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互联网自媒体同时兴起的网络意见人士利用互联网及时、便捷的特性,表达自己对社会政治事务的见解,通过自身“粉丝群”的转发扩散,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网络意见人士是加强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团结网络意见人士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和争取网络领导权的珏然要求。因此,对网络意见人士进行统战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有:提高认识,明确网络意见人士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构建平台,加强与网络意见人士的网下交流;积极建设,以“有机网军”掌握网舆主动权。
  关键词: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思路;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已经逐步进人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的急速兴起,网络舆论表达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而且正在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即时、互动式的评论,不断提升自身的重要性。与互联网自媒体同时兴起的,还有网络意见人士。他们利用互联网及时、便捷的特性,表达自己对社会政治事务的见解,通过自身“粉丝群”的转发扩散,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统战工作理应与时俱进,研究和解决时代性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团结面广、联系面宽的优势,努力加强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引导和团结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性力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网络意见人士的基本状况和社会影响
  网络意见人士现象是中国互联网在新世纪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个新生事物反过来也加强了互联网社交媒体作为大众参与载体的地位。把握这个新生事物产生的背景,掌握网络意见人士现象的特征,重视其在社交网络中的社会影响,有利于更为深入地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也是加强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网络意见人士群体的兴起与发展
  “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介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提振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新引擎,同时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迅猛的潮流,深刻改变着商业、金融、物流、服务、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中国社会通过互联网连接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同步分享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的即时信息。中国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也开始明显地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同时为社会进步积累了许多积极的要素。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总体特征是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但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网民数量的庞大,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民结构的年轻化,使得上网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也日益乐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政治的看法。21世纪头十年间,论坛、BBS、QQ群、QQ空间、校内网等网络载体,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自2009年新浪微博内部测试,2010年成为微博元年,一种新型的网络自媒体——微博,又成为社会舆论发布的主要平台。2011年微信的出现和之后几年的强势发展,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微博用户,很多网民更乐于在微信朋友圈传播消息和发表观点。但就网络意见人士的形成而言,其最主要来源还是微博。微信的特征使它更适合亲朋、同事之间的私密交流,互相发布私人信息,在这个空间中发表意见往往也难以形成广泛的争论。相对而言,微博更像一个舆论交锋的场所,各种各样的网络意见人士统领自己的粉丝,在很多热点话题上发表观点,进行交流、争论甚至是相互攻击。
  在多样化的网络媒体出现后,“我国公民现在不仅更有能力说话,更方便说话,也更容易让各种立场和视角的观点即时、广泛传播,瞬间为公众所知晓。”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得信息传输和意见表达更为自由。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也使得多样化的价值观、政见在网络上日益凸显出来。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自媒体,在事实上具备了某些社会公共领域的特征。在各种言论和观点争论、交锋的过程中,产生了颇具代表性的网络意见人士,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言论左右着网络的舆情。
