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术,栓塞前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的处理。结果: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术前预防再出血,进行良好沟通,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8—02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血管局部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多数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出血前无明显症状若破裂出血,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恶心或伴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术已成为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手段。我科对2011年收治的10例动脉瘤患者实施栓塞术治疗,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动脉瘤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2~67岁,平均46岁。均行脑血管造影确诊。突发剧烈头疼,伴有恶心、呕吐,不伴意识障碍8例,意识障碍1例,一周后逐渐转清醒,1例体检时意外发现,并无症状。
  1.2 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和全身肝素化后,采用常规Sei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后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瘤情况,发现瘤体后,采用同轴导管操作法将不同型号的微导管在微导丝的配合下送至瘤体内,证实微导管到位后,向导管内推送与瘤体大小相当的微弹簧圈,确认血管闭塞后解脱弹簧圈,手术结束后保留血管鞘6h,6h后拔除。
  2 结果 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返回病房,无穿刺部位出血和血栓形成,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讲解手术的过程和优点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介绍成功手术患者的病例,请已接受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谈自己的感想,让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1.2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限制家属探视,护理操作时间尽量集中,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头可适当抬高15-30C。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对于躁动明显的患者要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药物。给予患者高纤维素、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患者的大小便通畅,常规情况下每晚口服果导片,特殊情况下使用开塞露纳肛。
  3.1.3物品及药品准备 脑血管造影用品一套、指引导管、微导管、微导丝、不同型号的微弹簧圈及支架、连接管、心电监护仪、吸痰及吸氧装置。
  3.1.4患者准备 按手术常规做好各项检查及化验,术前禁食水6-8h,留置导尿,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碘过敏实验。
  3.2 术中护理 核对患者信息后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协助医师进行麻醉,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各种抢救器材处于应急状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观察尿袋内的尿量并及时排放,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做好相应处理。
  3.3 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 全麻未清醒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脑水肿。全麻清醒8h后可给予少量流食,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后可逐渐加量,给予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并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各管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口腔、皮肤清洁舒适。限制探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3.3.2穿刺部位的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h,穿刺侧肢体制动8h,沙袋压迫穿刺点6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及血肿发生,定时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温度、活动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对侧肢体作比较,询问患者有无肢体疼痛及感觉障碍。帮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皮肤,指导患者定时做穿刺侧趾关节的屈曲活动。
  3.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3.3.1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护理 动脉瘤再破裂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由血压急剧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等引起,病人可出现精神紧张、痛苦表情、躁动、剧烈头痛、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症状[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限制探视,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勿剧烈活动。
  3.3.3.2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脑血管痉挛是栓塞治疗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机械的刺激容易诱发脑血管痉挛[2]。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麻木、活动障碍,多发生于术后12~24h內。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控制患者的血压,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遵医嘱应用扩血管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掌握使用的剂量、泵人的速率、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加强巡视及护理,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剂量,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早起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脑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3]。
  3.3.3.3脑梗死的护理 脑梗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由瘤内血栓脱落或栓塞材料脱落栓塞血管引起。术后早期严密观察患者的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警惕是否有失语、偏瘫、肌张力下降等情况发生。发现异常,考虑有脑梗死的可能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确诊后遵医嘱加强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抗凝药物有引起出血的可能,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如有出血点,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 结论
  随着介入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新型材料的不断产生,微创技术得到广泛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并发症,这就需要护士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治疗护理有足够的了解。只要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积极护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建青.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92-93.
  [2] 王秋寒.电解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3例术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81-82.
  [3] 谢玉环.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2,16(9):1374-137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体会。方法:对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正常的31例,占51.67%;明显改善22例,占36.67%;无改善4例,占6.7%。结论:有针对性的吞咽训练可以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同时也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笑气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讲解笑气吸入方法及宫腔镜检查的过程。对照组行常规的宫腔镜检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
期刊
【摘 要】对52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术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前做好细致的护理,严密控制血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对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5—02  主動脉夹层动脉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0—01  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现已普遍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中,但术肢局部皮肤过敏症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轻者治疗、处理影响化疗进程,重者需拔出导管。PICC 皮肤过敏反应主要发生于导管周围的敷贴接触皮肤部位。我院对发生皮肤过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一系列措施预防及促进 PICC 过敏性皮炎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19—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阶段,此病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变化迅速, 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 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的护理
期刊
【摘 要】在近三十余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共收治了约万余名外科疾病的病人。其中老年人占30~40%以上,在这些病人治疗过程中,总结出老年病人静脉穿刺输液与一般患者不同作为多年临床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做好静脉穿刺与输液的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如何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做好静脉穿刺与输液护理工作。现将多年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鍵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护理;饮食保健;情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5—01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线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本病的发生与每次治疗的放射线剂量、每疗程的放射线总量、病人的营养状态、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8—01  自我护理模式是美国护理学家Orem 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1],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活、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定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1]。Orem 自理模式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自理结构、自理缺陷结构、护理系统结构。Orem 自理模式还指出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不同而分别采取
期刊
【摘 要】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报告,1990年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8亿,2000年增加到5.9亿。我国的老年人口也日趋增多,199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 亿,占全国总人数的10.9 %。加强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
期刊
【关键词】小儿惊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33—01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惊厥”俗称“抽筋”、“抽风”。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