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房店市人口综合治理成效好
瓦房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同31个相关部门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查指导,定期召开协调会,年终进行考核评估,实行一票否决,去年先后否决了1个乡镇、13个村(社区)和11名个人参评瓦房店市级以上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资格。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一是宣传教育联动。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各项社会宣传中。二是优质服务齐抓。农发、科技、妇联与人口计生部门利用乡镇农校和人口学校,免费为育龄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和致富技术培训,无偿为计划生育户提供致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发展家庭经济。三是利益导向共建。市政府牵头、人口计生部门协调、16个相关部门参与,确定农村独女家庭、独生子女伤残、重大疾病家庭、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为重点帮扶对象,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惠的具体措施。四是扶贫帮困优先。农发、民政、妇联、共青团、教育和人口计生部门联动,通过系列活动,为300多名贫困母亲和1100多名女孩实行救助。
刘胜斌
特殊的亲情
每当有人问起李丽萍、李雪姐妹俩,张洪德是你们什么人时,她们就会大声地回答:“他是我们的爸爸”。既然是父女,却有着不同的姓氏,这是为什么呢?
李丽萍、李雪家住朝阳县松岭门乡范家村,今年姐姐19岁妹妹14岁。在1999年的时候,父母因病相继离开了人世,她们只有跟着世上唯一的亲人姥爷在一起生活,姥爷年迈身体又不好,没有了经济来源,吃穿成了问题,更别说上学读书了,俩姐妹辍学了。
张洪德是辽宁省锦朝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2002年,张洪德开始包扶松岭门乡,他听说了姐妹的遭遇,便专程来到李家。当张洪德看到李家家徒四壁,两个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却只能为了这窘迫的生活坚难地度日,当即拿出200元钱,为姐妹俩买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到学校为他们交了学费。从那以后每当学期初或是过年过节李家的小院里准会多一个人,那就是张洪德。寒暑假的时候,张洪德还把姐妹俩接到沈阳去玩。乡亲们都说:“这两个孩子真是有福呀。”
如今四年过去了,在张洪德处长的资助下李丽萍已经考上了高中,李雪也上了初中,两个孩子都勤奋学习,表示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张爸爸的恩情。
赵湘滨杨小华
爱岗敬业标兵
王绍环是绥中县高台镇水口村计划生育中心户长。由于她的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被人们称为“爱岗敬业的标兵”。
寓教于乐是她工作的方法。为了提高育龄群众参与人口与计生活动的积极性,王绍环经常组织育龄姐妹扭秧歌、演唱计生歌曲。在每次扭秧歌之前,先组织大家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等,深受人们的欢迎,她演唱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新时代的女性》等计生歌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优质服务是她工作的宗旨。王绍环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中,重心放在孕前服务上。她对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进行了跟踪服务,对给标待孕和用药具人员进行了跟踪随访服务;向育龄姐妹实行了生殖健康知识的传递服务。这个村的应检测人数多达360人以上,而且居住分散。面对这些困难,王绍环从来没有打过怵。每次查体透环,她都和另一名中心户长齐心合力、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
带头致富是她的心愿。王绍环积极带领育龄姐妹寻找致富途径。去年她带头养起了300只家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她又将自家繁殖的种兔无偿送给周边生活困难的育龄姐妹,使她们的生活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靳福良
美发中心惠及二百贫困女孩
抚顺一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育龄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办好校《女工报》,每月一期,宣传女职工的好人好事,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女职工参与“预防艾滋病”竞赛答题,增强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踢毽、扑克比赛等;学校对新婚、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独生子女上大学等,除政策兑现外,另外给予奖励,计生办真正办成了育龄职工之家。
高二年级一名女学生不幸患白血病,因母亲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无钱医治。校计生办、计生协知道这种情况后,积极发起倡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学校书记、校长带头,大家踊跃捐款,总额达四万八千余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老师和同学经常到她家中走访,不但给她带去了关心和爱心,也给她带去了生活的信心。
抚顺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于该校的“宏志班”。在校计生办、计生协的积极倡导下,实施“爱心救助”工程,开展救助“贫困女孩”和“贫困母亲”活动。校长冯春和及部分教师与“贫困女孩”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全体教职员工为“特困生圆梦大学行”捐款,冯春和校长带头个人捐款5000元,帮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峥、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拯国、厦门大学的付振国等31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魏 兵陈 静
出生缺陷干预坚持经常性