  网络意见人士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群体,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对网络意见人士的概念缺乏共识,对这一新生群体的发展规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般而言,网络意见人士“是指活跃在互联网上,以微博、微信、博客和QQ群等新媒体为主要载体,就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问题展开讨论,积极的传播消息和发表观点,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人士。”问网络意见人士来源范围包括演艺明星、专家学者、偶像作家、媒体人士、商界人士等等,他们尽管专业领域不同,但因观点、价值观的相似,可以结成跨领域的“网络盟友”,在网络争论中相互支持、掩护,甚至可以因为在网上的志趣相投在现实中举行聚会。一些政府部门越来越认识到网络意见人士和掌握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也积极邀请网络名人参加活动,意图弘扬网络正能量。可见,经由网络而发生联系的意见人士,已经开始呈现局部的串联和组织化的趋势,官方或非官方的相关活动也日益增加。此外,通过近两年破获的网络违法案件,如“秦火火”事件、二十一世纪传媒案等,可以发现,以网络传播作为掩护,暗中广泛勾结,结成团伙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非法勾当已经出现。利用网络影响力,有目的地炒作和传播负面信息,正在对社会舆论的理性化、社会的和谐甚至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网络意见人士的政治分歧
  开放、多元的网络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开放和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舆论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政治问题,而这种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探讨也往往是激烈的争论甚至决裂。可以说,网络的开放性造成了网络意见人士的意见分歧,而这些意见分歧的本质是政治分歧。统战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正是这种网络舆论中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分歧。   活跃在网上的意见人士,所谈论的话题很难不涉及社会与政治。事实上,即便是相对中性的社会问题,许多“意见领袖”也乐于上升到政治高度来谈论。就事论事的网络意见人士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喜欢就事论事的网民,也不大可能成为网络意见人士。网络意见人士的政治分歧,最为剧烈和典型的,实际上是政治倾向的“左右之争”。其他多数的意见分歧也往往附着于这两种处于政治光谱两端的政治倾向。今天,中国互联网上关于政治、历史乃至个别社会事件的争论,多数都有“左右之争”的影子,甚至为这种形态所主导。
  网络右派人士往往自称“自由派”、“宪政民主倡导者”或“自由主义者”,这与中国历史上自由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今天网络的右派人士并不全是理论研究者,但或多或少都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者为西方理论和制度所倾倒的特征,并执意用西方模式来框定中国政治发展。他们的信念得到了西方国家强盛现实和西方自由主义理论逻辑自洽的双重支持,因此他们大多数十分坚信自己的目标。在网络右派人士心目中,对于政治价值和制度等各方面的整体设计,往往事先有一个既存的模板,这个模板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从宗教、价值到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
  网络左派人士的构成比较复杂,既有传统的阶级斗争思想的忠实继承者,也有具有世界眼光的、只接受若干左派基本价值原则的爱国者。网络左派大的一致性在于,他们都拥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制度,极其反感照搬西方模式的政治设计方案。这些人分歧也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分为若干小派别。他们有的认同中国现有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安排和体制现状,赞成在坚持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进行改革,完善政治体制;另一派别则完全否定现有体制,认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背离了基本的马克思.列宁一毛泽东的理想,是修正主义。
  中国的舆论界已经走向多元化,形成若干思潮和派别,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真正能够统摄各方面的意见,成为主流价值。多元化的网络争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允许这种争论的存在也体现了中国政治日益进步的一面。网络自媒体为社会各种思潮获得自己发声权利提供了可能。极端声音值得注意,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多种声音的存在,既是挑战,也为政府处于超然地位来平衡这些力量并进一步达成共识提供了条件。共识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的新成果使人们对中国道路的信心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理论界应当在总结自身历史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出有足够理论解释力、能够阐释中国政治体制并带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理论。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只要不发生大的变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只是时间问题。中国网络的左右之争,及其所处的多样化的社会舆论环境,可以为政治改革提供各种正反经验借鉴和多种对策选择。各种舆论派别都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中国网络舆论的政治分歧,尽管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可能带来危险,但也有其非常积极的意义。多数网络意见人士的观念往往分布于“左右之争”政治光谱的中间地段,或多或少受这些政治倾向的影响。统战工作应当针对这样的舆论环境,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努力将网络意见人士政治分歧的消极作用减到最低,将多元化的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出来。
  (三)网络意见人士的社会影响
  网络意见人士虽然主要活动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中,但其具备一定的塑造社会舆论的能力,常常使得网络意见发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是两面的。
