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及石墨烯远红外棉针织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石墨烯,乙酸/氢碘酸为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采用SEM对其形貌及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具有清晰的二维片层结构,与鳞片石墨的红外光谱基本相似,结合FTIR图谱及XRD图分析得出鳞片石墨经氧化还原后成功得到较高品质的石墨烯。然后通过后整理方式探究石墨烯远红外性能及石墨烯含量对织物远红外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当石墨烯含量为1.5%时,织物表面温升达3.8℃。
其他文献
通过添加纵向交流磁场,以HS201纯铜焊丝为填充金属,对厚度均为2 mm的T2紫铜和Q235钢板进行TIG对接实验,研究添加磁场时的接头成形、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磁场后的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最佳工艺参数为:当焊接电流I E=95 A,焊接速率v=95 mm/min,磁场频率f=25-35 Hz,磁场电流I=0.4-0.6 A,接头力学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最高为223.5 MPa,相比无磁场提高了44.5%。铜-钢TIG焊接头主要分为钢侧热影响区、熔合区、焊缝区和铜侧热影响区。添加交流磁场后,钢
TiO2纳米材料因其存在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电子迁移率低、导电性差以及可逆容量低等问题,使其在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MXene(M n+1 X n T x)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良好的金属导电性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将其引入TiO2纳米材料中构建TiO2/MXen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光电性能。本文从TiO2纳米
摘 要:萝卜营养价值高,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我国萝卜栽培面积广,市场需求量大,因具有喜湿、不耐高温等生理特性,如生长期干旱、少雨,会发生生理性病害,发病时间通常较短,危害远大于非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了萝卜的品质及市场收益,必须加以重视。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萝卜病害的典型症状,探讨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萝卜病害;典型症
锂金属具有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 V vs标准氢电极)和高比容量(3860 mAh/g),是理想的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由金属锂负极/固态电解质/嵌锂正极组装的固态锂电池,有望成为未来航空航天、机器人、高端电子和电动汽车等相关技术产业的动力源。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的不均匀沉积-溶解造成锂与电解质接触面产生大量树枝状枝晶,并沿着电解质方向不断生长,最终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而失效。使用较高杨氏模量的固态电解质,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挡锂枝晶的生长,但仍不能满足电池长循环和安全性的要求。此外,金属锂与固态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