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采茶舞的艺术文化性与艺术性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壮族采茶舞属于民间的自娱性舞蹈,基本都是以歌舞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通常情况下,每场表演中都会有男性舞者和女性舞者,其中,男舞者被称作茶公,女舞者则为茶娘。本文对广西壮族采茶舞所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分析了该舞蹈具有的艺术特点,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广西壮族采茶舞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广西壮族;采茶舞蹈;艺术特征
  1 广西壮族采茶舞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如果追溯采茶舞的历史来源,那么唐朝的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内容。广西壮族采茶舞就是从唐朝逐渐流传下来的。壮族人民十分喜欢举办各种类型的祭祀活动,或者节日期间通过表演采茶舞的方式来庆祝。品茶是唐朝时期十分受大众欢迎的活动,所以在每一年的春季,为了祭祀或者娱乐,人们都会兴高采烈地采茶,并举办一些与茶有关的活动。而舞蹈便是祭祀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虽然朝代不断更迭,但是采茶舞在民间始终被得以传承,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是最好的,壮族人民十分喜欢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表演采茶舞。通常,采茶舞的每场表演中都会有男性舞者和女性舞者,其中,男舞者被称作茶公,女舞者则为茶娘。扇子、彩带等都是舞者表演采茶舞时的常用道具。壮族人民会在各种节日进行采茶舞的表演,并且采茶舞的表演并非要在一定的舞台上,只要有一块相对比较空旷的地方,采茶舞的演出便可以即刻开始。采茶舞演出中都会有一定的音乐伴奏,这些伴奏通常都是关于采茶的一些插曲。采茶舞的流传与广西壮族人民当地的历史文化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采茶舞也以表演的形式将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状态呈现了出来。
  2 广西壮族采茶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
  2.1 舞蹈动作
  不同的舞蹈形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舞蹈体态,又因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审美习惯各有差异,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特色。
  以广西壮族采茶舞《壮采茶》为例,其舞蹈动作就具有委婉优雅、活泼俏皮的舞蹈特色,并且该舞蹈与其他民族扇花的使用也不同,舞者除了要有绕扇的基本功之外,还要会翻扇、点扇。《壮采茶》舞的舞步时而灵动轻盈,时而俏皮可爱,极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其舞蹈情景的设置也有极强的代入感。如果与其他民族的舞蹈相比,我们会发现,广西壮族采茶舞具有各种各样的舞步变换,其中的前端后踏步以及跳点步等,赋予了采茶舞各种各样的变化形式。此外,采茶舞的音乐旋律与动作搭配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其旋律与舞蹈动作之间的完美契合,增强了舞蹈整体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在整个舞蹈中,舞者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摆动着轻盈的手臂,扭动着灵活的腰部,迈着轻盈的舞步,用自己婀娜的舞姿与优美的姿态吸引着观众们的注意力。广西壮族采茶舞的观赏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绝美享受。
  2.2 舞蹈内容
  广西壮族采茶舞以舞蹈的形式呈现了壮族人民的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该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人类狩猎时代,它的舞蹈动作的形成主要源于对人类狩猎相关动作的模仿,这些舞蹈都与广西各地区的祭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将两只手用力张开并向上方高高举起,并在手臂做展开相关动作的时候,下蹲并做成弓步的动作,是广西壮族舞蹈的主要舞蹈姿势。但是,该舞蹈姿势在做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于细腻,要粗犷一些才能展现该动作所用的力度,并且这种舞蹈动作是專门为很多人一起跳舞而设计的,壮族人民一起手拉着手共同围成一个大的圆圈,大家围着这个圆圈一起跳舞,一起歌唱,一起开心地庆祝,将节日的氛围推到高潮,也充分展现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此外,采茶舞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舞蹈的演出意义,让舞蹈的意境更加逼真、更加形象,一些舞者会在演出时穿戴像鸟或其他动物一样的服装,这样一来,采茶舞的舞蹈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2.3 舞蹈表现形式