凌源市佛爷洞乡坚持把出生缺陷干预融入到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中,前不久由乡政府出面组织各村计生干部、中心户长、新婚、符合政策批准二胎及鉴定上病残儿未生育的育龄妇女等三百多人参加的“为国为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大讲堂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优生优育、优孕、优教,使用福施福、斯利安等科学知识、咨询指导。
为了使这次活动更有感染力,特意邀请了五位病残儿的母亲,讲述生育病残儿的原因及给家庭带来的精神上和经济上的痛苦。他们说,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生好娃,不要像我们因不懂科学,生养了病残孩子,吃尽了苦头。实实在在的例子,给在座的每位育龄群众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这次“为国为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大讲堂活动,使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都终生难忘。
姜素华
小潘雪上学了
前不久,小潘雪高兴地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校园。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她的心里充满了对街道、社区计生人员的感激之情。
小潘雪是非婚生女,原籍在黑龙江。后来,母亲到大连市旅顺口区来打工,并与养父结婚,生育一个儿子。眼看小潘雪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可是户口问题却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把小潘雪挡在了校门外。
登峰街道元宝社区计生专干于美蓉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个情况,迅速向街道计生办和社区班子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街道计生办和社区领导立即安排专人与教育局、公安局、计生局、登峰小学等多个部门协调解决此事。由于小潘雪的情况属个例,带有很强的政策性,相关部门多次开会协调、沟通、协商,终于为小潘雪办理了入学手续,街道计生办给小潘雪送去了新书包。
吴浪丛晶
计划生育服务进校园
抚顺一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育龄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办好校《女工报》,每月一期,宣传女职工的好人好事,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女职工参与“预防艾滋病”竞赛答题,增强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踢毽、扑克比赛等;学校对新婚、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独生子女上大学等,除政策兑现外,另外给予奖励,计生办真正办成了育龄职工之家。
高二年级一名女学生不幸患白血病,因母亲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无钱医治。校计生办、计生协知道这种情况后,积极发起倡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学校书记、校长带头,大家踊跃捐款,总额达四万八千余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老师和同学经常到她家中走访,不但给她带去了关心和爱心,也给她带去了生活的信心。
抚顺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于该校的“宏志班”。在校计生办、计生协的积极倡导下,实施“爱心救助”工程,开展救助“贫困女孩”和“贫困母亲”活动。校长冯春和及部分教师与“贫困女孩”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全体教职员工为“特困生圆梦大学行”捐款,冯春和校长带头个人捐款5000元,帮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峥、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拯国、厦门大学的付振国等31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魏 兵陈 静
三燕古都旋律美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人口计生委在各乡(镇)街广泛征集计生歌曲,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聚三燕古都文人墨客于一堂,倾心打造了11首词隽文咏、旋律优美的人口计生歌曲。这些歌曲风格多样,把计生国策宣传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文化之中,与人们的休闲娱乐相结合,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手法给人以知识和启迪,走出了一条基层生育文化建设“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新路子。并于近日通过原创歌曲演唱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基本精神将插上歌曲的翅膀,飞入城市乡村,山路街巷,飞入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
宋 瑞
村规民约利计生
位于龙岗山脚下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钓鱼台村是一个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小山村,从一九八四年开始,这个村制定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让计划生育户得到利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凡是计划生育户享受村集体企业、山林资源利润分红,二十年来总计为群众分红人均3,000元。
二、计划生育户的子女就读初中以上学校,村里给报销学费,并报销一部分每天上学的车费。参军的独生子女奖励500元;考上大学的独生子女奖励1000元。
三、鼓励晚婚晚育,对达到晚婚年龄的年青夫妇,村领导班子新婚喜庆祝贺上门奖励每对300元;对晚育并且只要一个小孩的育龄妇女在生育时奖励300元。
四、为计划生育户安装有线电视,购买液化气罐,并定时出车给村民到县里换气。
五、资金、物质的扶持向计划生育户倾斜。村领导班子帮助组织贷款达100多万元,扶持计划生育户发展养殖、种植业,以中心户为载体,发展商品经济,制定奖励政策。目前,全村发展的产业项目有木耳、地菇、棚菇、林下参、林蛙、山野菜归圃等。同时,村计生协会会员在养猪、养鸡、养牛项目上也迅速壮大,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任树林赵新宇
