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升学考试实验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初中美术现状和弊端,提出了初中美术考试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初中美术;升学考试;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美术课因为不列入中考、高考内容,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被称为“副科”。因为初中学科增多,学生可以负担加重,这作为“副科”的美术课就时常遭到被挤占的命运,甚至上美术课时同学们也不重视,把美术课当成可有可无的,有的学生还和美术老师玩起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初中美术升学考试也总是走过场一样,教育主管部门不统一安排考试,各学校自主安排,考试内容、形式、评分都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认为要想改变初中美术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必须从美术升学考试改革入手,通过考试改革改变美术教学现状,调动师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以考试改革促进美术教学的改革,让师生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以美育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初中美术教育的意义
  1.1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智体美劳作为五育,美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不仅是教学生画画简单的技术传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美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潜移默化地熏陶。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训练培养学生欣赏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如在上《梅竹精神》这一个时,不单纯教授国画技法,还给学生讲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名家书画艺术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2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生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良好的品德。美学教育不仅局限于美术课堂,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点点滴滴。在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扩大了视野,增加很知识,但同时不良的网络也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暴力、色情、拜金等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良的图片、视频让网络世界鱼目混珠。由于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不良网站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中我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认识人的形体美与污秽低俗的黄色文化的普别,让中学生以美净化心灵,达到内外兼修之美。
  1.3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中学生通过美术课可以学习美术知识和进行美术技能训练,这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一定的技能。美术不仅包含绘画、雕塑等纯艺术,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艺术、装潢艺术、包装艺术、广告艺术、造型艺术等。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价值,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将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安排学生给同学、父母做生日贺卡,用环保手工艺品装饰自己的房间。
  2.初中美术考试现状和弊端
  2.1对美术重视不足考试走马观花
  因为初中美术不列入考试范围,学生、老师对美术都不够重视。美术考试也大多数是走过场,任课老师象征象征性地出个测试题目,比如素描、水彩、手工等。学生的成绩也不列入升学考察范围之内。
  2.2考试无统一标准无法科学判断
  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将美术列入升学考核范围,都是学校老师自己出题,考试内容和难易程度千差万别,因此也无法判断哪个学校的学生成就优劣。因为不考试,学生对学美术的兴趣受到一定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往往靠参加比赛比较。
  2.3对美术有认识偏驳以画画为美术
  学生对美术认识偏驳,往往把画画、雕塑等美术技能的培训当成美术的全部。其实不然,美术教育是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学会欣赏艺术、创造艺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3.初中美术考试改革的设想
  3.1美术列入考核范围
  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学子,就必须将美术列入升学考核范围。没有考核就无法评价,更调动不可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通过机制来保证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3.2考试内容全面系统
  考试的内容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技巧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审美综合测试。例如,我在学期考试中,将美术考试分为四部分: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以填空、选择题方式考核;二是艺术欣赏,让学生进行画评,属于开放性自由发挥;三是技巧测试,给定一个考题,不局限学生用什么形式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搞一刀切;四是实践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考核的不是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能力,而是小组合作能力,小组集体智慧,这就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3.3考试不拘泥于课堂
  美学教育应该建立“大美学”概念,不仅局限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美术艺术技巧,更重要的美学素养,因此考试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样,不拘泥于美术课堂,应走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利用十一假期给学生布置了《我手绘我家》的开放考试,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自由发挥,水彩、水粉、素描、国画、剪纸等十八般武艺都可以用。这样的考试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在考试中自由发挥,展示出艺术创作才能,表达了对家乡的爱。收上来的考试卷子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同学用水彩画了家乡的小桥;还有的同学用剪纸剪出了家乡辣椒丰收的场景,题目就是《辣椒红了》;还有让人兴奋的是,有一个同学从农村老家带来了用玉米皮染色后作出的工艺画,题目是《秋天的收获》,他还为这幅作品配上了抒情的文字,文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同时联想到父母离开家乡来城里打工,为自己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要用自己勤奋的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秋天的收获”,后来这篇美术作品获得区美术作品一等奖。   3.4初中与高中做好对接
  初中美术升学考试是否能引起学校师生的关注,关键不是看初中,而是看学生要升入的高中是否将美术考试作为其中考核内容。例如某高中将美术考试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实施全面+特长的考核方式,学生在美术方面特长将在升入高中时受到一定分数照顾,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素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如果在中考中不能得到体现,则素质教育就是纸上谈兵,根本得不到保障。这种改革不是那个学校能改变的,必须是一个从上而下的变革,让美育考试,成为提高素质教育的抓手。
  3.5主管部门与学校共抓
  美术教育考试改革不能仅靠学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地方教育局应统一制定区域内美术升学考试纲要,各学校根据纲要制定考试试题,或者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考试内容。为促进美育的教学,各教育主管部门可定期组织学校进行绘画、书法、软陶、剪纸等艺术竞赛,促进区域美术教育发展。要改变美术教育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和学校齐抓共管,从日常教学抓起,保障在开足美术课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开发特色地方美术特色课,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如:我们学校为弘扬国粹,开展“非物质遗产进校园活动”
  4.结语
  初中美术升学考试变革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全体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制定适合素质教育的美育考试。美术考试改革探索应从教学开始,以培养学生美学综合素养为教学核心。改变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错误认识,将美学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的方面方面面,让美育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美育,培养懂得欣赏美、创造美的高素质人才,让美育美化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师生一起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袁红雷.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探析[J]文教资料.2009(95-96)
  [2]杨礼想.新时期美术教学探讨[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1):122
  [3]韩军法.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J]中华少年.2012(18):180-182
  [4]庄晓红.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05):77-77
  [5]张月侠.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实施合作学习[J]文教资料.2011(35):108-10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希望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初中物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谈一些看法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东西南北之间的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同时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国家主张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当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教育上的平衡。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问题研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力图为提高农村英语教育水平而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农村教学;中学英语;改革措施  【中图
摘要:本文从设置情境恰当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好生活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探究了初中自然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自然科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21  1.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于对学生的抽象性、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总体来说,教材内容较之于小学阶段在难度上提高了很多,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面临较多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技术的进步,数学建模教学和数学竞赛的开展逐渐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实践证明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目前,我国各学校的数学建模课程正在逐步完善化、成熟化,但是,数学建模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及时找出原因,纠正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建模;建模存在的问题;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633.41  合作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应,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着诸多优点,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
期刊
研究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和相关因子的变化,并比较OLP患者经羟氯喹(hydro xychloroquine)或强的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形势下,原有的学籍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学籍管理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一些学籍管理工作改革思路,以期借此推进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人本化、合法化。  关键词:学籍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作为教学管理重要环节的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充实和改进学籍管理工作,
摘要:激励作为一种外在动力,是学生作文进步的“催化剂”。若教师能善于运用兴趣、情感、环境等激励的教育艺术,将使作文教学更富有魅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励;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7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个教育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主张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