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水兴波斑斓有味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慧慧老师执教的创意作文展示课“学写情节有波澜的故事”源于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点“学写故事”。教材中对此训练点的要求是:“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可以使人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活的图景。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觉得非看下去不可。从观课情况看,张老师把这节作文课定位为“学写情节有波澜的故事”,恰当,准确,写作指导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意。
  一、视频激趣,感受波澜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了解一些尺水兴波的方法。张老师没有直接解释什么叫“一波三折”,而是采用视频激趣的创意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课堂伊始,张老师精心选择并剪辑了一段小熊与狮子不幸相遇的惊险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验什么叫“波澜”:小熊遇到狮子后死里逃生的经过是波澜;狮子一路追赶小熊,妄图袭击小熊的经过是波澜;视频中时时出现的给小熊逃生造成障碍的湍急的河水、陡峭的山崖其实也是波澜。观看视频时,学生瞪大的眼睛、聚精会神的表情和紧紧握住的双手都显示出他们已经被视频情节所吸引,视频激趣的目的已经达成,教师的设计创意初显端倪。
  二、巧用表格,化繁为简
  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该游离于课文之外,而是要使它成为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努力从课文中挖掘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读写迁移中逐渐提升写作能力。也正因为教材中相关资源丰富,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让学生迷失,因此本节课中,张老师选择了课内外三则经典的一波三折的例子。
  她首先选取蒲松龄的《狼》,让学生在回忆故事情节时,感受“遇狼→惧狼→御狼”的一波三折。然后,她让学生找寻鲁迅《社戏》中的一波三折:想看社戏,却没有船→八叔的船回来了,大人却没有时间→小伙伴有时间,大人却又担心安全。最后,再巧妙自然地引出纪晓岚给八旬老太的祝寿词,让学生在欣赏创意祝寿词的过程中,领悟一波三折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张老师运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出一波三折的常见方法,化繁为简,让学生一目了然。(见下表)
  三、“头脑风暴”,碰撞思维
  许多时候,学生个体学习思维处于零散、模糊的状态。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头脑风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和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再碰撞,在比较和欣赏中激发兴趣,激活写作靈感。
  这堂课上,张老师灵活采用小组“头脑风暴”法,让学生的思维交流碰撞,使学生的创作灵感得以激发。她以“          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自行构思故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力争运用一波三折的手法使情节起波澜,最后在教室四周的白板上向全班展示小组“头脑风暴”的成果。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青蛙看海的故事》《上学的故事》《座位的故事》等颇有情致的故事一一“出炉”。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座位的故事》。它是学生交流、碰撞后诞生的佳作,既是真实的故事,又确实做到了一波三折,尺水之中有波澜:“高铁男”耍无赖→“高铁男”炫耀→“高铁男”道歉→“高铁男”被禁乘→小作者评论。
  如果说这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故事的叙写指导方面可以再精致一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波澜的设置会更加自然而动人,反之则容易给人以穿凿之感。
  此外,张老师虽然介绍了几种制造波澜的方法,但在如何制造波澜的细节指导方面还有待加强。例如,如果在《上学的故事》中提醒学生适当添加外貌、动作等细节方面的描写,文章就会更具真实性和趣味性。<F:\初中生\教科研\教科研 8月\尾标.tif>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现任教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5月6日至8日,来自江苏各地的500余名一线初中教师齐聚美丽的宜兴外国语学校,参加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5门学科,40节课,说课评课,对话研讨,活动现场智慧碰撞,精彩纷呈。我们分两期精选部分一等奖教师的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文章,以专题的形式再现精彩,敬请关注。  《壶口瀑布》属于游记类散文。
期刊
摘要  针对本地农村初中学校“点多线长”“写作教学和研究能力薄弱”的现状,通过深入梳理洪宗礼写作教育思想、教材比对、应用实践、评价建模和新知开源等方式,探索规范有效的写作教学实践路径,更好地促进统编本和苏教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体系的衔接与落实,提升乡村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实操能力和效能意识。  关键词  洪宗礼写作教育思想 农村初中 应用实践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和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
期刊
工作室由江蘇省语文特级教师张旋领衔,现有成员10名,主要来自徐州市睢宁县各初中学校。  工作室以提升初中学生阅读力为目的,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初中学生阅读力提升的评价策略研究”为平台,在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下,从“阅读”的四个维度即“语言力”“思维力”“审美力”“文化力”出发,将学生的阅读力训练和评价归结到“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做出评价”“反思运用”“
期刊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创办于1984年,坐落于姑苏古城西部,是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级中学。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55人,其中,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5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区学科带头人20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41人。历经34年的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正昂首阔步,锐意向前,坚持不懈地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一、思想鲜明,引领教学团队健康发
期刊
2019年5月,笔者有幸在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授了一节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课,以濒危动物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分析。  本节课,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体验(self-learning),互动体验(interaction),实践体验(practice)的模式,设计阅读圈(reading circle)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笔者在
期刊
基地名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初中英語学科课程基地由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谢建民老师领衔。课程基地的主要目标是带好一支初中英语青年教师队伍,积极搭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引领课程基地的成员提高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与自我完善,并辐射周边区域英语教学,促进全市初中英语课程的建设发展,使课程基地成为无锡市初中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平台、示范的基地和优
期刊
摘要  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教与学,从整体、建构和发展的角度,能让学生更好地构筑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和寻觅系统思想,更好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系统思维 教学实践策略  新课标中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论述是这样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微型片段式的结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教
期刊
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多种,阅读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阅读力是指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以语言力、思维力、审美力等为主的学习力。阅读力是初中生诸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阅读力是评价学习力的主要依据,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然而,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阅读力问题是触目惊心的,例如:阅读视野不够开阔,读物选择不够经典,阅读方向不够明确,阅读兴趣不够
期刊
摘要  以沪教版8A Unit7 Reading:Memory Corner为例,从立足文本、汲取文化知识,联系语篇、理解文化内涵,开拓思维、体验文化差异,辩证思考、形成文化立场四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识记词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词汇 跨文化意识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语作为全世界最广
期刊
核心素养是适用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关键能力中的思维能力则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思维是一种有依据的思考,是建立在事实和现有数据基础上的思考;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理清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本文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中Gulliver in Liliput这篇小说体语篇为例,从内容、人物、主旨三个方面探究培养初中生思维品质的方法。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