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爱看美食剧?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bedw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美食剧似乎总在演绎“永远的流行”这样的角色,无论什么时候,好的美食剧都能够受到追捧,人类为何爱看美食剧?而美食剧的经久魅力又究竟在哪里呢?
  正文: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所以自从春季档以来,很多日韩剧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追剧事业”之中,原理是“当头脑被剧情占领,胃就不会感觉到饥饿”。但是为什么两三个月过去了,体重数据却是呈现上升的趋势?明明在这段时间里,先是韩剧《杀了我治愈我》和《海德、哲基尔与我》领衔男神“精分组”让人又哭又笑,再是日剧《无间双龙》让剧迷们大声宣告“我们不需要女主角”,接着横空出世的《哥哥扭蛋》让大家集体一片有了“这种羞涩play是怎么回事”的觉悟,然后韩剧《陷入纯情》又逆袭而上让观众们再度回归“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狗血世界!
  等等,好像除了这些,还乱入了一些其他什么……韩剧《一起吃饭吧》因为第一季吃得太给力了,于是第二季继续在每周一二的晚上“吃吃吃”,从各种传统韩国美食到中国菜、印度菜、日本菜,号称“人肉版韩国美食大众点评”。《天皇的料理人》都已经把故事背景搬到日本大正时代了,但最核心的主角居然是法国菜,听到佐藤健在剧里咬下那一口炸牛排的声音的时候,恨不得立马夜奔出去全城搜索“同款”。于是,在这样的追剧经历每周都发生的情况下,真的没有关系吗?
  仔细一想,猛然发现不论今年的日韩剧们怎么变更题材,每季必然出现的居然是--美食剧!哪怕剧集本身不是美食题材,跟吃扯上关系,都成为了近期变身人气剧的不二法则,君不见,连南宫民在《看见味道的少女》里演个恐怖的连环杀人犯,伪装的身份都是一个人气餐厅的主厨,大部分时候都在笑眯眯地做菜吗?
  作为近期的大势题材,美食剧似乎总在演绎“永远的流行”这样的角色,有些题材或许因为时间的变化再也难以寻觅到火爆的人气,比如韩剧的悲情题材,日剧的纯爱题材,但无论什么时候,好的美食剧始终都能够受到追捧,让其能够一直延续着美食题材经久不衰的魅力!
  为了生活总要填饱肚子
  吃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除了本能之外,还传递了无数的情感寄托。但是,在日益繁忙冷硬的都市生活里,都市人的生活被太多的东西羁绊压抑,早就丧失了原本的简单纯粹,连吃饭也从一件简单而美好的事情,变得复杂不易起来,所以那些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超级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顿饭,哪怕是一个人在餐厅里大快朵颐也全情投入的"一人食"吃货们,也就成为了被学习的对象。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从漫画到剧集连拍四季,甚至传说中即将要诞生"中国版",剧中那些真实存在的平民化餐厅里,不仅仅有美食,还有每天一个人吃饭时内心涌现的无数的心思想法,都完成了给"孤独的美食家们"最好的"代言"。
  因为这个原因,韩剧《一起吃饭吧》系列的走红是如此的顺理成章,从第一季的异军突起到第二季的人气高涨,全因剧中男女主角们即便是一个人吃饭,也会有那种美食放进嘴里,表情就立马幸福到忘记身在何处的纯粹。虽然剧名叫"一起吃饭",但故事的最初,每个人都是以一个人独自"觅食"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但总有一些美食要大家一起吃才有意思,比如中国的火锅,韩国的部队锅,再不然哪怕是去吃个豪华自助,一个人去拿东西的时候也要有人帮忙看个包嘛。就这样,为了吃,大家从一个人慢慢聚到了一起,哪怕什么都不说只是埋头吃,有人陪伴的感觉其实真不错。
