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强化和完善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地勘行业经济处于下行期,地勘单位都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这个地勘市场不景气的时期,我们为确保整个地勘行业的稳定发展,要不断地强化和完善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这对恢复及提高地勘行业在新形式下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以对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深入的解析当前地勘单位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制度及其存在漏洞的原因,计划一系列应对措施,争取早日迎来地勘行业的新一轮春天。
  关键词:强化及完善;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1 .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作为组织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地勘单位的资金安全与规划可起到保障作用,对于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的建设是其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新形式下地勘单位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重要博弈机制。因此,地勘单位应不断强化和完善单位内部的经济制度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地勘行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思考,为早日推进地勘行业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对于内部控制的概述
  1.内部控制的定义
  所谓的内部控制是指作为企业,为保障各项基本业务活动的有效展开,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决策的信息质量,防止有舞弊和欺诈现象等而制定的现代企业控制职能的措施、方法和程序。
  2.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大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制定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强化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1]。首先,这是推进地勘行业改革的重要制度保障。因为地勘行业的特殊性,根深蒂固的计划体制制约了地勘单位对于新形式的逐步适应能力。其次,这是提高地勘单位其管理水平有力途径。伴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可利用的资源也日益丰富起来[2]。由于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对地勘行业的不断影响,其内部控制要求单位将短期的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健全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单位的经营管理中尽全力做出有利于提升发展能力、符合战略要求、可创造长久价值的方法策略。再者,这是使地勘单位增强其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必须手段。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地勘单位内部的资金安全与监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与掌握单位财务运转的情况,若发现资金安全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避免地勘单位的经济损失,以证明强化其内部控制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理念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实行的都是事业体制,其单位的管理层因为思想观念等原因,通常只注重生产而不留心于管理,往往认为单位的重要部门只是生产部门,只有创造了效益才算为单位作出了贡献。由于管理层在认识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导致各单位都忽略了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即便是认识到了需要内部控制制度,也仅仅是把内部控制看成单位中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没有从整个单位管理体系的高度来考虑[3]。再加上一些地勘单位受到自身能力、资金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单位的负责人对于内部控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浅显的了解上,并没有真正付诸于行动。管理层的决策及思想,往往决定着地勘单位职工们的想法,从而造成了单位管理制度的混乱。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现如今的地勘行业中多为中小型规模的单位,没有形成集团规模,所以单位的管理模式大多都实行队长负责制增加。这样的管理模式则会导致权力在队长处的高度集中,常常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忽略了内部控制在单位中的决策性。或者可以说内部控制更加侧重于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控制,而忽略了在地勘技术、资产和投资等方面的控制及管理[4]。内部控制制度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实施起来,从而导致了决策方面的失误。总的来说,我国地勘单位受内部体制的局限,其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也缺乏一些相应的运行机制,这是阻碍地勘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3.缺乏专门的监督机制
  要想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制,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有限,地勘单位往往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从而忽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有不少的地勘单位即使设立了行使监督职责的内部审计机构,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地勘单位设立的监督机制表面上是负责单位最高管理层的审查工作,实际上没有建立起独立性,甚至一些部门领导还会兼任各个职位,使得隶属关系混乱,造成监督的不力。
  4.缺乏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主要是由地质行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过关但是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缺乏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例如,我国地勘单位在步入企业化的过程中,依旧能够在享受到财政预算的拨款,或者可以承担各种国家性质的地质类项目,可一旦完成了转型,却未必能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无形的作用,地勘单位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估计不足这一点将会渐渐的显露出来。另外,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对下级队伍的考核及管理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指标,这使得单位的管理太过重视局部利益和短期的利益,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其存在的潜在风险。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做的不到位,会使单位不能降低或有效避免单位生产及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三、加强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同所有企业一样,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需要符合以下要求:地勘单位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应包括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其中各类的过程都应形成科学的流程和机制,通过控制监管防患于未然,充分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功能[5]。对此,地勘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明确各部门人员的权职关系,合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为防止徇私舞弊事件的发生,单位应该明确各个职位负责人的职权关系,对于重大的事情应该按照程序集体实行决策审批,不论谁都不能够擅自或者越权变更集体做出的决策;二是合理的编制各个岗位的人员,尽量避免存在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的情况,即使存在这种情况,也要注意把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如出纳、稽核、会计等相似的工作不能全由一个人负责;三是单位的资金管理应该明确相应的职权关系,应该设专人负责资产方面的领用、采购和核销入账,资产盘查也要定期的进行,保障账实符合,按照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使用、处置和配置单位的资产,以防止资产的流失。
  2.建立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势在必行,这个行业所面临的诸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经济活动增加越来越多,地勘单位在管理经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也会逐步增加。现如今,虽然绝大多数的地勘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風险管理机制的投入上还是漫不经心。地勘单位应该建立起适合其内部制度的风险管理机制,作用科学的方法对单位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识别、分析,尤其应注意的是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起到保证单位有抵御风险能力的作用。同时,我们应建立单独的网络信息系统,为确保单位能够正确的进行各类工作的决策预防及控制创造有利条件,定期评估单位所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争取将整个地勘单位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状态。
  四、结束语
  强化和完善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加强地勘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建设此行业现代企业化制度。地勘单位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环节的监管,强化其风险管理,建立专门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适应新形式下地勘单位发展的新要求,努力使地勘行业提高竞争能力,在全行业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宁宏茹,张名璇.运动品牌公司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J].中国皮革,2016(04).
  [2]张艳,王成平,谢旭奎,张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要点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
  [3]陈鹏,周红云.高管团队特征与领导权配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6(15).
  [4]曹景山,傅国强,刘雪峰,谢茂生,李志强,赵翔,王彦武,李利成,许云飞,刘根乐,王卫东,戴力壮.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C].2015.
  [5]高昂,杨国红,刘晓红,李晋芬,孙冰,雷普祥,张连平,闫伟东,任亮,丛厚阳.基于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融合的创新与实践[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C].2015.
其他文献
湄潭现有耕地面积85.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1.6万亩,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69.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17350吨,近年来,全县茶叶发展很快,并在优质稻、精品水果等方面完成转型,湄潭也
摘要: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陷入经济动荡。为应对危机,卡洛斯·梅内姆(Carlos Menem)政府自1989年起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干预、鼓励自由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政策推行初期收效明显,而其弊病也很快显现,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文将浅析其失败原因,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总结启示。  关键词:阿根廷新自由主义;失败;启示  中图分类号:F091.352
一些大城市由于拥有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巨大优势,曾吸引了无数人才,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本文将讨论大城市发展机遇与小城市的安定生
摘要:在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数目上,一向占有着主导地位。虽然数量众多,但面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其自身特点为起点,从人才、业务、管理、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正面临的发展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
“经济新常态”是近几年来非常重要的经济术语,最早由美国的太平洋基金公司的总裁埃里安提出。尽管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含义,“经济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普遍形容为危
摘要:現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经由物资资源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资源成为关键性要素,也成为各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现代管理制度的推广与应用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创新层面,不仅存在管理理念滞后、技术创新能力差、员工素质低等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也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对当前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创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大量的少数民族成员走出农村和牧区,进入城市务工经商,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问题愈发不可忽视:子女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收入偏低使得一些流动人口适应不了城市生活。为了在更好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应加快自身服务管理观念的转变,把各职能部门带动起来建立一体化协调工作机制;促进城市少数民
摘要:经过多年的政策准备,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制度的差异性对到已经终结,二者将形成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减少其差异性,力图做到并轨,本文针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该政策的了解和满意程度,探寻其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以及政策具体实施中的完善对策,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