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基因组学的相关知识和系列研究方法显示出较强的交叉学科张力,其与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即是认知/行为基因组学。在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背景下,自2005年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九项有关创造力基因组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多巴胺、5-羟色胺递质系统中的有关基因,与精神疾病高度相关的基因neuregulin 1的多态性和精氨酸后叶加压素受体多态(AVPR1A)等与被试的一般创造力和舞蹈、音乐创造力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创造力基因组学可能是解开人类创造力起源之谜的新机会。本文综述和评论了这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创造力;基因;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系统
一、引言
意识的起源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创造力的产生及表达机制更是谜中之谜。为了解开谜题,各国创造力的研究者如高尔顿(F.Galton)、弗洛伊德(S. Freud)、维特海默(M.Wertheimer)(维特海默,1987)、Campbell(1960)和Simonton(2012)等都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事实上,每一次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带来了人们对创造力的深入理解。最近,有研究者把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创造力的研究之中,使人们看到了理解创造力遗传基础的更多曙光,这个方向可以定义为创造力基因组学(Creativity Genomics),也就是通过创造力心理学和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的基因基础。根据查阅到的文献,以色列和法国的Bachner-Melman等人的研究(2005)是该领域的首项研究,关注的是舞蹈创造力的基因基础,而德国学者Reuter等人的研究(Reuter,Roth,Holve,
关键词:创造力;基因;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系统
一、引言
意识的起源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创造力的产生及表达机制更是谜中之谜。为了解开谜题,各国创造力的研究者如高尔顿(F.Galton)、弗洛伊德(S. Freud)、维特海默(M.Wertheimer)(维特海默,1987)、Campbell(1960)和Simonton(2012)等都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事实上,每一次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带来了人们对创造力的深入理解。最近,有研究者把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创造力的研究之中,使人们看到了理解创造力遗传基础的更多曙光,这个方向可以定义为创造力基因组学(Creativity Genomics),也就是通过创造力心理学和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的基因基础。根据查阅到的文献,以色列和法国的Bachner-Melman等人的研究(2005)是该领域的首项研究,关注的是舞蹈创造力的基因基础,而德国学者Reuter等人的研究(Reuter,Roth,Ho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