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信文化、环保文化、叶贴文化、童谣文化……”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早在八九年前就开展了中队文化特色的研究,班班有特色,班班搞创新,曾经轰轰烈烈。如今,很多中队似乎陷入了“走老调”的瓶颈,而中队辅导员袁振华老师带领中队开展的“剪纸文化”活动却独树一帜,依然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他们是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呢?
一、十二生肖的逐年轮换成了剪纸文化活动的传统内容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纪年方法,其中大多数动物给人们留下勤劳可爱的形象,因而也成了我们剪纸活动的重要素材。每年元旦前后,我都会带领队员去了解新年的生肖是什么,人们对这种动物是什么印象,讲一讲与它有关的故事,说一说有关的成语,唱一唱相关的歌曲等,最后自己设计和剪刻一幅剪纸作品。从2003年第一次剪刻“羊”年剪纸开始,我们的生肖剪纸活动已经开展了9年,“猴娃喜刻百猴图”、“虎年剪虎乐陶陶”等活动颇受队员欢迎。
我们希望能通过剪纸技艺的传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品德教育的渗透。因此在剪纸过程中,队员往往剪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而是通过剪纸作品表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例如,牛年到来,我们开展了“剪纸牛牛贺新年”活动。队员根据“牛角挂书”、“金牛犁地”、“对牛弹琴”等成语设计剪刻了剪纸。大家把剪纸的过程写成了感悟日记,刻画了剪刻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还写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老黄牛的精神,激励自己取得更大进步。过新年了,我们把精心制作的剪纸塑封好,贴上标签,制成展板,在校园里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会。我们还选择了一些作品送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送去我们新年的祝福。活动的最后,我们根据剪纸作品的优劣、感悟日记的质量以及好习惯的养成,评出中队的“学牛标兵”,优秀队员喜获“老黄牛”、“孺子牛”和“牛博士”光荣称号。
又如兔年,我们开展了“人人巧剪‘十好兔’个个争做‘呱呱兔’”的活动。我们说兔、唱兔、画兔、剪兔、送兔、做兔、评兔,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新年里,我们通过邮局把56幅兔年剪纸寄给了其他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局领导,收到36封回信,很多领导和老师对我们中队的文化活动给予大力赞扬,有的还创作了诗句或儿歌回赠,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为剪纸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要求队员每天看看电视、读读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事关我们中国发展腾飞的大事。比如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的“神舟7号”上天和“嫦娥一号”奔月、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今年的首艘航母“辽宁号”等大事件,都成为我们师生关注的焦点和剪纸创作的素材。
北京奥运会举办倒计时两周年时,我指导队员剪刻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剪纸。全体队员共同剪刻了100个福娃,组成了奥运五环的图案,并把它作为毕业班送给母校的礼物。四位剪纸能手剪了三份直径为一米五的“福娃团花图”寄到北京奥组委和中央电视台。2008年3月3日,《奥运中国》栏目主持人和奥运会冠军在电视上介绍和展示了我们的“福娃团花图”。
北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时,我们举行了以“巧手剪纸,献给残奥会”为主题的晨会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分小组去特殊教育学校和丹阳市残疾人联合会采访两位残奥运动员的故事,回校后进行了交流,剪刻了相关主题的剪纸作品。
又如,2008年9月25日,中国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我们剪刻了“中国航天”、“太空行走”、“英雄归来”、“我们也要去太空”等八幅剪纸作品,还举行了“中国神舟,我为你自豪”主题队会。活动中,孩子们分享了剪纸作品的创作历程,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的自豪感。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和队员们一起共读青少年必读教材《光辉的旗帜》,开展了“红星照耀长征路”的“剪纸与读书”班队活动。队会中,队员们展示了“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彝海结盟”、“红军过草地”、“延安宝塔山” 等剪纸作品,通过回忆长征故事,唱长征歌曲、诵长征诗词等形式表达红领巾对党的美好情感。
三、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为剪纸文化活动带来创意和灵感
2009年11月22日是我们横塘中心小学80校庆暨新校门落成典礼,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开展了“做剪纸 爱母校 悟人文”的剪刻学校景点的剪纸文化活动。我指导队员采访了学校领导,然后,我指导队员对景点进行绘画、印稿、剪刻。队员们纷纷把自己剪纸的经过和感想写了下来,表达自己热爱学校,用行动来为母校争光添彩的决心。校庆那天,我又带领队员用书信和剪纸作品架起了与校友通信联谊的桥梁。孩子们用自己的一颗颗真诚的童心、一封封热情的书信、一张张精美的剪纸,赢得了校友对我们活动的大力支持。
上学期,我发现很多队员身上存在不良的学习或生活习惯,于是我在中队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环保在我心中”等主题剪纸文化活动。队员创作了“敬升国旗有爱心”、“做好两操,强身健体”、“节约用水,低碳环保”、“正确上网爱眼睛”、“写字做到三个一”等剪纸作品。孩子们也把这些剪纸赠送给其他中队,希望大家一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语文学习的巧妙结合,为剪纸文化活动拓宽了空间
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姥姥摸黑剪刻“喜鹊登枝”与“牛和兔子”的故事。学了课文,我也让队员来剪一剪、议一议:我们剪纸与姥姥剪纸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交流,队员们认识到:任何事情,只要你有兴趣,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一定会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我们便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了“像鲁滨逊那样抗挫克难”主题班队会。队员们剪刻了“孤岛主人”、“巧运物资”、“与星期五为友”等剪纸,从中领悟到鲁滨逊坚持不懈、乐观顽强的精神,并决心改正身上的缺点,养成好习惯。
