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设现代林场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必然选择和长远目标,建设现代国有林场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以林业信息化带动现代国有林场建设。本文介绍了信息化在建设国有林场中的作用及建设信息化林场的对策,以期为国有林场信息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信息化;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54-01
  Abstract To construct modern forest farm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the long-term goal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reform. Firstly,constructing moder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must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and use forestry informationiz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owned forest farms.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effect of informatization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reform,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ate-owned forest farm reform;informatization;effect;countermeasure
  国有林场承担着培育、保护、管理经营国有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双重任务,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起着示范、骨干和带动作用。建设现代林场是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长远目标,其实质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林场,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经营管理林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场,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林场。而要建设现代国有林场,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以林业信息化带动现代国有林场建设。
  1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含义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建设现代国有林场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以林业信息化带动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林场实现稳步成功改革后,现代国有林场必然是信息化的林场。
  2 信息化在建设现代国有林场中的作用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国有林场应以林业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加强林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林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信息化林场,推动国有林场改革。林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关系到林业工作的全局,所以信息化在建设现代国有林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2.1 门户网站的建立,有利于推进党务场务公开
  建立对外门户网站能够扩大信息服务,加强互动交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门户网站开展国有林场党务场务公开工作,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办公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保障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林场自身发展的需要。
  2.2 远程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情况、退耕还林情况、乱采乱伐以及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森林防火监控和应急指挥系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系统,能够准确掌握森林火警火灾、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极大地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效率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能力,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建立信息化林场,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2.3 GPS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管护能力
  在森林管护方面,通过给护林员配备手持GPS,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确定林地的四至界限,可以有效保护林地、林木资源,减少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打击涉林违法案件,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森林管护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保护森林资源。
  2.4 以“3S”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林业重点工程监管水平
  国有林场承担着天保、退耕还林和“三北”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如何全面、详实、直观地掌握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情况,关系到工程实施质量与效果。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以“3S”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为重点工程的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供了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能解决“林子造在哪里”的问题,帮助摆脱对基础数据及简单图表的单纯依靠,从宏观上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实现工程项目的汇报、汇总、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等工序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也可以节省大量用于人工检查验收的经费开支。
  2.5 公众信息网络工程建设,有利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国有林场发展后劲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有利于与外界互动交流,利用林地和绿色“两大”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及林下经济、开拓种苗销售市场、发展绿色旅游、生物能源开发等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增强国有林场发展后劲,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国有林场,解决国有林场改革的后顾之忧[3]。
  3 建立信息化林场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并提高认识
  林业信息化是加快现代国有林场建设的必然选择。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提高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以及各级政府、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的规章制度的科学指导下,认真制订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部署具体工作,稳步推进国有林场的信息化建设。
  3.2 重视人才,建立专业的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
  重视培养林业专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经常开展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务林人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4]。
  3.3 完善互联网、林业综合办公系统建设
  国有林场必须建立公众信息网络(外网)和电子政务平台(内网),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林业综合办公系统建设是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5]。
  3.4 规范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正一步步走向成熟,然而认识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就要求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行为,不断完善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制度,完善信息保密制度、网络安全运行制度,为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4 参考文献
  [1] 周国良,章伟杰.青田的林业信息化建设[J].浙江林业,2008(6):28-29.
  [2] 董守聪.浅谈电子信息系统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2008,3(1):32-33.
  [3] 夏洪梅.浅议林业信息化建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4):335.
  [4] 李雪琦.林业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87.
  [5] 王雷,吕静.智慧林业信息化应用的探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3(6):17.
其他文献
在天然气液化技术工程化研究中,将天然气中的重烃分离出来之后再液化,为了提高C3回收率并保证LNG产品质量和系统能耗要求,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先使用HYSYS软件对分馏工
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历,介绍了树木移栽成活的原理,探讨了高校校园春季树木移栽技术,包括移栽时间、起苗、运输、移植、栽后养护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高校校园春季树木移栽提供技
赤峰市国税机构自1994年至2005年上半年,累计组织税收入库76.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3%,其中已转为地方财力50多亿元,为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为65%,占地方财政总收入近50%,有力地促进了赤峰的
新陆中76号(原代号新46)以品质优良的新陆中9号为母本,以自育纤维品质优异、强抗病资源K一3160为父本,2002年配置杂交组合,通过多年南繁北育,早期对其结铃性、抗病性和品质性状进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上全党的议事日程,抓住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关键,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表明了进一步为
期刊
当前在深化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马克思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核心要继承和坚持;对于社会主义现实劳动提出的各种疑问我们也决不回避,要勇于审视、
为了研究解决燃油锅炉热声振动问题,以一台660MW机组亚临界燃油锅炉发生热声振动后经过多次改造并最终消除振动的过程为研究实例,表明降低燃烧器/炉膛温度差、调整燃烧器/炉膛尺
通过对我国棉花种子市场调查分析,提出品种适度多元化的建议,根据耕作制度、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推广品种,以利于棉农购种和培育新的当家品种,并提出把握品种适度多元化的几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农村牧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但农牧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差,增收致富能力低的问
我院从2003—08~2006—06采用介入治疗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