  日剧《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从一个普通人家的一顿早饭开始,由此引出了一个丈夫因病去世的彻子在丈夫去世七年后,仍然跟公公像父女一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奇怪家庭。这个家有个规矩就是分日期的奇偶数来区分到底由谁来吃昨天的剩饭。明明是一顿荤素搭配、新鲜非常的早餐,却有这样一碗剩饭的存在,是如此的不和谐,但就是因为这个家里从七年前就少了一个人,从此就多了一碗饭。明明是平淡的日常,有对话的早餐桌,但两个人的心里带着对儿子、对丈夫的思念,孤独又相互陪伴着开始每天的第一顿饭。"无论多么悲伤,为了生活都得填饱肚子。"这是彻子在丈夫去世后,一边吃饭一边内心的独白。
  在美食剧里,这样的情节任谁都不会陌生。哪怕主角们吃着饭泪流满面,哪怕吃完这顿饭要赶着去拼搏,哪怕它只是一碗方便面,一个三角饭团,只要肚子饱了,就不会觉得冷,就有继续与世界战斗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们热爱美食剧,它给我们以最平凡又最温情的能量。
  “陪吃”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了温情的能量作为支撑,几乎所有的美食题材剧都是一部治愈系的好戏,其中日剧通过多年来一茬又一茬的经典美食剧积累,已经把这种通过美食剧治愈人心的能力炼造至炉火纯青。虽然人人都知道吃夜食简直是增肥的不二手段,但是《深夜食堂》还是一拍再拍,从第一季拍到了第三季,从第三季拍到了电影版。在这个菜单里只有猪肉味增汤套餐这一道菜的小餐馆了,看起来凶巴巴的餐馆老板却可以根据客人们的要求利用手头的食材做出各种料理来,餐馆里的客人们形形色色,是走在大街上可能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有些是过客,有些是常客,哪怕独自来,又独自走,但就因为一句"还想吃上次老板做的那种料理",就可以被一顿看起来家常的饭食治愈受伤的心灵。因为在各式速食料理遍布大街小巷的今天,至少在这个小小的餐馆里,会有人记得你是谁,记得你吃过什么。
  美食带来的这不同凡响的治愈力,不仅效果奇好,而且是如此的百搭。出自韩国著名编剧洪氏姐妹之手的新作《心情好又暖》里,男女主角奇葩地第一次相遇是在他们共同的生日那天,找寻亲生母亲失败的女主角终于彻底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回归灰暗的日常,此时的男主角亲手递给她一块蛋糕。十年后的同一天再次相见,女主角霉运不散,被骗得失业失财,已经成为厨师的男主角这次亲手为她煮了一碗暖汤。后来每次女主角遇到倒霉事的时候,男主角首先想到的都是"我请你吃饭吧",对于女主角来说,每当这样的时刻,不需要其他的安慰,一碗热汤一顿饭,已是最大的情谊。于是,明明更像是济州岛风光宣传片的《心情好又暖》,还成了济州岛美食发掘剧,从济州岛的油菜花到海鲜,美景美食相得益彰。   日剧《问题餐厅》里,有人因为职场性别歧视愤而辞职,有人因为在失败的婚姻里做了太多年的家庭主妇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有人尽管毕业于一等名校但却一事无成,有人因为生长在缺乏爱的家庭中而害怕与陌生人接触,甚至有人是有着异装癖的男同性恋,但她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与美食的不解之缘,都能做出可口的美食:漂亮的西点;一碗带着温暖味道的蔬菜培根浓汤等等。于是她们决心在居民楼的楼顶开一家最棒的西餐厅,但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各自的心病。而最终他们通过每天吃着各自给彼此做出来的美食,慢慢建立起了彼此信任的纽带,也渐渐在走出各自的心理阴影。
  总而言之,如何你是愿意一次又一次的跟相同的人吃饭的话,你们的关系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陪吃”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吃饱后我们一起战斗到底
  在许多与美食有关的故事里,有人要成为最棒的厨师,有人要开最温暖的餐厅,哪怕是成为最适合某些人的"第三空间"的所在,也希望在这里吃这美味饭食的人能够找到再战斗的力量。所以,美食剧也是最美味的励志剧。
  被很多人认为是春季档最佳日剧的《天皇的料理人》,就是一个关于主人公立志成为最棒厨师的励志故事。一个原本做什么事情都只有短时间热度的不靠谱青年,某天突然从一个厨师那里第一次吃到了一道渣牛排,他被这套菜的美味所震惊,第一次知道了法国菜,也第一次了解了料理的世界原来可以变幻无穷,从此他踏上了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厨师的道路。在一个"厨子"很难受到尊敬的年代里,有着亲人和爱人的无私支持,和强大的信念与热情,一代御厨秋山笃藏就这样诞生了。
