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色素提取工艺优化路径探析

来源 :湖北农机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藏红花为原料提取色素,研究提取藏红花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以九寨沟藏红花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溶剂提取藏红花色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藏红花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时间3h、温度35℃、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0。结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对藏红花色素提取均有影响,其主次关系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不具显著影响,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均对色素提取具极显著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1/2以上的农村人口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来到城市打拼。而来到城市的这一部分人大多数在农村拥有承包地。2028年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就要到期,面临即将到期的二轮承包,下一步如何办?本文紧紧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政策,从续延承包期30年给农村注入的积极因素、续延承包期30年给农村注入的消极因素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土地
本文主要论述了油茶种植技术的措施,提出了油茶作物发展的前景,以期为油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为确保马铃薯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从品种选择、切块催芽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改进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马铃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1991年人工育苗技术取得突破,但室内人工育苗条件可控,成活率高,相对来说保护了弱者,人工蟹苗室外池塘养殖成活率低,病害多,蟹农养殖效益不高,从2011年开始,进行河蟹土池育苗,到2019年逐步探索出了河蟹土池育苗的规律,土池苗具有扣蟹与成蟹养殖成活率高,提高了亩产量,为蟹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病虫害会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绝产,给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其次探讨了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对策。
通过对老旧参池改造,加之投放大规格优质苗种及保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管理,使老旧参池又恢复了生机,苗种的成活率和产量又达到了建池初期的水平。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梨树栽培技术不断优化。本文根据梨树生长习性结果特点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栽培与管理的高产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利津县是山东省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均在3.33万hm 2以上。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和淡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盐碱地粮食产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利津县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年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持续气温偏高天气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其产量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为了进一步实现小麦产量的再度提升,需要研究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优化小麦栽植模式。本文以山东为例,探索该地区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淡水养殖是我国水产品养殖的主要方式。目前部分养殖户忽略了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本文概述了运用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技术的具体运用策略,旨在为我国淡水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