我想,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常搞常新,那是因为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注入了自主自动的活水;那是因为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与教育改革的步伐共同前行,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一、十二生肖的逐年轮换成了剪纸文化活动的传统内容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纪年方法,其中大多数动物给人们留下勤劳可爱的形象,因而也成了我们剪纸活动的重要素材。每年元旦前后,我都会带领队员去了解新年的生肖是什么,人们对这种动物是什么印象,讲一讲与它有关的故事,说一说有关的成语,唱一唱相关的歌曲等,最后自己设计和剪刻一幅剪纸作品。从2003年第一次剪刻“羊”年剪纸开始,我们的生肖剪纸活动已经开展了9年,“猴娃喜刻百猴图”、“虎年剪虎乐陶陶”等活动颇受队员欢迎。
我们希望能通过剪纸技艺的传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品德教育的渗透。因此在剪纸过程中,队员往往剪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而是通过剪纸作品表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例如,牛年到来,我们开展了“剪纸牛牛贺新年”活动。队员根据“牛角挂书”、“金牛犁地”、“对牛弹琴”等成语设计剪刻了剪纸。大家把剪纸的过程写成了感悟日记,刻画了剪刻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还写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老黄牛的精神,激励自己取得更大进步。过新年了,我们把精心制作的剪纸塑封好,贴上标签,制成展板,在校园里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会。我们还选择了一些作品送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送去我们新年的祝福。活动的最后,我们根据剪纸作品的优劣、感悟日记的质量以及好习惯的养成,评出中队的“学牛标兵”,优秀队员喜获“老黄牛”、“孺子牛”和“牛博士”光荣称号。
又如兔年,我们开展了“人人巧剪‘十好兔’个个争做‘呱呱兔’”的活动。我们说兔、唱兔、画兔、剪兔、送兔、做兔、评兔,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新年里,我们通过邮局把56幅兔年剪纸寄给了其他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局领导,收到36封回信,很多领导和老师对我们中队的文化活动给予大力赞扬,有的还创作了诗句或儿歌回赠,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为剪纸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要求队员每天看看电视、读读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事关我们中国发展腾飞的大事。比如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的“神舟7号”上天和“嫦娥一号”奔月、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今年的首艘航母“辽宁号”等大事件,都成为我们师生关注的焦点和剪纸创作的素材。
北京奥运会举办倒计时两周年时,我指导队员剪刻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剪纸。全体队员共同剪刻了100个福娃,组成了奥运五环的图案,并把它作为毕业班送给母校的礼物。四位剪纸能手剪了三份直径为一米五的“福娃团花图”寄到北京奥组委和中央电视台。2008年3月3日,《奥运中国》栏目主持人和奥运会冠军在电视上介绍和展示了我们的“福娃团花图”。
北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时,我们举行了以“巧手剪纸,献给残奥会”为主题的晨会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分小组去特殊教育学校和丹阳市残疾人联合会采访两位残奥运动员的故事,回校后进行了交流,剪刻了相关主题的剪纸作品。
又如,2008年9月25日,中国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我们剪刻了“中国航天”、“太空行走”、“英雄归来”、“我们也要去太空”等八幅剪纸作品,还举行了“中国神舟,我为你自豪”主题队会。活动中,孩子们分享了剪纸作品的创作历程,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的自豪感。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和队员们一起共读青少年必读教材《光辉的旗帜》,开展了“红星照耀长征路”的“剪纸与读书”班队活动。队会中,队员们展示了“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彝海结盟”、“红军过草地”、“延安宝塔山” 等剪纸作品,通过回忆长征故事,唱长征歌曲、诵长征诗词等形式表达红领巾对党的美好情感。
三、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为剪纸文化活动带来创意和灵感
2009年11月22日是我们横塘中心小学80校庆暨新校门落成典礼,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开展了“做剪纸 爱母校 悟人文”的剪刻学校景点的剪纸文化活动。我指导队员采访了学校领导,然后,我指导队员对景点进行绘画、印稿、剪刻。队员们纷纷把自己剪纸的经过和感想写了下来,表达自己热爱学校,用行动来为母校争光添彩的决心。校庆那天,我又带领队员用书信和剪纸作品架起了与校友通信联谊的桥梁。孩子们用自己的一颗颗真诚的童心、一封封热情的书信、一张张精美的剪纸,赢得了校友对我们活动的大力支持。
上学期,我发现很多队员身上存在不良的学习或生活习惯,于是我在中队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环保在我心中”等主题剪纸文化活动。队员创作了“敬升国旗有爱心”、“做好两操,强身健体”、“节约用水,低碳环保”、“正确上网爱眼睛”、“写字做到三个一”等剪纸作品。孩子们也把这些剪纸赠送给其他中队,希望大家一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语文学习的巧妙结合,为剪纸文化活动拓宽了空间
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姥姥摸黑剪刻“喜鹊登枝”与“牛和兔子”的故事。学了课文,我也让队员来剪一剪、议一议:我们剪纸与姥姥剪纸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交流,队员们认识到:任何事情,只要你有兴趣,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一定会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我们便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了“像鲁滨逊那样抗挫克难”主题班队会。队员们剪刻了“孤岛主人”、“巧运物资”、“与星期五为友”等剪纸,从中领悟到鲁滨逊坚持不懈、乐观顽强的精神,并决心改正身上的缺点,养成好习惯。
我想,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常搞常新,那是因为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注入了自主自动的活水;那是因为我们中队的剪纸文化活动,与教育改革的步伐共同前行,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