  《天皇的料理人》里有的不仅仅是“从零到一”成为高手的励志故事,还有日本职人心心念念的"匠人精神",为了最终呈现在食客面前的这道菜的真正美味,从每天清晨打扫厨房开始的每一步都不可马虎,一直到深夜时分对于菜品的不断钻研,如此周而复始去不停追求更高的职业境界。
  虽然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但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是很坑爹的。为了那个最后的“万一实现了呢”,《问题餐厅》里的女士们通过一起“吃饭”克服自身阴影后,又以精诚合作,把居民楼顶一个原先的废弃房屋变成了后来要排队等位的人气餐厅,在这个过程里,从手忙脚乱到井然有序,从抢夺原材料供应商到征服美食杂志主编,从主厨偶尔还会端出黑暗料理的自以为是,到她们的每一道菜、每一个甜品都成为食客们在平凡的生活和特殊日子里联想到的良心菜品。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比“吃饱了一起战斗”更励志了。
  经典日韩美食剧热荐:
  《天皇的料理人》——匠人如神
  从一个没吃过西式料理的"乡巴佬"青年,因为一块美味的法式炸牛排,兴起了探索无边料理世界的念头,随后无论经历多少困境,他一路不停,上东京学习,去法国研修,最终年纪轻轻就成为最高御厨。比起工作,作为厨师是他一生最想做的事,抱着这样的热血的心情坚守自己的工作,诠释真正的匠人本色。
  《一起吃饭吧2》——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Let’s Eat!简单有力如口号般的英文剧名真是能完美地诠释《一起吃饭吧》系列故事最核心的主题。工作不开心?找点好吃的再说。离婚了?找点好吃的再说。遇到离谱的事情?找点好吃的再说。恋爱谈得太复杂?还是先找点好吃得再说。就算别得能力没有那么突出,能找到别人都找不到的美味,并且懂得真正品尝它们也是一种很牛逼的能力好嘛!
  《问题餐厅》——这就是女权
  因为各种排挤和被伤害的原因,几个受伤的女子走到一起,她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这家餐厅不但有美味的食物,更有让人觉得温暖的气息,在这里她们治愈自身,也治愈他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那么多极端的东西,只是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女性就是最好的女权代表。
  《深夜食堂》——小餐厅里也有人生百味
  从三季的日剧版到电影版,再到即将推出的韩剧版,《深夜食堂》系列可以说是近年让美食题材快速走红的“主力推手”。这家名叫“深夜食堂”的餐厅,营业时间从午夜12点到清晨7点,且只供应一种固定套餐。虽然主厨做出的每一餐都很简单,但这里却每天都在上演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生活到底是什么?在深夜食堂里,其实就是吃一顿自己想吃的饭,笑过哭过后继续生活。
  《孤独的美食家》——不孤单的“觅食地图”
  与《深夜食堂》齐名的美食系列日剧,讲述的只不过是经营进口杂货商店的男子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各式各样的餐馆吃饭的场景串联出的故事。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故事中的餐厅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定位几乎都是大众化的餐厅,这样的美食剧简直就是一部“觅食地图”。主人公在吃饭的时候会有很独特的心理描写,一边吃饭一边想,所以一个人吃饭其实根本就不孤单。
  《心情好又暖》——大自然的治愈力
  一群在大都市首尔生活并不顺遂的年轻人们,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济州岛,想要在这个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变化万千的岛屿上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看到这里如画的美景都能够感受到被治愈的情绪,而特有的岛生植物和环海丰富的海鲜又让美食无处不乱入,比起剧情,这次好像美景美食更吸引人眼球了,看完之后会不会想立刻济州岛走起?
