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预荷电装置凝并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基于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开发出一种线-管式双极预荷电装置.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电晕放电模块耦合湍流模块,研究其电流体动力学分布规律;搭建实验装置,测试其凝并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极预荷电装置内同时存在生正、负电晕和产生正、负电荷,具有良好的湍流混合和凝并效果.对中位粒径为1.7μm硅微粉的凝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预荷电装置后粉尘的粒径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在平均场强为4~6 kV/cm,凝并效率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提高;当外加电压超过11 kV,所有粒径区间粉尘的凝并效率均超过95%.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双极静电技术的推广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倾转过渡状态下气动力的急剧变化是导致倾转旋翼飞行器姿态不稳定重要原因.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前飞状态和倾转过渡状态倾转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首先,分别计算了悬停状态标模和前飞状态8038旋翼的拉力,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然后,针对倾转旋翼-机翼气动干扰建立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模型和搭建了风洞试验平台.结果表明:前飞状态随着前进比的增大机翼气动力系数降低且趋于与单机翼气动特性一致.倾转过渡状态,当旋翼倾角小于75°,随
针对共享汽车发展混乱、接受率低等问题,以共享汽车企业为对象,基于卢因行为模型,从出行者感知的角度将共享汽车服务模式分为车辆要素和运营要素;利用网络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手段,获取了共享汽车企业服务模式要素现状数据;通过关联规则学习算法,寻找共享汽车运营要素关联度较高的车辆要素,辨别了共享汽车服务模式;从不同服务模式类别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角度,提出了若干积极发展共享汽车的启示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