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在安溪县通过技术鉴定

来源 :福建茶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安溪县芦田茶场共同承担,省茶科所技术顾问张天福高级农艺师主持的省重点科研项目《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已于8月22日在安溪县由省科委主持通过技术鉴定。 中间试验配套的设备与工艺,是在1987年鉴定基础上,采取组合式结构,用bcWW—20型蒌凋机和6C乙—Z—100A型乌龙茶做青机,分别完成蒌凋和做青作业,并在人工气候环境中解决“看天做青”的问题,实现程控化、规程化做青。 参加鉴定会的有: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张堂恒 By the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tea and tea factory in Anxi County Lu Tian shared responsibility, the provincial tea division of technical adviser Zhang Tianfu agronomy division presided over the provincial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olong tea to do green proces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termediate test, on August 22 Day in Anxi County by the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presided over the technical appraisal. Intermediate test support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1987 identification, to take a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 with bcWW-20-type withered machine and 6C B -Z-100A-type oolong tea for the green machine, respectively, to complete the withering and doing green jobs , And in the artificial climate environment to solve the “see the sky to do green” problem, to achieve program-controlled, order-based do green. Participate in the appraisal meeting are: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ea Zhang Tong Heng
其他文献
经我县实践,在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温光资源充足的地区,改稻、麦两熟为麦、玉、稻三粮两肥制有三大优点: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自然资源,发掘生产潜力,提高单
至少就在世的现身姿态而言,与“道”相遇后,老子对世界的拒绝可谓众所周知。现代的西方例子是维特根斯坦,他的《逻辑哲学论》“见道”后,当即脱离罗素、凯恩斯诸精英名流圈,
在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中央、省和地方台交叉覆盖,节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台作为“第三世界”,如何让有限的设备、资金和节目发挥更大的效能,以满足观众对电视节目收看的要求,本
1989年3月28至30日,在杭州市召开了水稻化学杀雄利用研究座谈会。会议由中国水稻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南、广东、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六省的代表16人。会议交流、总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地区最新β地中海贫血(地贫)携带(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并全面探讨该地区不同基因型的β地贫携带(患)者的血液学特征.方法 以怀疑地贫就诊者为研究对象,
甘薯优健高增产法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以凡等同志在认真总结群众高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大面积上反复实践证明,把目前甘薯产量从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30
烟叶增长素是四川大学新星应用技术研究所新近开发的烟叶专用激素。经我站试验,其增产效果显著。供试品种为毛烟,亩植1700株,实行间行套种。施用方法为叶面喷施,浓度0.125%(
陕西省南郑县处地北纬33°,海拔500~800米,≥10°的活动积温4612~4250℃,以稻麦、稻油两熟制为主,稻田面积32万亩左右,其中杂交水稻25万多亩。 为了提高稻田生产力,增肥改士,增
棉花由露地栽培发展为覆盖栽培后,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草害加重,直接影响着覆盖的增产效益,为此我们近年来开展了本项研究。一、地膜棉田鲁性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通过广泛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