  一方面,网络意见人士通过自己在网上的言行,促进形成舆论压力,倒逼政府改革。网络意见人士的社会影响集中体现在对于时政问题发表的批评性意见上。“从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来看,网络意见人士主要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民生等公众话题发表意见。他们大都身处体制外,背后有强大民意作为‘靠山’,说起话来顾忌较少,比较敢于直言批评,直陈意见和观点。”这些来源于网络的批评意见,由于汇集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和支持,往往能够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倒逼政府改进自己的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民主监督的作用。例如,网民拍摄官员戴名牌手表的照片,经过网络发酵,促使纪检部门根据这条线索追查此官员贪污受贿的情况;2011年初的“微博打拐”促使公安部加强对儿童乞讨问题的严查;2015年的“8.12”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案发生后,众多媒体对新闻发布会上官员回答问题的不满,也经由网络传播,促使最后几场发布会有所改进。在很多事件的网络传播中,网络意见人士经常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大增加了事件的曝光度。他们参与传播和评论的目的并不相同,但最终都使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客观上起到了督促政府改革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网络意见人士所起到的社会影响,也不都是积极的。“大V”们成为“意见领袖”的事实,不仅是因为在其本职工作上的成就吸引了众多“粉丝”。也显示了他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意见领袖往往也善于经营自己的网络地位,通过发表大家期待听到的一些“解气”、“过瘾”的“实话”,来讨好部分“粉丝”。更遑论意见领袖们可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成千上万的“粉丝”,并且可以通过关系让媒体进行推广,增加自己的关注度,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自身获得更大的名气。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多网络意见人士发表激进言论,难逃炒作之嫌。在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和传播中,部分意见人士发表的偏激言论,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从“7·23”动车出轨事件,到“8·12”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案,几乎每件热点新闻,都有网络意见人士热衷于传播未经验证的消息,其中的大多数消息最终往往被证明是谣言。网络意见人士自身存在的逻辑使得他们的言行并不必然是真实和建设性的,因此相关的疏导与管理非常重要。近两年来,使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谣言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其中也涉及了部分网络意见人士。在依法治网的基础上,经过更加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更多的网络意见人士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是统一战线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对网络意见人士进行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促进大团结大联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必然要求统一战线拓展工作的范围,把团结网络意见人士作为重要的任务。
  (一)网络意见人士是加强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为了造就社会团结,形成最广泛的同盟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新时期,在爱国统一战线的统领下,应当团结广大社会成员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奋斗。
  事实上,在新时期巩固社会团结的任务更加复杂和艰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社会利益分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全国人民总体利益、长远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种具体利益的纷争已经呈明显递增状态。利益的分化导致观念的多样化,而观念的多样化,借由网络媒体显著的放大了。这些情况都给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带来很多的困难。掌握社会舆论,引导好社会舆论可以很大程度上增进社会团结,而新时期只有掌握了网络舆论才可能掌握社会舆论。“网络意见人士是亿万网民和一定社会群体的‘代言人’,是全体群众的一部分。作为亿万网民中的代表性人士,以及在网民中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网络意见人士毋庸置疑也应当成为网络统战工作必须重视和团结的重点对象。”
  2015年5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明确了“新媒体中代表人士”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点。统一战线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网络意见人士作为对社会舆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群,是在新时期加强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应当努力地团结他们、争取他们,并以此为契机改善网络舆情,努力以理性、真实的声音凝聚共识,为社会团结稳定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二)团结网络意见人士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措施
  网络言论乱象丛生,日益凸显了治理网络环境的必要性。除了加强依法治网的相关措施,还需要对网络舆论进行疏导,对非理性言论进行回击。种种非理性言论的泛滥,很大程度上与意识形态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密切相关。