计生协会暖万家
提起抚顺市望花区朴屯街道计生协会,辖区内的育龄群众都知道。之所以有这样的知名度,是多年来为群众服务换来的。丹北社区育龄妇女王桂秋,今年38岁,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计生协会知道情况后,经过多次介绍工作,最终找到市中心的一家瓜籽店,每月700元工资,她非常满意;油三社区育龄妇女徐凤云,离异,儿子上高中,老母亲80岁,家庭生活困难,计生协会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她安排了在社区当清扫员和当保姆的工作,使她既能照顾家人,又有了一份收入;天成社区育龄妇女赵惠,丈夫残疾,孩子上大学,生活相当困难,计生协会及时与民政部门联系为其办理了低保,又在她家附近的一家蛋糕店为她联系了一份打工的活,使她十分感动;红星社区贫困女孩瞿娇今年15岁,父母双下岗,体弱多病,生活艰难,计生协会了解情况后,与市人大代表永泰运输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孝良联系结对子,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助,使瞿娇更加刻苦学习,每年都能取得年级的前三名。
几年来,朴屯街道计生协会为辖区内群众排忧解难,办的实事、好事数也数不清,这是其中的几个缩影。正因如此,社区居民都说计生协会是群众的贴心人。
王俭
户长笤扫掉穷面貌
在凌海市西北山区的板石沟乡,出了一个靠扎苕帚专业致富的村屯——上锡匠沟屯。别看这里只有160户人家,却有120户从事扎笤帚的专业生产。这里的笤帚以美观耐用、价廉而闻名。村民们手里数着大把钞票的同时,都说是他们的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李文丽牵的好头啊!
李文丽今年38岁,1998年刚一接任户长工作,她就构思着两幅蓝图:一是如何完成好各项计生指标;二是如何使姐妹们都富裕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第二年冬,她与丈夫足不出屋,加工笤帚4000把,获利6000多元。她经过多方考察,得知生产笤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把这一信息及时传递给了本屯所有育龄妇女。她还手把手地教大家,把扎笤帚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购原料与销售也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李文丽帮助大家筹措资金3万多元,并亲自跑村屯,帮助购料,联系批发销售。在李文丽的引导带动下,扎笤帚的户越来越多,如今已有138名育龄妇女从事这一专项生产。仅此一项,整个屯子每年户均收入增加7000元。过去贫困屯的面貌一扫而光,再也不复返啦。
张景华肖忠喜
长话短说
在日前召开的抚顺市第21届社会科学表彰大会上,抚顺市人口学会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人口学研究成果显著,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同时,市人口学会还有6项人口学研究成果受到表彰,1名工作人员被评为全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
艾 哲
抚顺县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到2006年底全县兑现率达到100%。
牛连第
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开展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活动,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
白虹
康平县组织编写了《计划生育诗词*格言*标语集锦》和《计划生育文化楹联作品选萃》两本小册子,其内容涵盖了古诗、古词、新诗、四字经、格言、楹联、名人名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下发基层后深受欢迎。
陈贵刘丰
庄河市结合实际,在规范乡、村人口学校和屯级中心户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建起村级人口文化大院134个,人口文化大院定期开展活动,融宣传、学习、服务、娱乐为一体,使群众学有场所、乐有去处,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刘英兰
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政府和计生协先后成立了7支“幸福山区”宣传队,赢得了农民的青睐。两年多来,“幸福山区”宣传队在全镇演出20多场,担当起送先进文化、送政策理论、送时事政治、送科学技术到农村的责任。
隋礼霞
图片新闻
2007年的第一天早晨,铁西区兴工街道九委社区居民在本楼道一楼的入口处看到了计划生育楼道协管员公示板。上面协管员的照片、咨询电话和每周的计生知识提示为育龄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迎得了该地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图为育龄群众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公示板。寇春妮王可荣
瓦房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同31个相关部门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查指导,定期召开协调会,年终进行考核评估,实行一票否决,去年先后否决了1个乡镇、13个村(社区)和11名个人参评瓦房店市级以上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资格。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一是宣传教育联动。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各项社会宣传中。二是优质服务齐抓。农发、科技、妇联与人口计生部门利用乡镇农校和人口学校,免费为育龄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和致富技术培训,无偿为计划生育户提供致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发展家庭经济。三是利益导向共建。市政府牵头、人口计生部门协调、16个相关部门参与,确定农村独女家庭、独生子女伤残、重大疾病家庭、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为重点帮扶对象,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惠的具体措施。四是扶贫帮困优先。农发、民政、妇联、共青团、教育和人口计生部门联动,通过系列活动,为300多名贫困母亲和1100多名女孩实行救助。
刘胜斌
特殊的亲情
每当有人问起李丽萍、李雪姐妹俩,张洪德是你们什么人时,她们就会大声地回答:“他是我们的爸爸”。既然是父女,却有着不同的姓氏,这是为什么呢?
