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家庭ADL训练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家庭ADL训练。方法 内容包括床上移动及翻身起坐训练、坐位平衡、上肢功能的训练、吞咽相关肌群训练、站立与坐位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结果 训练3个月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2.4与出院时(2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可独立进食、洗脸、刷牙、穿衣、控制大小便,短程平地行走。结论 提示,加强脑卒中及其术后患者家属的康复教育与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出血;ADL训练;家庭康复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59-02
  脑出血及其术后患者,大多数均可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护理人员不足等方面的因素,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为了使患者恢复期能保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进一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出院后继续给予家庭康复训练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7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夜间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呈嗜睡状,血压210/106mmhg,头颅CT提示,颅内出血,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引流术,出血量﹥80ml,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止血,降颅压及抗感染等治疗。患者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可接受动作性指令。在家属的协助下完成进食、穿衣及室内短程平地行走。部分控制大小便等行为。出院以后家庭ADL训练持续3个月后,患者可独立进食、洗脸、刷牙、控制大小便、短程平地行走,Barthe指数为62.4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家庭ADL训练方法指导
  2.1 家庭ADL训练方法指导 患者除了服药外,康复治疗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简易的康复训练与ADL训练。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评定结果,让其家属认识到协助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训练时应有专人参与,手法正确。在指导康复训练过程中,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手势,示范动作,是家属易于掌握。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维持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坐、站位平衡训练),体位移动和步态训练(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训练),吞咽及语言功能的训练,心理状态的調整等。
  2.2 家庭ADL训练的具体方法
  2.2.1 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 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逐步抬高床头,从30o-45o开始,逐渐到60o、90o。在此基础上训练坐起。协助患者坐起时,让患者仰卧在床上移动,使患侧靠近床沿,并使患侧下肢置于床沿外,膝关节屈曲(小腿下垂);患者将健手伸到患侧,并推床而起,训练者一手放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放在患者髋部,同时用力,协助患者坐起。帮助患者躺下时,先选择好坐点(恰好卧位时头与枕头对位),使身体尽量向床中央,然后侧卧,最后协助患者调整身体,达到舒适休息卧位。
  2.2.2 上肢功能的训练,按肩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依次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有助力下的前屈与后伸,内收与外展,内旋与外旋运动。活动时注意手上的感觉(有无助抗,助抗部位及程度)和患者对活动的反应(有无疼痛不适),及时调整活动速度与范围,仰卧位支持患者患侧上肢于前屈90°,让其抬肩带使手随训练者的手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并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对侧耳垂,对侧肩部等。坐起是帮助患者肩向后伸,肘伸直,肩外旋外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向前向后和拇指外展,旋转等运动。其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避免粗暴动作,造成软组织损伤(尤其肩部)。手部活动时,以向心方向用力推挤手背侧,掌骨间隙,并做骨间肌的牵伸活动。缓慢而用力地挤捏手指关节两侧,让患者在助力下做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和指间关节的屈曲与伸展活动,手指的开合活动以及拇指对掌与对指的活动等。
  2.2.3 吞咽功能的训练 坐位是吞咽最有效的姿势,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达最大气道保护。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40°-50°,保持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选择食物形态时以糜烂,糊状食物为主,不易误吸,液体食物最易误吸,鼓励患者做鼓腮、叩齿、空吞咽等活动,以加强口唇颜面部肌肉的训练,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2.2.4 坐位平衡训练 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患者坐位,训练者坐在其患侧,一手放在患者腋下,另一手放在健侧腰部,将患者身体重心拉向训练者,训练者一手抵住患者腰部,另一手压住患者肩部,嘱患者将身体重心尽量向健侧,患者叉握双手,弯腰并用手触足趾。
  2.2.5 从坐位到站位的训练 在患肢有一定的负重能力后即可开始从坐位到站的训练,训练的重点是重心的转移。具体方法是;治疗师在患者对面,双膝抵住患者的患膝,让患者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缓缓站起,并提醒患者患侧负重,抬头看前方。
  2.2.6 步行训练 一般患者达自动平衡后,患腿负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有屈髋屈膝的力量后可以开始步行;做好步行前的准备,首先扶持其立位双足平衡训练,然后先健侧负重,使患侧腿做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再使患侧负重,健腿向前后移动(控制好患者身体平衡,以免发生意外);即一人在患者身后稳定其双臂,一人将患肢膝关节,一踝关节扶持同时给予一定口令开始健侧向前迈步,再引导并协助患侧腿抬起向前迈出,如此反复。训练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对线并找出问题,改善其行走姿势(重点纠正画圈步态)迈步达到搀扶行走,最后形式自主活动。
  3 小 结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70%-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残疾。出院指导及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其目的是让患者家属利用现有家庭设施进行简单康复训练,患者通过反复多次的翻身、坐起、站位、步行等训练,输入正常运动模式信息,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技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动能力。笔者采用Barther指数评分,对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及其术后患者,给予及时正确地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误用综合症和废用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妙萍,朱美玉.家庭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7):3-4.
  [2] 张景莉,朱秀英,常泳霞,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J].中国康复杂志,2004,19(6):377-378.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门诊;分诊;工作;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7-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将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在医院里,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业务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ICU非计划拔管的应对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转入ICU的21例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的紧急应对和护理措施,作为护理组,在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从我院的档案中选出21例与上述患者相同情况的患者病历,这些患者均没有接受过非计划拔管的紧急应对和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随后记录下这些病历的患者在出现非计划把关后的恢复情况,并与之前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心得。方法 对487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严密隔离,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做好消毒,健康教育。448人采用了静脉留置针。结果 除3例转往上级医院患者外,其余484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手足口病早发现,早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可预防。  [关键词] 护理学;手足口病;医护;防治/经验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
期刊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9-01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也越来越多被重视,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成功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护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约束护理告知书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8例脑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方式进行约束护理,对照组患者未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对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情况、患者家属护理满意情况进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明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以及便秘问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腹胀及便秘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肠鸣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心得。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脑梗塞患者34例进行讨论研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并发症采取预防措施并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此组患者其中无死亡病例,全身瘫痪者12例,部分肢体功能障碍(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20例,痊愈出院的患者4例。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快,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因此门诊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应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  [关键词] 门诊患者;输液;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42 文章编号:1004-7484(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住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進行相应的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护理临床疗效和术后镇痛药物、PCA泵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
期刊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病人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53-02  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是提高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及表情等将自己的知识、观点及意见表达给患者,并收集患者的信息反馈[1]。在医院里接触患者时间最长、次数最频繁、交流最广泛的是护士,利用这种优势去接纳患者能使其摆脱负面情绪,增强战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