其他文献
2004年初,渝北区人民医院发生了一场“地震”:上任才三个月的院长因“吃”药品回扣“栽”了。在这之前,已有两任院长因为相同的原因“栽水”。一时间,群众议论纷纷:“怪不得看病这么贵,原来是钱被这些当官的吃了!”医院的信誉一落千丈。  痛定思痛,渝北区卫生局党委下定决心,向回扣这一医疗系统的顽症开刀——    “将吃到嘴里的好处吐出来,这确实比较难,但再难,也必须做。”    那段时间,卫生局党委书记
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这是国际共识。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重视经济而忽视文物保护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文物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现状仍不容樂观。了解国外的保护理念,也许能让我们找到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政府多投入,社会广参与  发达国家的文物保护,往往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从上世纪30年代起直到上世纪末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机制。  文物保护做得比较好的
一个是2000多年前西汉的海昏侯刘贺,一个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王后妇好;一个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进行时,一个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发现……今年初在首都博物馆舉办的这两个精品特展,一开展便引来热切关注。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博物馆不得不对每天观展人数进行限制。  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故宫推出“石渠宝笈”大展引发的“故宫跑”现象。确实,越来越多的文博展览正成为城市最亮丽的文化风
那是一块湖泊,一块波光粼粼的湖泊,在夕阳染红黄昏的时刻,从山间,从两千米高的层峦叠嶂的山间展现开来。湖泊上面是渐次幽黑的山峰,峰谷上绕着几绺猩红的云朵,云朵之上却仍然是让人心醉的蓝天。而湖泊下面,脆脆的灌木丛已在夜幕中连成一片,一串灯光穿行而过,进入山下这座华灯闪烁的城市。湖水涨起来了,漫过丛林与灯光,漫过蓝天白云,漫过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携着一阵温凉的山风,像牵开衣裙的舞女,直扑我的阳台,我敞开的
书写出一个大党“大的样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此以后,一簇星星之火便以燎原之势点燃整个神州大地。  这个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如今已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这个诞生于民族危亡时期的政党,一路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如今已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民族脊梁。 
“新官上任三把火”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诸葛亮给刘备当军师不久,三次火攻曹操,展示了超强的军事才能。  “三把火”后来被用来比喻新官上任先要干的几件事。  新官上任,“烧火”干事本没错,但这些年,有的领导干部一履新,就“另起炉灶重开张”“一任领导一茬树”,劳民伤财,引起群众反感。  “三把火”烧错了、烧过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新官究竟该如何实现新作为呢?  【来信】  一位准镇党委
寻 猫 启 事  记得很多年前我家有只胖猫,爱扒门  愿意在院里的合欢树上待一整天  我去叫它,怎么也不肯下来。那树是爷爷栽的  很小的时候它跟扁担一般粗细,惹人怜爱  像我的身形,父亲说完,又大笑起来  看着爷爷的影子走进了树的荫翳  生活的另一面。我从不肯相信那只懒猫  在子时传来婴孩的哭泣,自阳台跃入邻家作息  打乱阳光的序列,它会在不远的地方悄悄蹲下  距离差不多足够让我看见,却没法儿捕捉
2015年7月,暑气渐浓。  时任南川区政府办公室信息科科长刘芯朴第一次来到了水江镇山水村。  两驱皮卡车艰难行进在泥结路上,“哐当”直响,刘芯朴瞄着左边的峭壁和右边的悬崖,手心里直冒冷汗。  不久前,刘芯朴经过组织选拔,成为山水村“第一书记”。  一年后,刘芯朴任期结束,离开山水村之际,当初那条凹凸不平的泥结路,已变成了有防护栏的硬化路。  一年里,刘芯朴用行动改变着山水村。而山水村,也改变了他
喜欢夜色  我们向上走,夜色将树林笼罩  将寂静笼罩,将我们笼罩  我们停下  道路随之停下  你说,星星在头顶上  我仰望,明亮的星星在天上  地上只有微弱的光  指引依稀可辨的方向  有时,远处的灯光射过来  像一把亮剑  刺破夜色  一束光,冲出夜色的包围  我们便会沉默  像在回忆  又像在思考  静止片刻,又继续向上  走进夜里,我们喜欢安宁而寂静的黑夜  喜欢黑得只有我们相依的夜色  
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  类比“海归”一词,人们称这一人群为“城归”一族。  当前,“城归”一族的数量正迅速扩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  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