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集体力量,发挥班级管理中的“森林效应”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qlfa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集体既是学生生活、学习、道德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健全发展学生人格的舞台。而良好班集体的构建,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光靠教师或学生个体很难奏效。本文通过从两方面来运用集体力量,浅谈在班集体经营中发挥“森林效应”。
   关键词:集体力量;班级管理;“森林效应”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长得有些低矮甚至畸型;如果生长于森林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森林效应”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个人的成长是在集体中通过人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中成长的。集体的要求、活动、舆论、评价和成长素质等都对个人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会发现,班上总有一些后进生,老师们对他(她)倾注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苦口婆心的教育工作,有时候却收效甚微。“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教育个人。”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引起被教育者思想上的共鸣,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一、借助集体,教育个别
   在教育个别同学时,摈弃光靠教师或班主任的“单打独斗”,而是把被教育者放到集体大环境,借助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同学。也就是把“孤树”放到“大森林”,用“大森林”的环境来影响“孤树”,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里的小毛同學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平时显得不合群,个性较为孤僻。特别尴尬的是班上组织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分组,可是小毛同学到最后是“光杆司令”。看得出,小毛同学为此也很苦恼,笔者在适当的时机也有意无意的提醒她,但看来效果很不明显。在一次班会课上,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自然组,每组10人左右,每个学生根据需要做“糖弹”。在5分钟时间内,对班内同学尽可能多地赞美,把赞美之词写在纸上,做成“糖弹”,然后把“糖弹”抛给想要赞美的人,直到把手中的“糖弹”全部送完之后,才能打开自己收到的“糖弹”。活动结束后的晚上,小毛同学找笔者问作业情况,问完后没有离开的意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在笔者的鼓励下,她羞涩地说,在白天的课上很意外的收到了13张鼓励她的小纸条。在反思本上,小毛同学写到:“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是这个班可有可无的人,我的感受,谁也不会在乎。今天,第一次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让我明白在这个集体内我不是一个‘外人’,我感受到了这个春天的浓浓暖意。”经过这件事后,笔者能明显感觉到小毛同学和同学关系日益融洽。这次,举班级集体之力,客观上起到了教师单一教育很难奏效的效果。反思其原因,其实笔者只是借助了集体的力量,发挥了“森林效应”。
   二、提醒个体,教育集体
   在处理个别同学问题时,要注意着眼于整个集体,起到提醒个别同学,也教育整个集体的效果。既然树木在森林中能长得郁郁葱葱,明显好于孤立的环境,看来环境对个体树木生长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样,在我们师生共同经营的班集体中,其环境(舆论)对同学个体的身心发展,作用也是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善于利用典型事例,在教育同学个体的同时,也注意教育整个班级同学,从而优化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整体素质。
   记得去年的一次放学后,笔者刚准备下班回家,却接到了班上外语老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用听似平静的声音反映了件刚发生在班上的不愉快事情。原来在下午的英语辅导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读书,准备接下来的默写。在巡视中,老师忽然发现坐在后排的小A同学在低头画什么东西,等到老师快步走过去,小A同学迅速将纸收起,不管老师的再三要求,就是不肯将纸拿出来,一度僵持后,老师改变了策略,要求小A到教师办公室谈心,但效果并不好。于是笔者就抛出河南段惠民老师所举的一个例子:段老师所在学校在三月八日前夕和当地一家公司联合,组织学生给母亲写封信。细心的段老师在检查学生信封时,无意中看到一位学生写给母亲的信中充满了悲观厌世情绪,段老师通过窥看学生信件,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及时与家长联系,有针对性的疏导学生,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后来,笔者明显感觉到同学们对外语老师越来越认可了。就这样,我在帮助教育小A同学时,也提醒教育了班级中其他同学。
   通过上述典型事例,笔者也想告诉学生要学会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多一点对自己行为的审视,多一点对自己内心的反省。“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加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在教育个体时兼顾提高集体,激发集体成员的反思和自我教育,也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育人的途径之一。
   运用集体的力量,发挥集体的“森林效应”来教育管理学生,让他们在互动的集体中产生交互作用,互相监督、共同影响,促使学生个体自主地适应集体。同时,通过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带动整个集体的提高与发展,促进学生在集体中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为学生适应社会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走向社会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依托专业,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专业项目潜力,优化专业项目配置,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并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美国本科高校为研
桦川县是个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面对农业的新形势,我们深入到星火乡对他们几年来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星火乡通过整乡整村土
我国的石油产业目前基本上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完善了其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这种一体化活动并不是市场发展的结果,产业链形成的非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不舍理的产业链出
英语听力学习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可谓是举足轻重。听力测试成了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当与学生交流时,他们认为英语中考中最头疼的地方就是听力。当然,要想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满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答题方法,采用适当的答题策略。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听力命题特点及规律、常考话题、解题技巧、听力的答题方法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中考英语听力命题特点及规律  1.选材丰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想,调整人类活动行为,减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当前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制约了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基层地质勘查单位面对地质勘查人才紧缺的局面,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引进人才、教育培训、强化激励机制、考核
"城市高职与农村中职联合办学共同发展"是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是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区域职业教育品牌的重要基础。高职中职联合办学要坚持"三
建立了一个确定城市合适的出租车拥有量的模型。充分考虑客流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按客流量的大小将一天分为多个时段加以考虑。兼顾经营者(司机)和消费者(乘客)两者的满意度,在
南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而要发展好南阳的文化旅游,就要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入手,在对开发南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SWOT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开
针对实时交通拥堵信息的采集与发布问题,本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自主式交通信息系统模式,旨在实现交通拥堵信息的自主采集,快速传播,数据融合及动态更新;进而通过对交通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