李丽萍、李雪家住朝阳县松岭门乡范家村,今年姐姐19岁妹妹14岁。在1999年的时候,父母因病相继离开了人世,她们只有跟着世上唯一的亲人姥爷在一起生活,姥爷年迈身体又不好,没有了经济来源,吃穿成了问题,更别说上学读书了,俩姐妹辍学了。
张洪德是辽宁省锦朝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2002年,张洪德开始包扶松岭门乡,他听说了姐妹的遭遇,便专程来到李家。当张洪德看到李家家徒四壁,两个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却只能为了这窘迫的生活坚难地度日,当即拿出200元钱,为姐妹俩买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到学校为他们交了学费。从那以后每当学期初或是过年过节李家的小院里准会多一个人,那就是张洪德。寒暑假的时候,张洪德还把姐妹俩接到沈阳去玩。乡亲们都说:“这两个孩子真是有福呀。”
如今四年过去了,在张洪德处长的资助下李丽萍已经考上了高中,李雪也上了初中,两个孩子都勤奋学习,表示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张爸爸的恩情。
赵湘滨杨小华
爱岗敬业标兵
王绍环是绥中县高台镇水口村计划生育中心户长。由于她的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被人们称为“爱岗敬业的标兵”。
寓教于乐是她工作的方法。为了提高育龄群众参与人口与计生活动的积极性,王绍环经常组织育龄姐妹扭秧歌、演唱计生歌曲。在每次扭秧歌之前,先组织大家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等,深受人们的欢迎,她演唱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新时代的女性》等计生歌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优质服务是她工作的宗旨。王绍环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中,重心放在孕前服务上。她对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进行了跟踪服务,对给标待孕和用药具人员进行了跟踪随访服务;向育龄姐妹实行了生殖健康知识的传递服务。这个村的应检测人数多达360人以上,而且居住分散。面对这些困难,王绍环从来没有打过怵。每次查体透环,她都和另一名中心户长齐心合力、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
带头致富是她的心愿。王绍环积极带领育龄姐妹寻找致富途径。去年她带头养起了300只家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她又将自家繁殖的种兔无偿送给周边生活困难的育龄姐妹,使她们的生活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靳福良
美发中心惠及二百贫困女孩
抚顺一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育龄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办好校《女工报》,每月一期,宣传女职工的好人好事,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女职工参与“预防艾滋病”竞赛答题,增强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踢毽、扑克比赛等;学校对新婚、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独生子女上大学等,除政策兑现外,另外给予奖励,计生办真正办成了育龄职工之家。
高二年级一名女学生不幸患白血病,因母亲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无钱医治。校计生办、计生协知道这种情况后,积极发起倡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学校书记、校长带头,大家踊跃捐款,总额达四万八千余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老师和同学经常到她家中走访,不但给她带去了关心和爱心,也给她带去了生活的信心。
抚顺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于该校的“宏志班”。在校计生办、计生协的积极倡导下,实施“爱心救助”工程,开展救助“贫困女孩”和“贫困母亲”活动。校长冯春和及部分教师与“贫困女孩”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全体教职员工为“特困生圆梦大学行”捐款,冯春和校长带头个人捐款5000元,帮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峥、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拯国、厦门大学的付振国等31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魏 兵陈 静
出生缺陷干预坚持经常性
凌源市佛爷洞乡坚持把出生缺陷干预融入到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中,前不久由乡政府出面组织各村计生干部、中心户长、新婚、符合政策批准二胎及鉴定上病残儿未生育的育龄妇女等三百多人参加的“为国为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大讲堂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优生优育、优孕、优教,使用福施福、斯利安等科学知识、咨询指导。
