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孙勇:交强险新方案仍隐藏百亿“节余”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4日14时30分,北京会议中心。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8名代表、22名听证代表以及15名旁听代表,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调整方案”(下称“交强险新方案”)举行听证会。
  虽然被称为“一次迟到的听证会”,但它仍然代表了诸多积极的意义:它是我国金融领域的第一个听证会,其“降费率、增保额”的主旨也打破了“逢听证就涨价”的怪圈,得到大部分民众的认同。
  “从形式上,我们感到有一点欣慰,给了我们说话的机会,让我们把心声表达出来。”12月14日晚,代表车主参加听证会的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去年的交强险行政许可审批通过,没有经过听证会,在程序上有重大瑕疵。我的授權车主们又是行政复议,又是行政诉讼,争取的就是听证权。从保监会此次举行听证会来看,是顺应民意的作为,也是朝着依法行政方向重要的迈进。”
  或许正是因为“迟到”,此次听证会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而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并没有随听证会的结束而平息。
  
  听证会激辩6小时
  
  尽管发言时间被限定在5分钟之内,尽管很多听证代表囿于专业知识,有时弄不清晦涩的专业术语,如一位来自山西的代表在发言时,把保额和保费问题弄混了,但这些并未影响听证会的“热度”,原定2个小时的听证会,最后持续了近6个小时。
  会上,代表们就交强险是否还存在“暴利”嫌疑、交强险费率还有多大调整空间、救助基金应如何提取等热点问题展开激辩,其中,推迟了近5个月才公布的交强险财务报告成为代表质疑的最大焦点。
  根据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出具的交强险专题财务汇总报告,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全国交强险业务承保各类机动车5755万辆,交强险业务保费收入507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已经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为227亿元,尚未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为280亿元。交强险赔款支出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141亿元,投资收益14亿元。按国内会计准则核算,交强险首年出现账面亏损39亿元,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单取得成本都在当期摊销。但按国际会计准则核算则有小幅盈利。
  多数代表认为,交强险首年“39亿元”的亏损账来自各家保险公司的“专题财务报告汇总”(即是对各保险公司审计报告数据的汇总,而审计报告是各保险公司单方委托的结果),相关信息披露不够详尽,尤其是交强险经营费用偏高不够透明。
  听证代表李广江的代理人、华夏天海会计师事务所陈胜华表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探讨。“比如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是零。按照保监会的要求,交强险的投资收益率不应该低于其它的收益率,我不知道为什么是零,至少也应该有银行的存款利息吧。” 陈胜华还指出,专属费用中,职工工资福利费用6.32多亿,到底是多少职工?什么工资结构?共同费用的工资有23亿之多,到底分摊到多少职工?专属费用和共同费用中大额的其它费用到底是什么,都没有披露。
  据刘家辉介绍,还有一位公众代表提出,有一位保险公司的老总年薪是1338万,不知道他的工资有多少是分摊在交强险的人力成本里面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与理论研究处副主任陈剑认为:“财务汇总报告是各大保险公司单方委托审计,再进行汇总的结果,在程序上存在缺憾。应该是双方委托。也就是说,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
  对于听证代表的疑问,保险行业协会代表邢环表示,目前所有公司的报表都已经满足了会计准则对于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随着将来交强险财务信息披露的进一步细化,会让大家更满意。
  相较于姗姗来迟的交强险财务报告,交强险听证会的举行却“快”得让人有些手忙脚乱。据刘家辉回忆,她参加听证会的过程极富戏剧性。12月3日下午,一位媒体朋友告诉她,保监会在网上发布了召开听证会的消息。第二天,她便给保监会发件要求代表1055名车主参加听证会,但保监会电话回复,她获得的车主授权不符合参加要求。刘家辉随后提醒向她授权的车主及时报名。
  “刘律师让我们多多报名。”一位车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这次报名时间特别仓促,从12月3日开始,到12月6日12点就截止了。刘律师提醒后,我们马上就发电子文件报名。我是12月5日发的。”
  12月5日,刘家辉接到保监会的电话,告诉她一名交强险投保人中签的代表将参加听证会的权利委托给她。
  
  “听证会忽视了三个重要问题”
  
