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政道路经常使用的原材料就是水泥,尤其是道路的稳定土基层使用的都是水泥材料,因为水泥材料如果处置不当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因此在施工期间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其控制措施有很多种,但是最基本就是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将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都事先安排好,这样在施工时就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特点;其次概述了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最后探讨了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保证水泥稳定土基层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质量与城市交通运输质量密切相关,而城市道路质量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十分关键。其质量控制措施有很多种,比如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的问题,因为如果含水量过大就会影响混合料的密度,进而影响混凝了的强度,但是如果含水量过低其密度与强度就达不到要求,虽然含水量一般都会有设定最佳值,但是在实际拌合过程中,要比最佳值要大一些,以弥补后期的水量的缺失。
1.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特性
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稳定土属半刚性基层,其特点是力学强度,稳定性和板体性较高。但因水泥和各种粒料土(粗细土和中粒土)经水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而发生了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胶凝体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引起水泥稳定材料产生收缩而产生裂缝,当上面的沥青层较薄时,这些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上来。
2.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
2.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又较低应为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2土
凡能经粉碎的土,一般都可用水泥进行稳定。含有机质较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以及胀缩性粘土等,均不宜用水泥稳定。
3.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3.1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干容重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中要有足够的水分,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和压实的需要。混合料中是否有足够的水供水泥水化用,对其强度有很大影响。如果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水泥不能充分水化,就会大大影响所能达到的强度,即达不到使用水泥稳定土的效果。水泥稳定土的干容重对强度有很大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强度随其混合料干容重增大而增大。
3.2施工因素对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稳定土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要使水泥在稳定土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使水泥在土中均匀分布,且严把从拌和到压实、养生等质量关。一般情况下,对强度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泥撒铺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水泥在混合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如果水泥撒铺得不均匀,无论采用何种机具拌和,均不易得到水泥分布均匀的混合料;拌和机具类型对混合料拌和的均匀程度有很大影响;每个施工段施工作业时间,即从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续时间,称为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对混合料所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有很大影响。
4.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对城市交通运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水泥稳定土层,因为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水泥,将水泥作为稳定土层有着非常多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水泥土层没有任何缺陷,为了让其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做好质量控制是关键,其控制措施如下:
第一,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因为水泥稳定土层因其水泥的特性,其凝固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强度形成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短,因此在水泥稳定土层凝固期间所涉及到的各项工序都要衔接起来,任何一道工序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水泥稳定土层的强度,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将每道工序需要的各项设备以及人员数量都要事先做好统筹安排,这样施工时就可以一氣呵成,将出现差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二,传统使用的拌合混合料的方法一般是路拌法,这种方法并不适合用在水泥拌合中,因为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其均匀效果并不高,而且产量也不能供上使用,所以必须换一种拌合混合料的方法,通常情况下选择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这种方法能够在拌合的过程中随时控制水泥的用量以及其他原材料的用量,其均匀性能够保证,在拌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混合料的质量,以免耽误施工使用,如果拌合结束之后,在进场之前也要检查,质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入场地。
第三,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一般情况下,混合料都会设定一个最佳含水量,但是在实际拌合过程中,含水量最好要比设定的值要大一些,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多余的含水量正好能够将失去的含水量弥补回来。但是含水量也不应该过大,通常大于设定值的1%即可,如果过大就会混合料的密度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混合料的强度,而且如果混合料的水分过大,其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是如果含水量过小,混合料的密度与强度就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十分关键。
第四,碾压环节很关键,碾压时重要的施工步骤,一般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两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效果比较好,一边摊铺一边碾压,之后再进行密实,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通常是重型振动路机。在碾压时,水泥稳定土层的表面一定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但是施工期间的天气比较燥热,土层水分蒸发比较快,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充水分,补充的水分也不宜过多,如果过多要等到水分适宜再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会出现弹簧土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要开始重新拌合,在拌合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一些水,直到满足质量要求即可。
第五,接缝的处理。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压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当天其余各段的接缝都可这样处理。接缝一定要垂直对接,不能斜接,否则,接缝处就会成为一条薄弱带,带上沥青面层很快龟裂。
5.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市政道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次数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做好各项工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结束之后其养护工作也很重要,相关单位应该派专人来进行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勋,刘海敏.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对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
