缺水。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必须接受的现实是,有水才能有口饭吃。因此在他们眼中,新庄塬这30年一点点地进步,正是因为很多家庭都有人考上了大学,他们在外功成名就后,回来反哺家乡。
  而在整个会宁县,考取大中专学校的已有4.5万人,清华大学的曹树良教授、北京大学的柴彦威教授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前些年,会宁教育部门把考上博士的会宁学生列了一张好汉榜,众人追捧。现在又有资深教师周德提出筹建博士馆,为的是激励后来人再接再厉!
  现任会宁县教育局党委书记的高生云承认,会宁人对子女上学、对高考的重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成为无数会宁人的信条。2006年高考,连以收养孤儿为主业的福利院,都供出了两名大学生。
  在新庄塬,讨饭供孩子念书的绝不止李生栋一家,如今在县城,靠捡破烂供孩子上学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里老百姓的话题似乎永远只有两个一是天什么時候下雨,二是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了大学。
  据高生云介绍,至今财政收入每年不过1600万元的会宁县,每年投入教育八、九百万元,近年教育支出占全县财政支出接近60%。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2005年11月,国家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审计表明,会宁基础教育累计负债6600万元,相当于全县好几年的县级财政收入。
  
  大学生就业难,“高考神话”还会继续上演吗?
  
  今年甘肃省理科状元,是来自会宁二中的马泽强。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会宁虽然还在继续创造着高考神话,但一些现实问题,已让人不得不正视。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高生云,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每年从高考考场上退下来的数千名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
  高生云坦言,会宁是应试教育的大县,全县没有一所像样的职业学校,每年数千应届毕业生,除了高考走出去,或留下来复读的,剩下的似乎只有外出务工一条路。
  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是恢复高考后从会宁新庄塬考出的大学生,后来读了博士,做了博士生导师。柴守玺教授也担心: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普遍现象,不知对会宁的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还有,4年大学,至少需要两万元以上的开支,会宁农民靠打工供孩子上学,已负债累累,如果一家出3个大学生,经济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教育成了带动经济的一股力量,却也很有可能把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排斥在校园外。不知到那时,状元县还会不会是状元县?再者,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落后地区始终处于劣势,他们对于高考的热情还会不会持续?
  对此,新庄塬的老师也在思考:每年300多名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县一中、二中的不过六、七十人,分数接近的学生开始锲而不舍地复读,但来年的名额仍然有限。部分孩子上了职高,更多的孩子流入了社会,其中不乏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但这里有太浓的应试教育氛围,他们被淹没了。
  记者发现,在就业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会宁人对高考的热情也慢慢变得理智。在新庄塬,过去劝学生报考职高或者高职院校,几乎徒劳无功,学生的内心铁板一块——宁可上三流高中,三流专科,也不愿意报考职高、高职。但现在,学生和家长都有了较为务实的想法。于是,在会宁出现了首家有外来投资背景的职业学校,四处张贴着招生广告;在省城兰州,就业形势一路看好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出现了原本可以上三本的会宁籍学生。
  不过,在崇尚教育的会宁人心目中,高考依然是一个象征希望的火种。
  学政治的赵映文老师感慨,高考给山区的孩子提供了机会,这条道路是公平的。如果没有高考,不可想象一个曾经拖着鼻涕的山区孩子,能和大城市的干部子弟一样坐进清华大学的课堂学习,一样拥有公平的起点。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自制数据采集系统中,接口设计不规范、不合理,连线繁杂和硬件可移植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RF24L01+C8051F021+ADS8364/5构架的数据采集系统。本系统以C8051F021作
<正>在农村,对宗族姓氏十分看重。村民小组,是农村基层的自治组织。村民小组在利益分配时,往往会对本户村民给予倾斜。那么,村民小组基于自治权订立的对本户村民优惠倾斜的村
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是人类在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上的最高理想,加强道德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学生是未来建设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和社会高
6月1月,来自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这标志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已正式启动。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学科竞赛,竞赛内容反映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笔者多年来参与电子设计大赛赛前培训工作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指出以
<正>奖项设置荣誉奖励·进入行业总决赛企业颁发优胜奖获奖证书·行业总决赛冠亚军颁发奖杯单项奖励·投资价值奖·人气产品奖·社会价值奖·其他单项奖其他奖励·漕河泾Inno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尊重汶川地震遇难者,将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每一个震灾的遇难者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榆林市农垦累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95亿元,比计划指标增加9.5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4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日益广泛,电子化数据越来越多,人们面临“数据丰富而知识贫乏”的问题。如何才能不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