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余市规划设计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建筑设计风格受到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各地多样化的建筑设计风格。文章主要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发展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风格受到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彼此相互影响并不断发展,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当代的设计师,应该懂得结合不同的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背景让建筑更加具有当地的特色,改变过去千篇一律的城市格局,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1时代发展促进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建筑的时代风格,是反映某一时期、某一时代的真实写照。
  古代城市建筑。古代城市体系充斥着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不能对城市空隙置之不理。因此,我们今天才能充满怀旧和钦佩之情去看待古代市容市貌古代建筑中以古罗马建筑、古埃及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它们是人类最初的智慧,也是人类建筑上的最辉煌的一页。中国古代建筑中以殿堂,木塔,庙坛最有标志性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结构方式,构造与外形形成一定的统一性。同样存在于中国古代自然园林,不仅重视与自然的结合,也重视建筑自己的性格与象征。中国建筑经历了上古的古朴;战国秦汉时期的宏巨;隋唐时期的雄阔;辽金建筑的放浪;两宋建筑的柔丽;元蒙建筑的新意和明清建筑的端庄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长卷。
  中世纪城市建筑。在西方,从公元前8000—6000年则经历了早期的农业聚落,中世纪的哥特建筑、罗马风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洛可可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拜占庭建筑和近、现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新流派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欧洲“巴洛克”艺术的诞生是16世纪末的文化现象,“巴洛克”艺术致力于创造出富丽堂皇、富于强烈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建筑设计的风格是在形式上刻意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外观自由奔放,建筑的构图节奏不稳定。在装饰上多取曲线,使用扭曲的纹样形式,喜用大量绚丽的壁画和夸张的雕像,体现神权中心思想。
  现代城市建筑。现代城市建筑完全是经历过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建筑风格,城市建筑不在拘束,而产生出更多的建筑类型来满足新时代人类所需要的一个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从改变自然的想法转变给成像还原自然但却无从下手,由于过度的改变自然,人们开始建造与自然类似的建筑,与以往将自然融入建筑更进一步,直接将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新型的生物。20 世纪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他是用现代主义的理念将世界均质化的过程。伴随着史无前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城市、建筑等所有领域的现代化大潮遍布了整个世界。
  2地域特性促进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不同地域,演绎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城市建筑的风格与特色随之而来,海边的建筑便有了海的样子,森林中的建筑便隐匿在森林之中。受条件的影响,不论地形,天气,自然与周边,它们所有都与建筑形成互相的制约,是不可能分离的。城市周边与城市所在地区对于整个城市建筑风格产生极大地影响,最初为了这样的庇护所就会有更多的遮阴方式。为了防寒的地区,就有更多的方式去处理保温的形式,厚重的整体给人以坚定、稳固之感。很多很多的不同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特色。
  例如,英国伦敦的圣洁尓斯教堂,艺术上强调个性,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相抗衡。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例如,中国地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所以,各地方,各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平原地区。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简单。总的风格是开朗大度。江南风格的建筑。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组群较密集,庭院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群组很多,小型建筑自由灵活。屋顶坡度陡峻,装修精致富丽。总体风格是秀丽灵巧。
  3民族文化促进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时代的,更是民族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设计上的体现。
  以中国建筑为例,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建筑是文化的结晶,中国民族建筑蔚为大观,是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国云南民族众多,地理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多彩多姿。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具有悠久历史的主要有:景颇族的竹楼、哈尼族的土掌房、傈僳族的木楞房。但是这些建筑的形式也在随着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和竹楼作为基本住房。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等壮丽、舒适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悠久民族传统住宅。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中指出:“建筑的风格也随着民族部落的相互融合而发生变化。”
  4建筑设计风格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各个地域与各个时代产生了交集,也摩擦出新世纪最成功的创造。当西方文化跟随着商业与人口的进入中国,中国吸收了欧洲建筑文化,在曾经的一段时期内创造并间奏了一部分有着欧洲艺术性功能性的建筑,并非原有传统建筑的形制与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空也随之而来,从新古典主义到中国古典新建筑等,纷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多的新型建筑风格,这些建筑更具特色,跟有着时代的特点。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始不断的加强。在此时不仅仅是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也包含了文化在其中被融合,这里面就包含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独特性的建筑物,但是,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已经逐渐出现风格相近的情况。这种现象是需要警惕的,实际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展现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此外,目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人们开始追逐简单的生活,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诞生,他们的建筑理念以及建造风格对世界上很多的建筑师的影响非常的大,因为目前的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的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因此北欧的这些设计师的灵感触动了许多的有此想法的设计师,他们也将房屋的整体风格设计成了绿色的、自然气息非常浓郁的样子,希望为居住者打造一种纯自然的感受,从而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自然所带来的安谧和恬静。
  结束语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得以看到各种融入了不同风格、流派的具有新的理念的建筑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确实感觉到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速度加快了。新的建筑理念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更加注重大自然的存在,这也是当前人类共同的认知。建筑设计风格发展的问题是科技的也是人文的,是不断发展的科技与人文思想的统一反映。
  参考文献:
  [1]花建兴.试述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存在的内在关系[J].民营科技.2009(02)
  [2]易丽雅.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熊华菲.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基本原则[J].民营科技.2010(07)
  [1]黄敏.南方地区中式风格现代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0(01)
  [4]廖风华,胡明娟.论建筑设计风格之认识维度[J].山西建筑.2010(22)
其他文献
对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再认识杨名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一章第四节的第六要点中,马克思提出了两种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对这一极其重要的理论,国内至今众说纷坛,看来还有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必要。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原文是这样的:“物质生产的发...
目前我国机电施工管理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管理缺乏科学性,工程设计水平不达标,另外,工程成本支出管理不合理,使得工程经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的施工企业应该引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机电安装工程的要求更为苛刻。随着自动化的普及,现今大多数的都配备有自动化性质的设备和机器,在这
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综述1996年9月4日至6日,由四川联合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有来自大陆地区、台湾澳门地区和韩国的代表共40人,收到论文32篇。在三天时间里,代表们分为两组进行了三场报告会。本次会议论文的论题涉及...
针对用于恶劣环境中的电动机,因定子绕组"击穿"而损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有机复合材料封装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新技术,并对封装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证明,该
由韩国政府和韩国机械产业振兴会联合举办的“2007韩国国际自动化精密机器展”,即将于2007年5月16日——19日在韩国庆尚南道首府昌原市开幕。该展目前已经有23年的历史,是韩国
本文介绍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光学灵敏杠杆测量圆柱环规内径的方法,并对该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经济的迅猛发展,南北产业链的形成,都对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水利工程关乎民生,国家部委十分重视,在水利工程项目招标、建设及验收的过程中,水利工程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正在向短周期、高质量的新型改革局势的方向发展与转变,加之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地加大。因此,电力企业也受到了广泛的
《苏轼文集》点、校失误举例金诤由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文集》73卷,是迄今为止收录苏轼散文最全的点校本。该书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已有一些人士指出其点、校的若干失误。因此1990年该书再版时,孔凡礼先生作了一系列订正。但问题仍然不少。笔者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