为了使这次活动更有感染力,特意邀请了五位病残儿的母亲,讲述生育病残儿的原因及给家庭带来的精神上和经济上的痛苦。他们说,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生好娃,不要像我们因不懂科学,生养了病残孩子,吃尽了苦头。实实在在的例子,给在座的每位育龄群众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这次“为国为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大讲堂活动,使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都终生难忘。
姜素华
小潘雪上学了
前不久,小潘雪高兴地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校园。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她的心里充满了对街道、社区计生人员的感激之情。
小潘雪是非婚生女,原籍在黑龙江。后来,母亲到大连市旅顺口区来打工,并与养父结婚,生育一个儿子。眼看小潘雪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可是户口问题却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把小潘雪挡在了校门外。
登峰街道元宝社区计生专干于美蓉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个情况,迅速向街道计生办和社区班子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街道计生办和社区领导立即安排专人与教育局、公安局、计生局、登峰小学等多个部门协调解决此事。由于小潘雪的情况属个例,带有很强的政策性,相关部门多次开会协调、沟通、协商,终于为小潘雪办理了入学手续,街道计生办给小潘雪送去了新书包。
吴浪丛晶
计划生育服务进校园
抚顺一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育龄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办好校《女工报》,每月一期,宣传女职工的好人好事,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女职工参与“预防艾滋病”竞赛答题,增强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踢毽、扑克比赛等;学校对新婚、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独生子女上大学等,除政策兑现外,另外给予奖励,计生办真正办成了育龄职工之家。
高二年级一名女学生不幸患白血病,因母亲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无钱医治。校计生办、计生协知道这种情况后,积极发起倡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学校书记、校长带头,大家踊跃捐款,总额达四万八千余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老师和同学经常到她家中走访,不但给她带去了关心和爱心,也给她带去了生活的信心。
抚顺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于该校的“宏志班”。在校计生办、计生协的积极倡导下,实施“爱心救助”工程,开展救助“贫困女孩”和“贫困母亲”活动。校长冯春和及部分教师与“贫困女孩”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全体教职员工为“特困生圆梦大学行”捐款,冯春和校长带头个人捐款5000元,帮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峥、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拯国、厦门大学的付振国等31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魏 兵陈 静
三燕古都旋律美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人口计生委在各乡(镇)街广泛征集计生歌曲,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聚三燕古都文人墨客于一堂,倾心打造了11首词隽文咏、旋律优美的人口计生歌曲。这些歌曲风格多样,把计生国策宣传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文化之中,与人们的休闲娱乐相结合,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手法给人以知识和启迪,走出了一条基层生育文化建设“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新路子。并于近日通过原创歌曲演唱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基本精神将插上歌曲的翅膀,飞入城市乡村,山路街巷,飞入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
宋 瑞
村规民约利计生
位于龙岗山脚下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钓鱼台村是一个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小山村,从一九八四年开始,这个村制定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让计划生育户得到利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凡是计划生育户享受村集体企业、山林资源利润分红,二十年来总计为群众分红人均3,000元。
二、计划生育户的子女就读初中以上学校,村里给报销学费,并报销一部分每天上学的车费。参军的独生子女奖励500元;考上大学的独生子女奖励1000元。
三、鼓励晚婚晚育,对达到晚婚年龄的年青夫妇,村领导班子新婚喜庆祝贺上门奖励每对300元;对晚育并且只要一个小孩的育龄妇女在生育时奖励300元。
