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的尊严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和朋友们上广式茶楼。遇上峰期,里面熙熙攘攘。负责带位的年轻男子问我多少人,我说七位。他问,全齐了吗?他此举是为了预防“霸位”。我说已到五位,两位在路上。他说好,领我们去一张圆桌就座。十分钟过去,“在路上”的朋友夫妇说已在附近,正找停车位。
   同一位带位员在旁边的桌子上摆位,看椅子不够,从我们的桌子旁拉走两张。我见状,说:“喂,这些椅子我们需要!”“没问题,你的客人来时,我补上就是。”然后,他对也负责带位的老板娘说:“有人‘喂’我呢!”显然,他对我刚才的“不礼貌”颇为耿耿。
   我趁这年轻人从身边经过时对他解释:“你应该先问我们,可否拿走两张椅子,获得允许以后再动手。”老板娘出面打圆场:“放心,你的客人来了,我保证补足——放加倍的椅子。”我想,来这里是为了取乐,犯不着生闲气,不再争论,继续和朋友们谈天说地。
   事后,我从这点过节想到人的“尊严”。那次我在茶楼上,没有和年轻的带位男子进一步交流,本来要对他解释:从我们这边搬走两张空椅子,于你诚然省事,粗看对我这一桌也没有不良影响。但是,且设身处地想一想,迟到的朋友进来,看到没有替他们留位,可能以为我们没有请他们的诚意。位子事小,折射出来的人情学重——个人尊严,兹事体大。
   他阅世不够深,不明白人的尊严容易折损于“差别待遇”。且举一道也和吃有关的考题:某人请客,早已发出通知,均已落实。但临近时两位客人有急事不克出席。主人看着包厢内空位,思量开了:菜单已定,无法调整,少了两个客人,浪费了酒菜。怎么弥补?便捷之法是从候补名单挑选两位,马上电邀。人是现成的,但你要怎样说明,才能让对方免去不愉快?对方会不会这样想:原来我是你的“五更尿壶”,急了才用;现在才晓得,我只是你朋友圈的第二梯队。有鉴于容易引起损害彼此信任的联想,聪明人宁可让位子空下去;除非被邀者是马仔、死党、铁粉之类,对主人所有举措都不怀疑,只有遵从。
   “衣食足方知荣辱”是老祖宗的教训。知荣辱,就是对自我尊严的警觉和保护。如果三餐不继,一家子啼饥号寒是常态,那么,尊严是奢侈品;否则,就是“易碎”的常用品。个体生命的尊严,因敏感而脆薄,尤其是面对“可比性”高的人群之时。且说送红包:某人去探亲,给在场的小孩子每人一个利是封,孩子都性急,一起把里面的钞票拔出来,如果数目不同,那就有好戏看。天真未泯的孩子未必在意,他们的家长可能背后叽咕:哼,看不起我家孩子就是看不起我!如果数目一律,也未必没人埋怨:看到了吧?我帮了他这么多,他也没待我的孩子好一点!一位老太太,有女儿四个,儿子一个。儿子生日,她送的红包是一千元。不巧把錢放进信封时,被小女儿撞见,后者哇哇叫:“不公平,我和姐姐生日,你才送五百元!”