  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特定阶级、集团意志和利益,某种程度上体现整体社会关系的,具有相当程度流行性的,对社会、政治做出根本性规定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往往是那些对社会、政治产生重大现实影响,并且有相当程度普遍性的思想理论体系才是意识形态。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相互争鸣,是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这种基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见解的争论,在互联网络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这些言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掌握舆论主导权需要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文化自主性,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然而,中国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这个压力突出表现在国内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信仰程度弱化,对官方舆论的不信任程度增加。改革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得公众对深入改革、社会更全面发展产生了进一步的热切期盼;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战略,以及努力造就的开放环境也使得中国各项工作都放在国际平台上与世界发达国家比量,这一方面形成对改革的巨大倒逼力量,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不满的情绪。社会领域层出不穷的不信任、调侃、恶搞乃至“仇官”情绪的背后是政府公信力下降,政治认同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境。
  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近年来凸显了一些问题。在国际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处于高势位,不符合西方理论的中国政治,往往处于被指责的地位。中国的理论界和宣传部门没有很好地把自身三十年来社会政治的发展成果总结和提炼出来,并向世界表达,使中国遭受着很大的内外舆论压力。改革要寻求主动,意识形态建设也应该寻求主动,只有如此中国才有机会摆脱不利地位,争取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应该在努力维护内部团结稳定、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不断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重塑政府公信力,逐步打造更加完美的国际形象。如果长期在意识形态的竞争中处于低势位,可能会大大抵消改革和发展为社会成员带来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意识形态不是一个可以不争论的领域,不自己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一定的争鸣能力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
  互联网络是政治见解集中表达的舆论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改善宣传方式,需要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新媒体运作的基本规律。统一战线正可以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有效地与网络意见人士进行沟通。一方面,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团结部分意见人士,一定程度上化解他们的误会与偏见,这就可以切实减少网络的非理性声音,逐渐改善网络舆论的大环境,从而有利于减少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阻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战工作载体和平台广泛接触网络意见人士,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理论基础和价值偏好,掌握网络舆情的第一手材料,这也为制定更加符合网络时代思想特征的意识形态政策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三)团结网络意见人士是争取网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论目前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领导权的掌握应该上升到维护政治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掌握网络领导权不是要消弭任何争论,不是拒绝任何批评,也不是搞一言堂,而是要努力打击网络非法行为,对网络非理性言论进行坚决回击,确保网络言论的法律和道德底线,逐渐建立包容性的政治共识,最大限度团结网络意见人士和普通网民。   从理论上来讲,政权的巩固也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建立领导权。建立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最佳途径是不断扩大认同本政权政治理念、政治制度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规模。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和“有机知识分子”概念的提出,对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任何在争取统治地位的集团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为同化和在‘意识形态上’征服传统知识分子在作斗争,该集团越是同时成功地构造其有机的知识分子,这种同化和政府便越快捷、越有效。”尽管这是从新政权确立的角度来讲的,但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逐步建立和扩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知识分子”队伍,也尤为重要。这就为团结引导网络意见人士的工作确立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经常主动发表积极言论的网络意见人士,力争为他们的积极言论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三、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路
