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引导模式的作用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y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输液室互换沟通引导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份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护患沟通引导模式,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通过护患沟通引导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更好地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引导模式;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14
  急诊科室是院内工作较为繁重的科室,急诊输液室中的患者数量也较多,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显著增加[1]。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得其对于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度下降,临床之中需要将该情况进行充分改善。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急诊输液室互换沟通引导模式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份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15-79岁,平均(46.34±5.81)岁,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19,年龄18-78岁,平均(46.51±5.6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治疗后主要接受常规的急诊引导、护理,即在患者就诊时由急诊护理人员对其主诉、症状等情况进行询问,并指导患者进行挂号急诊,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由护理人员陪同前往就诊。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护患沟通引导模式,在患者就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询问,必要时可以向家属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以及基础病情等,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窗口的挂号、缴费。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实施先救治后挂号绿色通道模式。告知相应科室做好急救准备,及时交接患者,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充分降低疾病的风险性。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全面的沟通,予以患者家属全面的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家属能够充分了解病因以及救治方式,安抚患者情绪。对于老年患者或是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指派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就诊,并告知患者或家属疾病的可控性,为患者进行输液杆与,选择最适合穿刺的部位,在穿刺过程中转移患者注意力,并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若发现异常,应进行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皮下红肿、血液回流)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x±s)、%表示,t、x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具备显著优势(P<0.05),统计学意义显现。
  3  讨论
  急诊患者的病情大部分较为紧急,给予救治的时间通常也较短,在治疗过程中,输液是较为快速且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的措施,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在输液时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恢复效果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2]。同时如若患者身心受到影响,则还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大大降低,增加医患、护患纠纷。因而临床急诊输液室,往往需要开展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充分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述,消除患者内心疑虑[3]。
  本次研究之中主要为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急诊引导、护理,并于研究组患者护患沟通引导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参照组18.61%,且护理满意度为95.35%,相较于参照组74.42%有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护患沟通引导模式的应用,对于患者就诊期间引导的准确性以及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有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4]。该模式下能够更为患者充分缩短挂号、就诊的时间,保障患者病情的缓解,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的风险。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措施开展,确保患者家属更为了解疾病知识,同时通过就诊陪护,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门诊护理的质量[5]。
  总而言之,于急诊输液室通过护患沟通引导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琼娅,翁湘.CICARE沟通模式在手术室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9,026(008):16-18.
  [2]孔林霞,董娟.良好护患沟通措施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人人健康,2020,No.523(14):51-51.
  [3]钟喜仙.护患沟通指引在急诊输液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保健,2020,000(002):184-184.
  [4]崔素.探究護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9,006(051):160-160.
  [5]陈玲.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J].健康必读,2020,000(004):195-19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医院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根据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施于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于优质护理,每组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发生率方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时段内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80例,以随机抽签法纳入常规组(40例)、个性组(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化护理,个性组使用个体化护理,比较患儿总有效率、血糖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个性组患儿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组(85.00%)、低血糖发生率(2.50%)低于常规组(17.50%)、高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门诊护理服务以及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人性化管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且在此情况下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主要接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在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癌根治术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2%,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70例,按研究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預,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
期刊
【摘要】目的: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探究康复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效果以及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选取例数:64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各组人数:32例;组别以及实施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以及两组的差异性。结果:肢体功能障碍评分对比结果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监护病房ICU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急诊监护病房ICU的2019年8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的78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对照K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优质U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优质U组ICU入住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术中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47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对其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此次研究的47例患者,手术用时最短3.8小时,最长11.6小时,平均(5.36±0.11)小时;皮瓣类型包括: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前臂皮瓣以及髂骨肌皮瓣;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和门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76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门诊护理,对两组患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判断其护理疗效。结果:年龄、性别、遗传和体温均是小儿高热惊厥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惊厥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间,并根据入院的先后时间分成各有34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护理前的运动功能评分上对比,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护理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