   套用艺术上的“形神”之辨,尊严是“神”,从物质到礼节、态度、言辞,都是“形”,它本身如何也许不是决定性因素,它的指向,它的深层意蕴才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桑塔耶纳指出:“人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理解了什么。”
   说到这里,恐怕与当今显学——拍权贵之马混淆。其实有以下本质的区别:一、把所有人的尊严放在同等位置;二、对弱势群体的尊严给予特别的关注。
   【原载《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一   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祖上世代为农。我的父亲一度津津乐道的是,解放后农村阶级划成分时,我们家被划为贫下中农:一贫如洗的清白人家,免遭批斗的光荣阶层。但这份荣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伴随我们兄妹三人的出生,结结实实的穷和实实在在的难,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这时,他才知道:穷不是件体面的事儿,而是件要命的事儿。   为了摆脱这种穷和难,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妹三人身上。这个迫切的愿望,或
期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正是爸爸事业大展宏图的时候。《文艺报》对何迟先生的相声作品——《买猴儿》组织过讨论,一些知名人士对作品热情赞扬、支持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另一种意见认为《买猴儿》的作者丑化新社会的商业职工,给社会主义抹黑,甚至说相声里群猴闹干货公司的情节象征着一帮作家“大闹”社会主义。何迟先生的发言强调了作品艺术的真实性,相声的夸张语言和喜剧效果。对于一些人给作品扣了很多帽子他表示莫名其妙,
期刊
梁晓声小时候家中经济状况不佳,尽管每月的收入无法维持家中的生活开支,孩子们经常挨饿,母亲还是非常支持梁晓声读书。   我的父母对我亦非常关爱。我父亲驼背,我母亲有关节炎,当时家里生活异常困难。即便如此,家里只要有一口好吃的,父母都要留给我吃,而且父母对读书非常看重。自己忍饥挨饿,也勉励我要认真读书。我全凭国家给的助学金和自己省吃俭用,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现在父母都已去世多年,我
期刊
不久前,朋友圈被一段短视频刷屏了:   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小男孩,讲述了自己的妈妈是外卖配送员的故事,让无数网友泪奔……在他看来,妈妈是一名认真敬业的配送员。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尊重这份职业。   有的客人会莫名给差评,甚至无理取闹。   有一次,因为妈妈在规定时间最后两分钟才把外卖送到,客人十分不满意,抓着她妈妈要求必须赔钱,他为此而十分心疼自己的妈妈,但是妈妈听到这里却这样回应:“无理
期刊
去年,一位朋友邀我去他老家过春节,说过年的乡下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虽然早年曾下乡务农,但一到过年就回家探亲,从来没在乡下过过年。于是应邀去了,果然大开眼界。   那个村子平时几乎空心,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了;过年时,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回家,热闹非凡。最重大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面子的比拼:哪家带回的钱多,哪家开回的车好,哪家带回的女子漂亮,哪家办的酒席丰盛……特别有钱的几家,夜里放炮仗、
期刊
我的一个中国朋友,有一回在美国跑步,飞来横祸,对面走来一条大狗,虽然被主人牵着,但力气特别大,一张口就把朋友的腿给咬了。   朋友赶快到当地一家很有声名的医院去就诊,包扎完毕之后,医生说:你可以回去了。朋友说:不用打狂犬疫苗吗?   医生:不用。   朋友:为什么?   醫生:因为美国所有的狗都打过疫苗。   朋友:那咬我的那只狗也打过疫苗吗?   医生:肯定也打过。   朋友:你怎
期刊
今年六十一岁的特纳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郊外的一名农夫,他的农场里养着五十三只羊。每天,他的工作就是打理他的庄稼和喂养这些羊。   2017年5月初的一天,特纳像往常那样从庄稼园里割来很多菜叶去喂羊,但他的羊似乎对这些菜叶并不感兴趣,所以都不肯过来吃。特纳就发起了脾气,对着他的羊骂骂咧咧,并说了很多大粗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骂”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他的羊没多久就慢慢聚了过来吃起了菜
期刊
昨天收到请柬,今天接到电话。   老张公子升学,老李千金出嫁。   战友三次结婚,同学二胎生娃。   大伯六六寿辰,二爷八十有八。   鄰居建房上梁,同事乔迁新家。   宴请应接不暇,经济不堪重压。
期刊
打折季的法国到处都是“SOLDES”字眼,服装店前的塑料模特也不再衣着各异的做产品展示,而是穿着统一单调的“打折工作服”面对橱窗,创意很有趣味。   这个季节,只有爱情不打折,爱情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如氧气一样不可缺少,若将它打个折扣,人们势必会因缺氧而窒息。   因生活压力增大,现代法国人已不如过去那么浪漫,情人桥上还有年轻男女旁若无人地接吻,却不再是普遍现象。法国人越来越腼腆,越来越不愿意表达
期刊
四十多年前,我在北大荒一个生产队的小学校里当老师。两间草房,除了校长,就我一个老师。我要教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算术包括美术和体育所有的课程。   有一次,六年级算术课讲勾股定理,我带着学生到场院,阳光斜照下的粮囤,在地上有一个很长的影子,等到影子和粮囤大约成四十五度夹角的时候,我让学生量量影子的长短,告诉他们影子的长度就是粮囤的高度。这种实物教学,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   那天放学后,教室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