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女神”姜杰:发射如打靶每天打十环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gens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姜杰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以北斗导航、探月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近50枚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这在世界航天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纪录……
  长三甲火箭总设计师姜杰格外忙碌。近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承担起将“北斗三号”卫星送上天的重任。56岁的姜杰戴着金边眼镜,几乎每个第一次见到她的人都有些惊讶,很难把眼前温婉、娴静的女子与火箭联系在一起。可在发射火箭时,她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条分缕析、沉着冷静。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首位女院士,她也被亲切的称为“火箭女神”。
  下半年送“北斗”双星上天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6颗至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而承担“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的正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及有“太空摆渡车”之称的“远征一号”上面级。
  “研制上面级的直接需求就是为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姜杰说,届时先由长征三号乙把“远征一号”及两颗卫星送到转移轨道,再由“远征一号”把卫星送到工作轨道。“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组合、“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组合累计成功发射3次,并将总计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上天,验证了高轨卫星直接入轨发射技术。姜杰说,在长征三号乙这三级火箭上又增加了能独立飞行控制的一级火箭,叫作上面级,也称为太空摆渡车。以前发射导航卫星北斗一期工程,火箭是发射到转移轨道,靠卫星自己变轨,进入工作轨道,卫星自己就要带动力系统。而增加了上面级以后就可以把卫星直接送到工作轨道。
  但风险也是相当大的。所以,每次火箭发射的前一个月,姜杰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基本上都会“闭关”,一秒钟的偏差都有可能给火箭的发射带来难以预计的影响。
  “就算是之前有过成功发射的经验,那也并不能代表这一发火箭就一定会成功。”火箭内部由电子系统操作,每一个零部件都是人工安装完成,这就要求在几万个零部件中不能有一点偏差,连每个螺丝钉拧多大力量都有着严格要求。此前美国的一次火箭发射失败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连接杆出现了问题导致火箭爆炸。
  稳如泰山的“火箭女神”
  近两年,姜杰受到了格外多的关注。从副主任设计师到主任设计师,从型号副总设计师到型号总设计师,昔日那个不起眼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航天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航天领域的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她也被亲切的称为“火箭女神”。
  2010年至今,姜杰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以北斗导航、探月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近50枚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这在世界航天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纪录。
  记者曾亲历多次火箭发射,在工作中和姜杰有过多次碰面,她总是面带微笑、稳若泰山。
  每次火箭发射,姜杰总要提前一个月就来到发射中心。在这里,她每天都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模拟火箭发射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火箭里的上万个零部件运转正常,有12层楼高的发射塔架,她更是每天都要爬上去看一看。
  2013年12月2日深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三甲火箭整装待发。倒计时口令响起:“3、2、1、点火……”每到这时,火箭总设计师姜杰总会看看时间,“零窗口”发射,分秒不差。
  端坐在指挥席上的嫦娥三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不由地主地摸了摸脉搏,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加速,她很享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之后的狂喜。“发射成功带来的喜悦无法言表。看着火箭升空后划过的轨迹,那种感觉美妙极了。你会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不过,在火箭发射成功后,姜杰也很少表示出特别激动和兴奋,只有在同事们要求下,她才会和大家一起在指挥大厅里拍一张合照。
  一年有1/3时间在试验场
  但荣誉背后是艰辛的付出。“我们航天人是没有假期概念的,忍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火箭发射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姜杰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有休过假了。
  姜杰打了个比方,“火箭就像接力赛中的第一棒,必须跑好,才能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卫星、通讯卫星,以及对地观测系统发挥作用。你说你能失败吗?”发射场的各项准备工作事关成败,容不得半点闪失。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评审、装配等也直接关系到发射进度。作为火箭总设计师的姜杰只能在发射场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经常,姜杰要在北京与西昌之间往返,一个月要三四趟。有时,压力实在太大,姜杰经常失眠,不得不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火箭发射多在深夜,发射成功后,不管多晚,姜杰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指挥大厅。她要仔细分析火箭飞行参数,总结得与失。“经常,我们刚刚激动一小会儿,就要连夜交接工作,开始准备下一发火箭的发射准备工作,最密集时3发火箭同时在发射场。”30年间,火箭厂房和发射地是姜杰最熟悉的地方,忙起来她的时间安排得以小时计算。
  由于常年出差,姜杰对家人有着太多的亏欠。在她的印象中,最长的一次出差,她有长达半年时间在外地,不能跟家人见面。她的孩子从小就认为“妈妈不在家是正常的”,一年到头,她很少有机会為家里人做顿饭。有一次从试验场回来,她突然发现儿子长高了一截,像个达人一样和她说话。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特别失职。
