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陕西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生物学行为之一.50%以上的肿瘤细胞经淋巴道途径转移,淋巴结受累与否,是许多类型肿瘤分期和直接针对肿瘤区淋巴结治疗的依据,也是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重要指标.VEG F-C是近年来发现的VEGF家族新成员,由于其可以特异性地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的VEGFR-3结合,是目前所知唯一具有淋巴管生成作用的因子.近年来国外VEGF-C与淋巴转移的相关研究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国内的有关报道仍甚为罕见,本文现就VEGF-C与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研究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性激素失调、血脂与脂蛋白亚组分的变化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CI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沉淀漂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肿瘤患者术前访视的评价提高访视效果.方法对108名肿瘤手术患者通过评分方式,评估患者的性格类型,了解不同性格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对术前访视的评价.结果内
目的探讨甲状腺巨大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55例直径大于8cm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及结果.结果 2例术后瘤床积血形成切口血肿,1例血肿压迫喉返神经致声
对我院2002-08~2005-03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分析如下。
触诊阴性乳腺而钼靶摄像或彩超提示恶性钙化灶的患者,确定其钙化灶的性质是发现早期乳腺癌及制定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我院2000年6月~2003年6月对58例该种患者,利用钼靶摄像与
对我院1998-06~2004-06以少量血痰多首诊于耳鼻咽喉科102例分析如下.
我院近几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脑单发转移瘤28例,对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1 病例报告男,43岁.10 a前发现高血压为180/110 mm Hg,偶有头痛,头昏;间断降压治疗.入院前1 d突然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
对我院2003-12~2004-02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发生红臀400例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目的分析老年大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70岁以上大肠癌165例,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使用COXRegression单因素和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