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村:向着幸福出发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雨蒙蒙中,驱车驶过烟波荡漾的震湖,沿著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近10公里,便来到西吉县震湖乡李章村。在这个宁夏最后一个未脱贫摘帽贫困县的小山村,李章村人正鼓足干劲向着幸福出发,脱贫富民的图景不断被刷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誓言正在变成现实。
  破立并举,奋斗出来的光阴
  雨后的李章村,草木葱茏,绿色盈人,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村里的养殖园区里,牛儿们悠闲地吃着草。
  这样的景象很容易让李章村党支部书记姜正强触景生情。在他的记忆里,长久以来,干旱缺水是李章村人心中的痛,也是李章村人摆脱贫困路上的“拦路虎”。
  改变发生在2014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李章村迎来发展的春天。那时在李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自治区教育厅干部李进海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决定将解决村民吃水问题作为李章村发展的突破口。为了从根子上解决水的问题,李进海找到了“娘家人”——李章村的定点帮扶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几个月后,新打的7口饮水井喷出的清澈井水,在滋润了村民生活的同时,也激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以前人吃水都是问题,谁还敢想在家里养个‘活物’挣钱?”姜正强道出了多年来村里难以发展的症结所在。几天前,村民蒙有明建起了新牛棚,牵回了8头牛。“有了这8头牛,他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如今,养牛几乎成了李章村每家的标配,8头、15头、30头、120头……全村目前牛存栏近600头,李章村被评为肉牛养殖示范村。
  “咕咕,咕咕……”一场雨后,村民李春旺家的2000多只青脚麻鸡愈发精神。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曾经是贫困户的李春旺,早已告别了贫困,走向小康。今年,他共养了6000只青脚麻鸡,已经出栏4000只。通过养鸡,李春旺家每年的纯收入已超过10万元。
  养牛、养羊、养鸡……从当初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挨家挨户动员鼓励村民搞养殖,到现在村民结合自身实际,寻找适宜的养殖品种、用好扶贫政策扩大养殖规模,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草种植业,李章村人依靠养殖业得来好光阴,战胜贫困的信心愈发坚定。
  就近就业,扶贫车间托起稳稳的幸福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触碰……”几年前,如果有人告诉王翻转她会成为一名每月有固定收入的工人,王翻转一定会认为是在拿她开玩笑。可如今,每天清晨打理完家中的事,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时,王翻转心里感到非常踏实满足。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让她触碰到“稳稳”的幸福,加上家中的15亩青贮玉米地和7头牛,更让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和几年前比,现在路巧玲连走路都觉得轻巧了许多。过去,家里窘迫的境况像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进入扶贫车间工作后,上班时和工友一起忙碌着,闲暇时她不仅将家里的马铃薯地打理得妥妥当当,还把家里的10头牛养得壮壮实实。“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学到了制作粉条的技术,我心里亮堂多了。”
  坚持“支柱产业牵动、基础建设拉动、村企合作社带动”发展思路,用好用活闽宁协作扶贫资金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李章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用智慧加实干,全力推进扶贫车间落户李章村。如今,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500人的小乡村,宁夏晓明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宁夏众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在此建起了扶贫车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在弘德村扶贫车间强调,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同时肯定这种方式“一举多得”。李章村通过扶贫车间就近提供就业机会,保障贫困群众就业,正是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而今在李章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弱鸟先飞,首先要有飞的志向;滴水穿石,贵在久久为功的坚持。投入资金,改建李章村村部,把村党支部阵地作用发挥出来;修建文化广场,用文化滋润乡风,宣传与实践并重,营造出“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安装学校信息化远程教育设备,开展送课下乡,提高李章村小学教学水平……8年来,在追赶幸福的道路上,李章村的定点帮扶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将扶志扶智作为帮扶工作的重心,激发村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脱贫示范户表彰名单上时,蒙佩荣这个面对贫困生活不曾低头的汉子红了眼眶。2014年蒙佩荣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看身边的村民一个个富了起来,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摘掉穷帽。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引导下,借助金融扶贫政策,蒙佩荣贷款买来了5头牛并脚踏实地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没有技术就向养殖能手请教,不懂养殖知识就参加村里举办的养殖知识培训班。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蒙佩荣已经脱贫摘帽并成为村里的养殖能手。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动员帮扶下,他又引进了西门塔尔改良牛,从而增加了养殖数量提升了养殖质量。在小康路上蒙佩荣充满信心坚定地往前走着。
  两个月前,在自治区教育厅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银川连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李章村就捐资助学相关细节达成一致,2020年秋季开学后,公司将对李章村10名学生进行资助。当听到小女儿莉莉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大学都会得到资助,毕业后根据个人意愿及专业条件优先安排进入连华科技工作时,村民何清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因为常年在煤矿打工,何清患有严重的职业病,4个女儿上学的费用让因病致贫的他倍感吃力:“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这些资助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发展产业了。”