[2]张珂,闫小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防治及监理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
[3]2010年10记者郝军.109国道高山大桥改建工程竣工通车[N].大同日报,2010.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质量与城市交通运输质量密切相关,而城市道路质量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十分关键。其质量控制措施有很多种,比如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的问题,因为如果含水量过大就会影响混合料的密度,进而影响混凝了的强度,但是如果含水量过低其密度与强度就达不到要求,虽然含水量一般都会有设定最佳值,但是在实际拌合过程中,要比最佳值要大一些,以弥补后期的水量的缺失。
1.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特性
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稳定土属半刚性基层,其特点是力学强度,稳定性和板体性较高。但因水泥和各种粒料土(粗细土和中粒土)经水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而发生了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胶凝体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引起水泥稳定材料产生收缩而产生裂缝,当上面的沥青层较薄时,这些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上来。
2.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
2.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又较低应为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2土
凡能经粉碎的土,一般都可用水泥进行稳定。含有机质较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以及胀缩性粘土等,均不宜用水泥稳定。
3.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3.1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干容重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中要有足够的水分,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和压实的需要。混合料中是否有足够的水供水泥水化用,对其强度有很大影响。如果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水泥不能充分水化,就会大大影响所能达到的强度,即达不到使用水泥稳定土的效果。水泥稳定土的干容重对强度有很大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强度随其混合料干容重增大而增大。
3.2施工因素对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稳定土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要使水泥在稳定土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使水泥在土中均匀分布,且严把从拌和到压实、养生等质量关。一般情况下,对强度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泥撒铺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水泥在混合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如果水泥撒铺得不均匀,无论采用何种机具拌和,均不易得到水泥分布均匀的混合料;拌和机具类型对混合料拌和的均匀程度有很大影响;每个施工段施工作业时间,即从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续时间,称为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对混合料所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有很大影响。
4.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对城市交通运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水泥稳定土层,因为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水泥,将水泥作为稳定土层有着非常多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水泥土层没有任何缺陷,为了让其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做好质量控制是关键,其控制措施如下:
第一,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因为水泥稳定土层因其水泥的特性,其凝固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强度形成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短,因此在水泥稳定土层凝固期间所涉及到的各项工序都要衔接起来,任何一道工序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水泥稳定土层的强度,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将每道工序需要的各项设备以及人员数量都要事先做好统筹安排,这样施工时就可以一氣呵成,将出现差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二,传统使用的拌合混合料的方法一般是路拌法,这种方法并不适合用在水泥拌合中,因为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其均匀效果并不高,而且产量也不能供上使用,所以必须换一种拌合混合料的方法,通常情况下选择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这种方法能够在拌合的过程中随时控制水泥的用量以及其他原材料的用量,其均匀性能够保证,在拌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混合料的质量,以免耽误施工使用,如果拌合结束之后,在进场之前也要检查,质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入场地。
第三,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一般情况下,混合料都会设定一个最佳含水量,但是在实际拌合过程中,含水量最好要比设定的值要大一些,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多余的含水量正好能够将失去的含水量弥补回来。但是含水量也不应该过大,通常大于设定值的1%即可,如果过大就会混合料的密度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混合料的强度,而且如果混合料的水分过大,其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是如果含水量过小,混合料的密度与强度就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十分关键。
第四,碾压环节很关键,碾压时重要的施工步骤,一般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两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效果比较好,一边摊铺一边碾压,之后再进行密实,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通常是重型振动路机。在碾压时,水泥稳定土层的表面一定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但是施工期间的天气比较燥热,土层水分蒸发比较快,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充水分,补充的水分也不宜过多,如果过多要等到水分适宜再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会出现弹簧土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要开始重新拌合,在拌合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一些水,直到满足质量要求即可。
第五,接缝的处理。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压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当天其余各段的接缝都可这样处理。接缝一定要垂直对接,不能斜接,否则,接缝处就会成为一条薄弱带,带上沥青面层很快龟裂。
5.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市政道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次数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做好各项工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结束之后其养护工作也很重要,相关单位应该派专人来进行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勋,刘海敏.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对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
[2]张珂,闫小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防治及监理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
[3]2010年10记者郝军.109国道高山大桥改建工程竣工通车[N].大同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