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泠印社坐落于杭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社址内有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楼馆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更有东汉三老石碑,西泠八家金石,翰墨馥郁,气度高华,历来有“湖山最胜处”美誉。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褆、叶铭、吴隐等4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发起创建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1913年,近代金石书画界泰斗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海内外印人云起景从,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字等专家。
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大的学术团体,社员遍布海内外,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2006年,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实现了杭州市世界级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标志着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权威认可,百年西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褆、叶铭、吴隐等4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发起创建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1913年,近代金石书画界泰斗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海内外印人云起景从,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字等专家。
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大的学术团体,社员遍布海内外,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2006年,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实现了杭州市世界级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标志着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权威认可,百年西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