  与其他民族的舞蹈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广西壮族采茶舞在舞蹈道具的使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相对来讲,它所采用的服装以及相关演出道具都比较新奇。采茶舞的男性舞者与女性舞者都分别具有自己的特点,就男性舞者来讲,其演出造型往往比较特殊,舞者的头上通常都会佩戴一个像彩绣一样的黑色头圈,腰部和双脚分别搭配红色腰带和黑色布鞋,这种色彩上的冲击十分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男性舞者的服装又会根据所扮演角色的不同拥有不同的搭配。比如,一部分男性舞者身穿白色服装,而有些舞者则身着红色或蓝色服装。对于女舞者来说,其服装道具的搭配也是同样有讲究的。广西壮族采茶舞中的女性舞者往往头戴红色彩绣头圈,脚穿十分精美的绣花鞋。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茶舞的每一位女性舞者所佩戴的彩绣头饰都是一样的,脚部的绣花鞋也是如此,其所扮演角色就要根据这些舞者的演出服装来辨别。广西壮族采茶舞的舞者在演出开始的同时,会配合各种各样的乐器,例如二胡以及笛子等等,通过乐器与舞蹈动作的完美配合,将采茶舞的美更好地展现给观众。
  3 结语
  广西壮族采茶舞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原因就在于采茶舞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本文讲述了广西壮族采茶舞的具体历史文化背景,并从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内容以及舞蹈表现形式出发,对采茶舞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有助于增进人们对采茶舞的了解,帮助人们感受了解广西壮族的独特地域风情,感受广西壮族采茶舞的独特艺术魅力。采茶舞流传至今,吸收了很多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我国一项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相信广西壮族采茶舞能够在不断的传承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作努.浅谈采茶戏中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7(13):37.
  [2] 邢令果.浅析采茶舞蹈服装的设计和艺术表现形式[J].福建茶叶,2017(07):241-242.
  [3] 王丹.探究采茶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J].福建茶叶,2016(12):350-351.
其他文献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几年手机在中国还不像现在这样平民化,多多少少仍象征着点儿地位和身份。当时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睡眼迷曚,每晚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那许多变着法儿耍花招
利用MSC.Dytram软件中的具有强度的多材料欧拉网格模拟了高速运动气泡对靶板(岩石)的冲击过程,研究了靶板破坏深度、破坏宽度与气泡初始压力、速度以及入射方向等的关系,试图指
应用Level Set方法追踪薄壁型腔内Hele-Shaw熔体流动前沿界面,采用5阶加权本质无振荡格式耦合中心差分格式实现了充填阶段的动态模拟.准确追踪到了不同时刻熔体前沿界面,并得
对一类中立型时滞大系统,引进了互联矩阵、关联稳定、渐进关联稳定、指数关联稳定等概念,在此之下,利用参数变易法研究此类中立型时滞大系统在结构扰动下的稳定性,获得了一个
通过对拱顶储罐罐壁承受轴向载荷、初始几何缺陷及轴压失稳状况研究,指出在固定顶罐设计、建造和运行各阶段都应进行罐壁轴压稳定性校核.根据圆柱薄壳稳定性理论和轴压失稳临
流变学所考虑的对象,可以说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固体力学中考虑介质的变形,流体力学则考虑介质的流动,流变介质既有流动又有变形,创立流变学的是美国的宾厄姆(C.E.Bingham 1878-194
在仿真研究1/4车体二自由度液压半主动悬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1/2车体的液压半主动悬架的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并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以正弦信
为研究金属-FGM-陶瓷EFBF复合板的稳态热应力,从热传导规律出发,结合热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该复合板稳态热应力的研究模型,用有限元和辛普生法分析了Ta=500K和Tb=1800K时,该复合板
对于微型设备中的低雷诺数流动,毛细力和黏性力起主导作用.应用相场方法,引入自由能泛函,研究了二相流体在微型管中流动问题及表面浸润现象,并给出了微型管中二相流体的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