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高兴入冥收,一字非工未肯休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文修改就不同往日了。通过比较,我探索出了一些令人深思和效仿的方法。有示范法、自我读改法、小组互批法、观察法、品读评语法等五种方法。这些方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是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结果。当然,有些方法还不够成熟,有待于完善,但只要我们不断去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关键词】 作文修改 方法 示范法 观察法 品读评语法 斟酌 修改符号
  过去的作文批改,一则耗时费力,二则收效甚微,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事。而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语文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把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作文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反馈慢。学生将自己的精心构思的作文交给教师,他多么希望立即知道老师对它的评价。而教师批改作文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希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二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传统批改法只是教师的批改,至多也只有一两次面改而已。这种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学生根本就不愿多看老师圈点的地方。所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已迫在眉睫。通过这几年的尝试,我有一些效果较为明显的方法以供参考。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的名篇都是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后才定稿的,以至于流传千古。如:贾岛“推敲”的典故,成了文章斟酌字词句的一段佳话。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多次修改后定稿的,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可见,一篇好文章一般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而现在的学生却很少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种原因:一是学生未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二是没有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匆匆下笔,而修改又不知从何改起。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
  一、示范法
  学生完全自改,要有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步,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符号;第二步,按照写作要求,教师示范批改,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我选出好、中、差各一篇作文,并打印出来,给学生每人一份。让学生通读后,引导学生先从大处着手:(1)研究体裁是否正确。让学生读后判断该文章是什么文体。(2)感觉立意是否积极或有新意。(3)选材是否典型。同样的材料,如果叙述的重点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4)记叙是否有条理。让学生读后感觉这篇作文条理清晰,有条不紊。(5)结构是否完整。一篇文章有头有尾,并且内容充实,这篇文章才结构完整。
  接着再引导学生从小处审视:(1)语言是否准确。看这句话或整篇文章语言是否连贯,是否有语病句等。(2)用词是否恰当。每一种意思都会有多种表达,这就要仔细斟酌词句了。(3)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让学生考虑这篇文章中标点是否正确。第三步:我把我写给这三篇文章评语分别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样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攻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为以后的自批和集体小组批改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自我读改法
  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吝惜”。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的通顺不,逻辑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处。”可见,用阅读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对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平时,我要求学生写完文章后,至少读三遍,一是默读,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分明;二是朗读,检查有无病句,段落之间衔接是否自然等;三是精读,检查有无错别字、添字、落字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三、小组互批法
  小组互批法是我们修改作文的主要方法。主要过程是:以四人为一组,小组内分工明确,共同讨论,共同发言,有记录员,有组长。修改作文的方法按“示范法”进行,当然不同的作文,还有一些具体要求。如本学期我们写的《三中校园》这篇说明文时提出写作要求:①内容、语言是否符合说明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否合理;②说明是否清楚、具体;③应运了多少说明方法,所用说明方法是否恰当等。
  在批改的过程中,记录员汇总本小组的作文中表现出的优缺点,错别字和病句。修改报告主要的内容有①作文题目;②批改小组人员;③本次作文的优缺点;④本次作文的优美语句或引用的名言、警句、典故。批改后在文后写上评语并评级,写上修改者的姓名。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负责,也便于老师和其它小组检查。
  学生互批,形式多样,可以是同桌互批,小组互批,平行班之间互批等等。教师抽查,肯定批得好的地方,指出批得不足之处。这样,学生既扩大了阅读面,又提高了分析能力,在提高中掌握了写作知识。
  四、观察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某篇作文修改后,有些生活中的细节引起学生的争论。比如一学生写《妈妈的手》一文中写到“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妈妈那双白嫩美丽的手抚着我的头,眼里露出慈爱的目光……”我就针对这情况,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观察每天劳作在田边地头中的妈妈的手是“白嫩”的吗?结果学生又一次认为自己错了。于是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对自己的作文作了修改和润饰,作文变得更生动了。
  五、品读评语法
  许多人认为,我的这种品读评语法不属作文修改。其实作文评语如果注入生命的活力,关注生命的成长,对于提升作文的导向品位、文化品位和育人品位,有很重要的意义。我经常把写给学生的评语打印成条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去品读或结合作文去品读,许多学生根据评语又写出了许多让人感动至深的日记来。品读评语,实际就是对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又一次检验。让学生在“品”中“悟”,在“悟”中“品”,不断对写作有一个更纵深的认识。
  总之,对于以上我的一些作文批改法我自认为还有一些欠缺,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有的学生不够认真,修改质量差;有的家长反对;有的老师反对。但我认为我只要坚持不断去努力改进,会被更多的人认可的!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动画故事。  2.在儿童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反思:“问题是探究的源头”,通过创设儿童热爱的现实的故事情境,旨在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诱发儿童生产问题意识,激发儿童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观察探究,主动建构  (一)引导观察,合作交流  1.本位观察:出示玩具恐龙,你们知道都
期刊
[摘 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区域性教育公平是可以做到的:确立统一的学生水平考核制度,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依据;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公平;实行骨干教师定期校际轮岗、流动的制度,实现师资水平公平;切实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权利公平。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薄弱学校 合并轮岗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普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5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亲临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中国教育学会赵闾先秘书长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分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先生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次年会还就办刊经验与困惑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完成了换届
期刊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艾里奥特认为:当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或具有一定天赋的课程时,他们的心智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于是,哈佛率先在学生学习上采用“选修课制”,在课程管理上采用“学分制”。由于哈佛实验的成功,这种模式相继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采用。此后,为了强调一切学术性科目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教育专家们呼吁:中学也应实行学分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率先在中等教育中使用这种模式。目前在高
期刊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一年前,浙江省大田中学引入国际通行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与模式,以顾客(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求转化为教育服务的质量要求为宗旨,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程序和体系,为实现学校德育管理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程序主要对学生德育服务
期刊
案例分析,由于其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幼教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反映存在着诸多困难,往往望而却步。笔者认为,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应着重做好“观察、记录、分析、调整”这四项工作。    一、观察:如何获取案例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园的活动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观察到(也没必要什么都观察)。这就要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活动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开展好科技活动,关键在于选题。课题一旦选定,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随之确定,同时,研究的成果和研究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认定。选题的好坏,关系到活动的质量,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  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实际情况的限制,如设备器材的缺乏,活动场所、书刊资料及经费的不足,科技氛围不浓、科技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等,在开展科技活动时,选题往往比
期刊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的配合,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1)对教学“创意”的创新。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导思想。教师要确定以培养
期刊
如果说主题是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躯体,假若没有血肉躯体,灵魂便无所依附。所以,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恰当有效的积累、甄选、表达素材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怎样积累材料,又如何选择和表达材料?我有以下几点愚见:  一、勤于积累  蒲松龄在传世名作《聊斋志异》的写作过程中,为了搜集创作素材,在他别号得名的柳泉边,搭了一个茶棚。来往的行人只要讲个故事,就可以免费喝一盏茶。由于搜集了丰
期刊
【摘 要】 中职学生面向的是社会,是工作。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切合这一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此,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口语训练,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确保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学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必须依照规律进行,才能达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根据中等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