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学物理课上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并且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农村学校学生信息闭塞,视野不够开阔,我希望能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烘托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是每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利用多媒体支持强大动画和声音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清晰愉悦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直观,增强实验效果
  物理只要是以实验为主,我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同学看的清晰明了。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对物理教学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
  三、变静为动,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帮助他们顺利地认识和理解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四、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
  在传统物理教学,由于教材提供材料有限,黑板大小有限,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一节课只能讲有限的几个知识点。无法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而且加大了课堂信息的输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尤其在复习课教学中更显示出其优点,将复习的内容按照知识点间的联系组织起来并配上一些典型例题,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播放,既节省了时间也能将前后知识串联到一起并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节省的时间可以讲更多相关知识并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至于使复习课上得枯燥无味。
  五、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尽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仍存在相当多的地方,或内容抽象深奥或演变过程十分漫长,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或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实际的教学带来许多不便。而多媒体恰好可以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揭开物理现象的奥秘,概括出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进而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六、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定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在物理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直观性,真实性是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的。在实验室能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的真实感受。多媒体模拟试验虽然逼真,但毕竟不是学生亲手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该以真实实验为主,模拟实验为辅。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不能亲手做的再考虑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一定不能盲目追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认清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本质。
  总之,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避免其劣势,选择合适时机使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与方便快捷的工具。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重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知识的建立过程,重视保护学生探究兴趣,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明确教学要求,有的放矢,注重三维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物理实验,加深感悟,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成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
2016年5月2日,国家网信办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一周后,调查结论和对百度的整改要求发布。由“魏则西事件”引发的百度需要负什么责任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百度推广”是否属于广告,链接虚假广告百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是针对百度的质疑最核心的问题。此外,百度的垄断地位被认为是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对此,本刊专访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竞争与反垄断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士廪。  调查组认定
人类对超大跨度的建筑的追求似乎是永无止境的。本文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建筑设计来展示我对桥式建筑的理解和运用。将建桥的技术运用到超大空间建筑中来,以满足人类对大空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