  “从给钱给物‘输血’到开阔贫困群众发展思路、提高脱贫能力、鼓励群众自我发展‘造血’,李章村拔掉‘穷根’的关键就是在扶志扶智的基础上,使贫困群众树立信心、增强干劲。”村民的变化让李章村驻村第一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干部李元杰感触颇深。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面朝黄土背朝天死守着一亩三分地到通过发展养殖产业、规模种植过上好日子,从曾经被贫困压得抬不起头到如今昂首挺胸感受生活的甜蜜,李章村人的脱贫致富路走得愈发坚实,2019年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0185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梦圆,但乡村振兴要接续前行。继续推动种养殖产业发展,做好线上特色农产品销售培训及推广,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户增收多元化,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让乡村之美“内外兼修”……李元杰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立足乡村振兴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发展规划。
  夕阳西下,霞光满天。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路巧玲和村里的姐妹们跳起了广场舞。告别贫困,走向小康,李章村人继续奋斗着……
  责任编辑:李 旭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期间,号召“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新时代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革命精神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必然要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作为自治区优势骨干企业,要带头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原则,认真落实8月10日陈润儿书记在自治区属
期刊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决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优良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这一全新定位,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开辟了全新视野和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决定》《中
期刊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  态度依法履行神圣职责  5月21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宁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议推选陈润儿为宁夏代表团团长,咸辉、李锐为副团长,审议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秘书长名单草案和大会议程草案,传达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召集人会议精神。陈润儿主持會议并讲话。  陈润儿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关键、非常特殊、
期刊
8月的西吉,天高云淡。记者走进沙沟乡,硬化的村道通向村组深处,所过之处,白墙红瓦,绿树成荫。走入农户家中,谈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家都有自己的致富路,养牛养蜂种蔬菜样样兴旺,村民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富裕幸福的生活。在沙沟乡党委的领导下,全乡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稳步前行,全乡常住人口2013户9079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27户6085人,未脱贫46户127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入宁的第一站是中卫市,流经中卫市182公里,占宁夏境内流程的45.8%。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卫市必须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走在前、作表率。2019年底,中卫市召开市委全会研究出台了《关于推动黄河流域中卫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5大行动19项工程,谋划储备项目222个,概算总
期刊
1982年,中央决定实施“三西”(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扶贫开发计划,宁夏西海固地区首开从救济式扶贫向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先河。几十年筚路蓝缕的探索和奋进,宁夏西海固地区也先后随国家扶贫战略的转变而逐一经历了以工代赈式扶贫、区域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推进式扶贫、集中连片特困区式扶贫、精准扶贫和深度扶贫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强力推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发
期刊
强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自福建省的黄雄越是海原县三河镇闽宁菌菇园负责人,2017年随福建省考察团来到宁夏后,发现海原县的冷凉气候比较适合家乡特产高端蘑菇赤松茸的生长。当年他便来到海原县,与三河镇政府开展合作。海原县的气候使黄雄越试种的赤松茸获得成功。几年来,他的菌菇园从30亩发展到如今的220亩,平均每亩纯利润1万余元。每年固定用工和季节性用工200余人,在闽宁援宁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和共同努力
期刊
编者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2019年3月,自治区党委启动第三轮选派工作,从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369个工作队、3978名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1773名)到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为其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深入总结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