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持续发展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然而农村环保形势却日趋严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农村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农村环境保护与实现农村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农村保护环境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与自然的和谐,是农村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农村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农村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现在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农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持续农业和农 村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和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农村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环境功能和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緩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农村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农村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常言道“惟有净土,才有洁食”。我们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怡人起来。 具体做法是:(1)要科学用肥用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只是一味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盲目施肥,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保护环境,村民应当把畜禽养殖粪便作为主要肥料。不但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和粪便本身的污染,还能够显著增强地力。(2)要加大治理力度,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改厕、改厨、改水工程和户用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积极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3)要坚持村民自治,订立村规民约。结合本村的实际,对防治污染做出规定,把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村民,让村民构建出自己的防治污染“绿色壁垒”。 (二)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三)杜绝工业污染,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农村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农村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农村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农村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农村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农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农村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农村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农村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农村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宜沅.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课。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机械基础》课教学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机械基础 兴趣 多媒体 实践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它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与传动、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多且杂,内容抽象,实践性强,
摘要:随着石油企业的迅猛发展,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管理者逐步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人才储备。石油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是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本文具体探讨了石油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石油企业;后备干部;构建体系;策略       一、引言  我国石油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观念发展缓慢,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不
摘要:高职教育成为培养高级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特色是技能培养,适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根据这一目标,对我院08级地质专业从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做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和实验,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案的整合工作,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程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修改石油地质专业教学大纲和加强教材建设,形成高职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等,同时也从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基地教
摘要:本文从安全教育的视角,论述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员工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安全教育 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安全素质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工制度的改革,在企业从业人员的层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个企业的组成人员越来越复杂,岗位的变动和人员流动大,这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深入改革,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全面人才,各院校教育的教学工作也随之不断改革和探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就是《水工建筑物》,为了培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本文对《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水利水电
摘要:随着新能源的不断问世,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天然气就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燃气资源,具有清洁高效、原料优化、储量丰富的诸多优点,在新时期低碳理念的倡导下,天然气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与重视。我国天然气开采较早,但是出于技术上的局限,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应用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含量的提高,城市天然气输送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天然气的输送进行分析,探究输送中需要重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他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关键词:
摘要:油气田的开采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它的“三废”排放给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治油气田开采环境污染,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和政策,油气田企业也在积极响应。目前,中国在油气田开采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策执行、环保意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一、引言  油气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在给社会创造巨
摘要:火电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气灰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上,据电力、环保方面的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应用控制二氧化硫途径有3种: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关键词:河北;开发区;发电厂;空气影响;监测       一、污染源的监测分析:  (一)二氧化硫的危害  随着近年来全国电力的紧缺,全国大力新建燃煤电站,199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7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07%,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