  互联网的兴起为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需要在了解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和沟通的有效途径,在交流中扩大共识减少分歧。最为关键的是,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扩大“有机网军”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力,灵活掌握团结与斗争的策略,为有效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提高认识,明确网络意见人士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针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首先应该明确它是新时期统战工作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熟视无睹的做法已经不可取,“在一个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全球几乎互联互通,如果仍习惯于当‘驼鸟’,那么我们终将被迫吞下自酿的苦酒。眼前的事实是,中国精英阶层已彻底分裂,很多人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决裂,甚至爱国主义这面大旗也难以聚拢他们了。即便这样,我们党仍应以最真诚的包容心,最高明的政治智慧,去冷静观察,沉着判断,保持信息畅通,建立各种层面和形式的对话渠道,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为了达到健康地发展互联网的目的,引导和管理网络舆论是必要的,但由于其复杂性,采用行政手段不合时宜,法律手段又过于刚性。在网络意见分歧巨大的情况下,直接管理舆论的难度过大,而直接做人的工作似乎更为可行。统一战线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这在影响网络舆论上是一个优势。统战工作应当认真和积极地接触网络意见人士,以诚意和包容来影响他们,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建设性的工作。
  提高认识,既要重视网络意见人士,也要恰当地理解他们的作用范围。在重视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明确一点认识:网络民意不等于事实上的民意。意见领袖们在网络得到海量转发和支持的言论,只能说明这些言论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重视,但这不等于全社会的意见。事实上,尽管网络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习惯,但积极在网上参与热点事件探讨、抒发政治见解、以支持和转发意见领袖言论为己任的网民,恐怕并不占大多数。更多的网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换言之,我们所了解和观察到的“网络民意”,更有可能是一部分网络积极分子的意见,不宜过高估计它的广泛性。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出现一些偏激而又广泛传播的言论,并不需要过度紧张。毕竟中国网民基数很大,有时候一定数量的传播不代表主流意见。而且,越是偏激、极端的言论,尽管可能声势不小,其实也不会在全体民众中太有市场。统战工作应该在科学掌握相关网络舆情的情况下,把工作立足于争取理性言论、真实信息和建设性意见的传播上。既要重视网络意见人士,同时又必须心中有数:他们很可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有能量。过度迁就个别网络意见人士,对统战工作而言,也是有失原则的。
  (二)构建平台,加强与网络意见人士的网下交流
  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同时又避免给他们“培训”“教育”的印象。组织活动的类型可以多样化,既要广泛接触各种倾向的网络意见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应当在活动中达到统战工作自己的目的。
  首先,组织研讨会式的活动,给网络意见人士一个表达的渠道。毋庸置疑,这些意见人士在网络上的表达意境足够充分了,但以统战部门的身份与他们坐在一起谈话,可以给他们一个向“官方”发牢骚的机会。事实上,很多在网上发表激愤言论的“大V”,由于多种原因都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给他们一个直接向政府部门直抒胸臆的机会,既是一吐块垒,也会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很多人谈论的问题,实际上无法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但重视他们的言论,体现出政府虚心倾听的态度,这种做法会使得一部分激进的网络意见人士的态度有所缓和。
  其次,组织交流的活动,充分了解各方信息。不可否认,网络上的一些分歧很难通过交流达到缓和。但绝大多数网络意见人士并没有那么极端,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统战部门组织交流活动,可以让各方开展友好的辩论。这种辩论可能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然而让各方增加对相异言论及其论证的了解,对于消除误解总归是好事。在这种交流中,统战部门也可以充分了解各方的见解,掌握网络舆情的第一手资料。
  再次,组织学术论坛,以可靠的学术成果化解网络意见人士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网络偏见甚至谣言的流传,多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结论,但是由于流传甚广,造成了许多人对这些偏见产生了长期的、不可理喻的坚信。网络意见人士熟知这些偏见和传言,他们中的多数接触学术成果的机会并不多。学术论坛可以尝试邀请知名的学者,针对这些偏见来做学术讲座,力求做到以理服人。统一战线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聚集优势,组织学术论坛,可栅情邀请不同观点的学者共同探讨一些热点问题。尽管这种论坛难免产生争论,相信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基于学术的探讨,可以对一些网络意见人士起到消除偏见的积极效果。
  最后,组织实地考察,切身体会中国社会的进步。统战部门可以为网络意见人士提供调研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切实成就。让网络意见人士离开电脑和手机,走到中国社会中来,切身感受中国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尚存的不足,使他们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的复杂性,了解到简单的网络偏激言论无法解释这些进步,也无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三)积极建设,以“有机网军”掌握网舆主动权
  当前的网络舆情状况下,政府是被动的。谣言和非理性言论大行其道,而官方言论则处于低势位,正所谓“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事实上政府近些年对网络舆情不可谓不重视,也出台了政务微博、网评员等诸多措施。不过总体而言,被动防御性的辟谣、解释并不能改变总体被动的局面。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网络意见人士动辄质疑政府、乐于传播对中国不利的传言,本质上在于他们不相信中国会好。改善网络舆情,揭露真相、辟谣、证明都是必要的,但重点不在于事后证明,而在于使更多的网络意见人士以及普通网民在事情甫一出现时就愿意相信那些偏激言论可能是谣言。这一方面需要改善政府各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改善政务不透明的状况,另一方面,统战部门应当积极联系和支持愿意传递理性声音、坚定地相信政府、看好中国发展的网络意见人士。