  每次在试验场,她都对自己说,成功后回去多陪陪家人。可是,一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便将自己的承诺抛在脑后。因为每一次发射都必须全力以赴,工作哪怕有一点瑕疵,可能都会给中国航天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对家人亏欠太多,依照航天现在的发展速度,我估计只能到退休以后,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家里。”姜杰说,航天是高科技高风险的事业,所以要想把它干好,就得全神贯注。
  护士学校走出的航天科学家
  出生于哈尔滨的姜杰1974年跟着父亲来到北京。父亲是北京721医院的医生。姜杰有时听父亲和朋友们聊天时,会谈到外导弹、火箭、外太空,从那时起,她就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7年,16岁的姜杰高中毕业。为了让大女儿“继承衣钵”,父亲为姜杰联系了一所护士学校。这在当时是一条让很多女孩都梦寐以求的路,因为这样就不用“上山下乡”。仅仅过了半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但彼时,姜杰已经在护士学校报到。但她不甘心就这样与大学失之交臂。
  1979年,18岁的姜杰在长沙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多同学开始注意起这个从京城来的小姑娘来:没有一点娇气,学习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
  大学毕业后,姜杰如愿进入航天系统,来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2所,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注意这个腼腆的小姑娘,可是没多久,大家发现,实验室里每天来得最早的是她,走得最晚的也是她。
  1988年,姜杰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12所的一名研制人员,开始正式接触“长三甲”系列型号。“我很幸运,能够从一开始就完全介入‘长三甲’系列,并且得到了龙乐豪、邵崇武等前辈的指导,所以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冰野据《广州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北京是一座五朝古都。京城的水景也是独具韵味,魅力无穷。在郊区,有永定河、潮白河等五条大河,每一条都曾经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还有水面开阔甚至是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和昆明湖。在城区周边,有直来直去的护城河,逶迤而上的昆玉河,还有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京密引水渠。而在老城区内,有闹中取静的陶然亭湖、紫竹院湖,秀美大气的八一湖、龙潭湖,当然还有最具京味儿、最有特色、水脉相通的由前海、后
期刊
汉文帝时,绛侯周勃不为文帝所喜,于是辞官回了自己的封地。绛地地处河东郡,每次河东郡守来绛地,周勃都以为他是受命来杀自己的。所以,每次出迎,他都身披重甲,令家人手执兵器跟在后面。后来就有人向廷尉告发,说绛侯想要谋反。  廷尉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周勃关进了大牢。周勃领兵打仗是内行,搞政变也是内行,唯独对受审是外行,常因答非所问,吃了不少苦头。好在他能放下往日将军的架子,低声下气用千金贿赂了一个狱吏。这个
期刊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罹患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于9月15日夜间逝世,享年72岁。国家天文台16日发布讣告称,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南仁东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自1994年起,他一直负责工程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编订了科学目标,指导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试验
期刊
最近看北京卫视热播的《平凡岁月》,还真有入戏的感觉。我跟女儿说,你看,这就是爸爸曾经熟悉的环境和时代。女儿听完就走开了。  客观地说,年轻演员中,沙溢的感觉是最到位的。他每次出现,场景和道具的压力都相应降低一些,偶尔失真或穿帮也可忽略掉。这是沙溢自带时代和环境气氛的一次演出。殊为不易。  《平凡岁月》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老北京四合院,这对东北人出身的沙溢也是不小的挑战,沙溢尽量克制,一旦发
期刊
2017年5月1日。朗嘎拉姆“我只在乎你”个人演唱会正在香港举行。台上。朗嘎拉姆一首接一首地唱着邓丽君的歌曲,每唱完一首,台下就掌声如潮。有些观众觉得台上的朗嘎拉姆宛如邓丽君转世。  2015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盲选时演唱了一曲邓丽君的《千言万语》,但最终没有赢得导师转身。2015年8月14日,参加《中国好声音》复活赛,演唱了邓丽君的《独上西楼》,成功加入到那英导师的战队。《中国好声音》第五季,迎
期刊
2008年8月的一天,重庆市19中学的数学老师王东去上班,和往常一样,妻子瞿兰跟在他后面。走着走着,瞿兰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被紧急送往涪陵区中心医院。经诊断,她的头晕目眩是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在医院待了一周,瞿兰的头终于不晕了。哪知没过多久,8月29日,她在单位再一次晕倒,而且陷入了深度昏迷。检查结果显示,她这次出血比上次要严重,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妻子失忆,智商倒退  瞿兰昏迷了26
期刊
一个小女孩被养母收养10年,被虐待后,她终于找到了“妈妈”,她说对于过去的生活唯—要做的就是忘记。  2017年4月的一天,广州旧云区一幢居民楼里,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坐在客厅里安静地练习着画油画。画面上是一片静谧的云杉林,林荫下有一对母女,她们手牵着手,踏着树下斑驳的阳光,徐徐向着远方的茵茵绿草走去。站在女孩身后的母亲微笑着,望向女儿的目光中,充满了无尽的甜蜜。  伤痕累累,无辜女童牵系众人心  2
期刊
作为被公安部刑侦局聘任的“公安部刑侦局侦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放火案件专家组”成员,崔燕平从警15年来,一直在刑事技术一线工作岗位上踏实钻研,利用心理测试技术主办和破获了一系列重特大案件,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和公安部刑事技术青年人才,成绩斐然。  明察秋毫、洞悉心理  利用心理测试技术服务案件侦破  在“2010年张某某被杀案”的侦破过程中,崔燕平利用
期刊
人们总是看高了作家,有些作家也愿意并擅长自带光环。在我看來,作家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判断一个作家的标准,应该和判断普通人的标准是一样的,我们对作家的要求也应该跟对普通人的要求一样。人品很重要,不能因为你是作家,就对你提高或放低要求,就允许你干违规的事情。  把文学的地位放低一点  记者:您会不会害怕自己做不到这一点?  叶兆言:从第一天写作开始,我就时刻面临着一种江郎才尽的恐惧。写作带给我快乐,也
期刊
他向来喜欢在名片上自我推介,比如“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他常说:“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句句实话。”  许渊冲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