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障碍分析与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即使如此,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仍然较小,大学生认识不到去农村基层就业的优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还远未成为农科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张,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在推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农村中的基层管理岗位,还是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部门都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鼓励农科大学生到急需人才的农村去,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阻碍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影响面向农村基层就业
  一是受传统的“轻农”观念影响,择业地点偏离农村,择业标准选择“非农业”。这是因为农科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总是希望能跳出“农门”,在就业地区观上偏离农村基层。
  二是受“理想择业标准”影响,择业行业偏向非农行业。目前的农村基层就业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择业的理想标准,这造成了农科学生择业行业偏向非农行业。即使农科学生对农科专业也并非抱着从一而终的心理,只要条件具备,机会允许,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会随时放弃本专业。
  三是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方面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其次,部分农科大学生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新农村建设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多人知之甚少。
  (二)高校自身的原因影响学生农村基层就业
  一是许多高校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很多学生不了解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
  二是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不准确,同时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致使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形成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只有部分能运用到基层工作中。
  (三)基层单位本身的原因影响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
  目前,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由于受财力编制所限,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且待遇相对低微。此外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分割特性,致使城乡之间工作转换成本很高。因此,如果高校毕业生去了农村基层就业,以后想要离开再找其他工作就会非常困难。
  三、促进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保驾护航
  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如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进行就业补贴,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同时建议国家加大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使基层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逐步发展起来,使之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次要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比如应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措施。同时,地方基层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和兑现相关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及诚信度,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毕业生能安心在基层就业。
  (二)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进行传播,牢牢把握正确的基层就业舆论导向,积极倡导体现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奉献精神和新风尚品质,宣传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新农村建设热点问题的引导,使农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层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激发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工作的热情,促使广大学子扎根基层。
  (三)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架起通往基层的桥梁
  一是要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人才。
  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入宣传《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等有关基层就业的政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同时,高校要邀请成功企业家和基层技术人员对在校学生服务基层和自主创业进行指导和培训,使他们学会确定创业项目、准备创业条件、建立和储备社会关系等;建立创业园区,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农科大学生自身应该进行心态调整,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让自身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依靠自己的知识,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农村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
  (黄斐,1981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玲,198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沐牧,1982年生,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测量的概念与应用范围,以及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优越性,并对多种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畿辅之地,自古以农耕为主,农户储粮有着悠久的历史.21世纪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随着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市场日趋成熟、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户的储粮方
绘本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故事书.针对绘本的特点,笔者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太阳花“悦读”课程之低段绘本悦读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五种卓有成效的阅读策略:以思维
摘要: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对潜在的风险做好防范、能否在风险发生时尽可能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和建设中重要的助推器,其风险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文献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F292.92 文
对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矿井田内的煤层煤质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特征、煤的化学组成和煤的工艺性质.通过煤质分析,确定了该井田的煤种为不
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设计、施工、自然条件等方方面面.多年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从施工角度来讲,主要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章以研究和探索LBS+O2O模式的特点、与烟草网络营销的匹配性以及引入新型模式所遵循的原则,提出烟草企业网络营销模式转型的趋势与方向,进一步加强烟草新形势下的市场化取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厚煤层开采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文章介绍了潞新一矿用该法一次回采特厚煤层的经验,具有
就像打王者荣耀游戏时给英雄换上一套“皮肤”,英雄战斗力会立刻增强,对于家电产业来说,出色的CMF具有相似的“神力”.几年前,CMF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家电行业的高度关注,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