四、为计划生育户安装有线电视,购买液化气罐,并定时出车给村民到县里换气。
五、资金、物质的扶持向计划生育户倾斜。村领导班子帮助组织贷款达100多万元,扶持计划生育户发展养殖、种植业,以中心户为载体,发展商品经济,制定奖励政策。目前,全村发展的产业项目有木耳、地菇、棚菇、林下参、林蛙、山野菜归圃等。同时,村计生协会会员在养猪、养鸡、养牛项目上也迅速壮大,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任树林赵新宇
计生协会暖万家
提起抚顺市望花区朴屯街道计生协会,辖区内的育龄群众都知道。之所以有这样的知名度,是多年来为群众服务换来的。丹北社区育龄妇女王桂秋,今年38岁,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计生协会知道情况后,经过多次介绍工作,最终找到市中心的一家瓜籽店,每月700元工资,她非常满意;油三社区育龄妇女徐凤云,离异,儿子上高中,老母亲80岁,家庭生活困难,计生协会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她安排了在社区当清扫员和当保姆的工作,使她既能照顾家人,又有了一份收入;天成社区育龄妇女赵惠,丈夫残疾,孩子上大学,生活相当困难,计生协会及时与民政部门联系为其办理了低保,又在她家附近的一家蛋糕店为她联系了一份打工的活,使她十分感动;红星社区贫困女孩瞿娇今年15岁,父母双下岗,体弱多病,生活艰难,计生协会了解情况后,与市人大代表永泰运输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孝良联系结对子,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助,使瞿娇更加刻苦学习,每年都能取得年级的前三名。
几年来,朴屯街道计生协会为辖区内群众排忧解难,办的实事、好事数也数不清,这是其中的几个缩影。正因如此,社区居民都说计生协会是群众的贴心人。
王俭
户长笤扫掉穷面貌
在凌海市西北山区的板石沟乡,出了一个靠扎苕帚专业致富的村屯——上锡匠沟屯。别看这里只有160户人家,却有120户从事扎笤帚的专业生产。这里的笤帚以美观耐用、价廉而闻名。村民们手里数着大把钞票的同时,都说是他们的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李文丽牵的好头啊!
李文丽今年38岁,1998年刚一接任户长工作,她就构思着两幅蓝图:一是如何完成好各项计生指标;二是如何使姐妹们都富裕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第二年冬,她与丈夫足不出屋,加工笤帚4000把,获利6000多元。她经过多方考察,得知生产笤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把这一信息及时传递给了本屯所有育龄妇女。她还手把手地教大家,把扎笤帚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购原料与销售也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李文丽帮助大家筹措资金3万多元,并亲自跑村屯,帮助购料,联系批发销售。在李文丽的引导带动下,扎笤帚的户越来越多,如今已有138名育龄妇女从事这一专项生产。仅此一项,整个屯子每年户均收入增加7000元。过去贫困屯的面貌一扫而光,再也不复返啦。
张景华肖忠喜
长话短说
在日前召开的抚顺市第21届社会科学表彰大会上,抚顺市人口学会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人口学研究成果显著,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同时,市人口学会还有6项人口学研究成果受到表彰,1名工作人员被评为全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
艾 哲
抚顺县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到2006年底全县兑现率达到100%。
牛连第
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开展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活动,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
白虹
康平县组织编写了《计划生育诗词*格言*标语集锦》和《计划生育文化楹联作品选萃》两本小册子,其内容涵盖了古诗、古词、新诗、四字经、格言、楹联、名人名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下发基层后深受欢迎。
陈贵刘丰
庄河市结合实际,在规范乡、村人口学校和屯级中心户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建起村级人口文化大院134个,人口文化大院定期开展活动,融宣传、学习、服务、娱乐为一体,使群众学有场所、乐有去处,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刘英兰
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政府和计生协先后成立了7支“幸福山区”宣传队,赢得了农民的青睐。两年多来,“幸福山区”宣传队在全镇演出20多场,担当起送先进文化、送政策理论、送时事政治、送科学技术到农村的责任。
隋礼霞
图片新闻

2007年的第一天早晨,铁西区兴工街道九委社区居民在本楼道一楼的入口处看到了计划生育楼道协管员公示板。上面协管员的照片、咨询电话和每周的计生知识提示为育龄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迎得了该地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图为育龄群众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公示板。寇春妮王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