  事实上类似“有机知识分子”的网络意见人士已经开始出现,他们拒绝极端言论,自愿打击谣言,反驳非理性言论,有人称他们“网络义勇军”。中国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的成果也显而易见。很多青年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进步,开始质疑长期贬低中国的非理性言论,并且自觉地去与之争辩、斗争。他们不完全属于知识分子,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政治功能,可以称之为“有机网军”。“有机网军”最大的特征在于自愿性、自主性,即真心认同中国道路和现行体制。对于“有机网军”一方面要积极扶植,经常沟通,另一方面,保持“有机网军”体制外的身份,这对于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性更为有利。
  目前,大多“有机网军”处于体制外的状态,这是他们能够以独立身份去进行网络斗争的优势所在。统战部门针对他们的工作,应当是以有利于发挥“有机网军”能量为目标。统战部门不宜公开的表彰或组织“有机网军”进行活动,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设置活动平台.采取妥贴的方式在网络上推介他们,动用各种关系尽可能广泛地传播“有机网军”的理性声音。还要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在可能的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帮助,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总之。既要保障“有机网军”的非官方地位,又要探索各种方式和渠道,切实予以支持和鼓励。如果理性的网络言论能够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相信“有机网军”的数量也会自然而然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改革的深入进行,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系列为中国进步正名的积极变化会越来越多。促进“有机网军”发展的最为有利的条件,是时间和中国的进步,而他们的发展壮大和最终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也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互联网空间的情势。
  团结“有机网军”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样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另一些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但是毋庸讳言,网络中还存在着许多颇具能量的“异见”人士,他们言行目的和结果都不是建设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网络意见人士可能是统战部门无论怎样努力都最终无法团结的。对于他们的统战工作,既要慎重行事,也要积极应对,避免出现不敢接触也无法应对的情况。对待这些人,统战工作既要掌握原则,又要足够灵活。原则上,统战工作不能害怕得罪人,要敢于和善于“讲政治”,突出政治正确,明确政治底线;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样的、灵活的方式,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很多“意见领袖”实际上是长期的“不怀好意”,那么我们也不必对他们过于迁就。统战工作中出于团结目的的善意行为,很可能日后会变成这些“领袖”们用来吹嘘的经历。对于习惯攻击、造谣和抹黑中国政治的网络意见人士,我们也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予以有力驳斥、回击;对于其个人,要善于使用法律和纪律等方式来约束其行为,公民违法必究、党员违纪必处,同时尽量杜绝行政手段的直接介入,授人以破坏言论自由之柄。网络舆论的管理应当而且必须着重依靠法律手段,统战工作可以努力推动这个进程,建立与司法部门的良好沟通渠道。超出统战工作范围的问题,要主动、及时地与司法部门通报。(课题组组长:朱光磊、王平;课题组成员:岳臻、于丹、程晓、王凯;执笔人:于丹)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南京大学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制度的确立与完善的过程为例,对工会四项职能融合创新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工会的维权职能需要与工会组织的参与、建设和教育职能相融合,才能彰显
本论文研究了芦荟丝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生产芦荟凝胶制品的下产-芦荟表皮可加工膳食纤维食品-芦荟丝,具体加工工艺的关键在于切丝和护色处理。采用横切法(按垂直于芦荟表皮
参政议政是我国参政党的第一要务。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不仅要树立政党意识、责任意识,也要讲究方法。笔者就参政议政工作中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进行论述:围
摘 要:图书馆建设是新型社会智库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适应新型社会智库建设的新要求,在图书馆职能定位、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内部智库建设上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实现图书馆事业与新型社会智库高度融合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社会智库;图书馆;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要
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就是要促进非公经济以信经营、依法经营、义利经营;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是要促进非公经济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赖声川,1954年出生在美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戏剧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他29岁开始剧场创作,至今编导
“社院姓社”的“社”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院姓社”意味着社会主义学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社院姓社”,社会主义学院肩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