  热热闹闹的听证会,让交强险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但在一片或赞或弹的声浪中,率先质疑交强险存在“400亿暴利”,并自称对“交强险暴利集团”发起“三轮打击”的北京首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勇,却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虽然孙勇未能参加此次交强险听证会,但他还是“有话要说”。
  “我认为在此次听证会上,有三个重要的问题被忽视了。”12月18日,孙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第一,按照保险行业协会的调整方案,交强险仍会隐藏巨额‘节余’;第二,医疗费用责任限额应予提高;第三,交强险管理缺位,必须尽快完善监管制度。这三个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孙勇进一步解释称,关于第一个问题,按照保监会的说法,此次调整后费率平均会下降10%。第一年度的保费收入为507亿元,即使下降10%,每年的保费收入仍然会达到450亿元。按照目前的投保率估算,运营费用不会超过150亿元,保险赔付每年也不会超过200亿元,两项合计为350亿元。这样仍然会有约100亿的“节余”,违反了交强险“不盈利,不亏损”的设立原则。
  第二个问题,现在正常人做个全面体检还需上千元,如果医疗费用责任限额8000元,根本无法保证交通事故的救治。而国家实行交强险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治和赔偿。8000元的限额规定极不合理,必须尽快予以提高。
  对于第三个问题,孙勇说,他了解到有一个保险代理人曾私吞十余万元的交强险保险费。因此,如果及时制定完善的交强险管理制度,不仅可以避免这种蚕食鲸吞老百姓救命钱的事件,而且也不会出现投保率只有38%的情况。此外,他还批评说,如果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交强险的年度经营数据用一个月时间就能搞定,根本用不着推迟五个月。保险公司是否隐瞒“巨额节余”的争议也会真相大白。
  从率先抛出交强险存在“400亿暴利”说,到向法院起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孙勇已成为很多人眼中推动交强险改革的重要人物。现在交强险已推出“降费率,增保额”的新方案,但孙勇认为事情仍然没有结束。
  “鉴于我目前的身体和经济状况都进入底线,我将暂作两三个月的休整,而后再采取一定的措施。”孙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我说过,我最终的目的是掀开整个保险行业的黑幕,所以,除了继续对交强险制度予以深度关注之外,我正在酝酿发起整顿保险行业的风暴。我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这项重任。”
其他文献
我的职业是财务健康顾问,所以很多人在知道我的工作性质后,第一个问题通常是“给我们推荐两只股票”或是“你对大势怎么看?”
时光回溯至2000年底,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下称“江西中行”)犹如发生了一场地震:时任主要负责人突然不辞而别,留给江西中行的境况是账面亏损6.18亿元,贷款不良率高达54.8%,在中行系统中排名倒数第二,全行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甚至有人断言,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的红旗维持不了多久了。   而在时隔六年后的今天,该行现任行长方红光却气定神闲地坐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面前侃侃而
11月5日至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考察湖北省教育工作时透露,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意味着,继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之后,从明年起,全国城市
放开五年,国内保险业市场仍“洋不敌土”,外资保险公司总市场份额未超5%。不过,普华永道对24家外资保险公司高管调查显示,外资保险公司对大陆市场乐观看好。
米兰·昆德拉曾作为一名小说创作的实践者,在《小说的艺术》中大谈自己的小说史观,并屡次提及了"塞万提斯的遗产"一词。作为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正确理解"塞万提斯的遗产"的
越南胡志明市大街小巷上穿梭的400万辆摩托车虽然有点嘈杂,但足以显示这个国家的繁荣景象。这种交通工具对于工人的生产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渴望获得一辆摩托车是越
监管国有资本的目的在于保持国有资本的规范运作、提升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益、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国企资本运动的双重特性——一般资本共有的逐利性与国有资本特有的调控性,以及逐利性与调控性在目标要求上的差异性,注定了对国有资本的监管不能笼而统之或一刀切地采用市场化办法或行政性手段,而应根据国有资本的不同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调控性为主的国有资本监管: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    对于主要为了
10月28日,第二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年会在河北廊坊香河天下第一城”隆重开幕。100多个城市的市长和分管金融的副市长、50多位中外知名专家和学者、1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100多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财团和投资机构代表、400多家高科技企业的老总、5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中小企业的近千人代表,以及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财经媒体的领导和记者参加了开幕式。面对金融生态这一
激励和自律相结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张荣生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近十年来,学校坚持把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战略重点工程长抓不懈,在全校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
1月18日上午,卷入“农发行腐败串案”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副行长胡楚寿被北京市一中院判处无期徒刑。检方指控胡楚寿受贿的600余万元被法院全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