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在学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比较抽象。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的矛盾,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生活情境的方法应用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开展方法
  引言: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则能使数学变得充满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并在数学学习中健康地成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建设的日渐完善,我国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也由知识理论型人才变为综合实践型人才,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知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岗位的要求,因此教育部对课程标准一再进行改革深化,力求培养出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人才力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在学习中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将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教学活动[1]。例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钟表和秒表的实物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创设关于时间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教师可先用谜语引入时间观念“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钟表),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到学校?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用多长时间?等等。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科学利用生活情境,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时,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使得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例如:在对“小数与分数相关的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最初接触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时会感觉到不熟悉、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这时创设在超市购物的生活化情境,因为学生经常会与家长一起去购物,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内容感兴趣,并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小数的相关的概念。在对分数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家里分食品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数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情境过程中,要与数学的教学重点结合起来,把握好情境教学的频率。比如,部分教师整堂课都在利用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都投入到了情境当中,导致教学目标很难完成。
  三、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例如:在教学“平移”引入新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升国旗时,旗面沿旗杆垂直上升;推开教室里的铝合金窗户;顾客乘坐商场里的扶手电梯……引導学生产生疑问:这种物体平行移动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出“平移”学习,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3]。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的例子,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举出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无穷无尽,有的学生举出每星期七天周而复始……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的现象呢?学生通过试算“4÷3,142÷22”,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慎重的选择生活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环境来选择比较适合的教学情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生活条件,仔细观察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情景,从中选择合适的场景当做课堂教学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例如,在进行“小数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出学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在购物结束之后,购物小票上的商品价格分别为25.09元、30.50元、14.06元等,然后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将这几个标价上小数部分的“0”去掉,那么这些商品的价格会不会发生变化?都是怎样的变化呢?由于问题属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就能够激起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是非常关键的,能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从而使学生获得轻松的学习体验,并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升华对数学课程的情感,更积极、快乐的参与到学习、思考、应用与实践中,将数学教学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要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要结合实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44-145.
  [2]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110-112.
  [3]高海英.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19-120.
  [4]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156-15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打造高效课堂,结合教学内容与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提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这时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从课堂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后期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研究的完成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学习;实践  一、前言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从而实现学生体育运动习惯规范性培养。而游戏教学法是素质改革背景下,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将其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将实现高中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有效激发,提高体育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高中体育
期刊
摘要: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发展是高中教育具有的一个基本目标。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期间,需着重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而数学科目的教学设计亦是如此,需要在设计过程、设计要素以及设计反思当中融入核心素养这一元素,进而提高设计品质,促使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进行融合。本文旨在对高中数学科目教学设计之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情景教学法作为大学韩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主要是以理论依据为基础,通过对应试教育与就业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境等几方面深入的就我国大学韩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大学韩语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建议。文章主要是就情景教学法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韩语;教学应用  1、我国韩语教学现状分析  1.1我国韩语教学的应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提升学生整体物理知识掌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及分析,并且给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时期,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
期刊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不忘根本,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文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德育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了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课本中相关阅读材料的运用,认为是可有可无、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但是,在深度探究了这些阅读材料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内容丰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教学资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阅读资源,引导学生趣味阅读,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一、持之以恒
期刊
摘要:地理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指引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去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唯有这样,才能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助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另外,初中地理教师还要尊重学生,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补充,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新的角度或者不同层面出发,帮助学生理解
期刊
摘要:培养“理论+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教育培养趋向于理论引导实践,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空间,从而极大压缩了实践环节的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不仅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良好品质,如此才能适应现代社会行业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运用与维修;应用  1、现代学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