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实用性的实践与探索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校的职业教育基本上脱胎于普通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已习惯于“站好讲台上好课”、“做好作业考好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上的偏颇,不仅使学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而且对学生的评价也出现了重考试,轻动手能力的倾向,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散失,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校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进行了教研教改的初步探索和实践,认为中职的专业课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教学的实用性,以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国家教委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职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职业教育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三、实践和探索
  (一)实践过程
  1.第一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先制订教改计划,调整教学进度,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理论知识尽量精减、少讲,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
  2.第二阶段: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先订出培养目标,再制定能力目标。
  3.第三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整理课题资料,写总结反思,做结题工作。
  (二)取得的经验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实施教改以前,采取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学生消极被动,学习效果较差。实施教改后,由于所学知识与学生毕业后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改实施前,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厌学情绪很重。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缺交作业的现象较普遍。教改后,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较紧,要能很好地进行操作,必须先掌握基本理论,同时由于每次活动都进行评价和打分,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激励,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和自主性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促进和提高。以往的教学,只要照课本备好课、上好课、批完作业就完事了,实施教改后,教师除备好课外,还必须充分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式和技术发展动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技能训练,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点评、讲解,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和更新技术,适应教改的需要。
  4.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以往的教学,过分偏重书本理论知识,学生除了记住一些死的概念和知识点外,很难做到活学活用,对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通过实施教改后,学生们掌握了各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为将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参与人员介绍
  1.课题负责人:岑勋和,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教龄40年,2004年3月年荣获黔南州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年4月被县委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14年11月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研究》;2015年9月参与罗甸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促进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2.课题成员:汤毅,男,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教龄15年,中学一级教师,2014年12月制作的课件获黔南州第八届优秀课件评选三等奖;2015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黔南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016年1月制作的教学课件参加黔南州第九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课件评选荣获一等奖; 2016年5月参加黔南州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说课比赛荣获三等奖; 2017年2月所撰写的论文《对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几点想法》在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5月所撰写的论文《计算机学课心得体会》在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贵州省第二届“贵安杯”青少年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2017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黔南州大中专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2011年参与教育部课题《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验》研究。
  3.课题成员:罗贵,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教龄17年,中学一级教师;①2016年6月荣获贵州首届“贵安杯”青少年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职高组)一等奖指导教师;发证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科學技术协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②2016年6月 荣获2016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动画片制作比赛二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发证单位:贵州省教育厅。③2016年3月 在“2016年黔南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发证单位: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4.课题成员:杨德志,男,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教龄12年,中学一级教师,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贵州省“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荣获三等奖,2014年参加黔南州德育优质课竞赛荣获三等奖, 2015年荣获罗甸县教育局举行优质课竞赛三等奖,2017年被罗甸县人事局、教育局、电商办表彰为“优秀管理人员”。   5.课题成员:汪州,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教龄7年。黔南州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教师组)一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获优秀指导教师
  五、今后教改发展的思路
  前期的教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的诸多不足,但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不容许停顿和观望,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目前的实际,今后的教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推进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各职业学校都有其自身优势与不足,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走聯合办学的道路,能解决各校点之间存在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学校设备、师资不足的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得以实现。
  2.培养目标突出技艺性和操作性.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中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应实行“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这一教育的核心是由现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所体现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要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教学过程必须面对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加强实践性环节,使教学面向生产建设实体,促进生产发展,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提高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
  3.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超前性.比较研究德国“双元制”教育可以发现,德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重视实用性,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面又注重超前性,注意研究国际最新技术动态,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要情况,不断地给职业教育提供新的信息。借鉴德国的经验,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实用性,而且也必须树立超前意识,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4.尽快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职业资格认证不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合理使用,避免人才培养、使用上的盲目性以及学生就业上的盲目性也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国际形式看,体现中职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势在必行。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 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新课标在口语训练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回顾十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深深地感到: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不竭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
期刊
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2. 学习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3.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期刊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
期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读5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师准备:课件、导学单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学导结合法
期刊
【内容摘要】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微课程教学的独特优势。对微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微课程 微视频 微课程教学  一、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  1.微课程与微视频。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常见的课程形式是微视频,就是借助电脑或手机、录像机等进行屏幕录像,将授课教师的屏幕演示和语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不断纵深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大课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伴随积极活跃的思维,才会产生疑问,“质疑问难”是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这样不断质疑并释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激情与机智,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看作是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的教育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培养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中,美术教育不可忽视。色彩的关键期和萌芽期就是幼儿时期,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培养幼儿对色彩感的认知,其研究目的是色彩感的认知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指导幼儿随意大胆的运用色彩,将色彩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融合。而教师应掌握幼儿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在其开展美术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将美术活动变得趣味
期刊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语法教育,忽略口语训练  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就是“语法教学”,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只重视语法理论的灌输,不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枯燥的語法理论一方面使他们由于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课堂缺乏口语训练,导致学生无法自如的使用英语进行交谈,从而背离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由于英语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将实行课程改革,起始年级的教师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这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
期刊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与研究创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其创造能力的活动。很长时间以来,运用陶行知理论,结合当前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把两者融合起来,搞好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工作,笔者认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发挥才智,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面对国际竞争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