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高端新闻访谈目主持人的身份定位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一种传播身份承载着三个不同的传播定位。其合理的定位应是主持人对媒介、节目、被访者、受众的清晰认知,它建立在主持人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身份定位则成为节目有效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节目的风格定位与运行成败。
  关键词:高端新闻访谈 身份定位 节目主持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系列高端访谈节目《做客中央台》自2002年推出以来,一直是中央电台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形成了品牌。该栏目主要以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中副省(部)级以上官员、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为访谈对象,开办十年来,有近两百位时任地方和部委主要负责人走进节目与全国听众沟通交流,解读方针政策,畅谈施政方略。该节目已经成为两会期间政府与百姓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信息平台。
  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统计,与上年同时段日常节目相比,2011年《做客中央台》的收听率和市场份额环比均明显上涨,收听率环比上涨50%,市场份额环比上涨32.73%,收听表现十分抢眼。这充分表明,高端访谈节目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2012年,《做客中央台》节目首次在直播间设立“微博墙”,受访嘉宾第一时间可与受众互动沟通。据统计,《做客中央台》节目播出期间,共收到网友评论11940条,占中央电台两会报道新浪微博评论总数的35%。其中,直播间“微博墙”评论177520条,转发8625次。这些都强有力地说明,受众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很高。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2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的节目创作,在节目实践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高端新闻访谈节目有别于其他一般新闻访谈节目。其迥异之处在于受访嘉宾的特殊性——受访者均是某一领域或地区的高层决策者、政策法规的制订者,影响力不容小觑。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既体现嘉宾的个性特征,又凸显“对话”的本色;既突出政府的“以民为本”,又满足受众“探寻”的渴望?在笔者看来,主持人在节目中明晰而准确的身份定位至关重要。
  一、主持人要做好节目进程的引导者
  人物是访谈节目不变的核心,每期嘉宾虽在不同领域内“术业有专攻”,然而,主持人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展现每一个人物的施政方略、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访谈节目主持人很容易走入误区,对身份等同于或略低于自己的嘉宾,往往会带着审视和同情的感情色彩与其进行对话,而对高端嘉宾却往往容易怀着崇敬之情进行肤浅的提问。其中的原因正是由于主持人作为节目引导者的身份不清造成的。对于身份特殊的高端嘉宾,如何引领他们展开有效的对话是衡量整期节目可听性的关键。主持人在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中可以被比作“舵手”:内容的把握、节奏的掌控、话题的甄选、沟通的无碍、互动的通达,这些都是主持人引领作用中的核心元素。
  笔者认为,针对不同高端受访者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什么时候展示施政纲领?什么时候进行百姓提问?受众互动是穿插其中随时进行,还是安排在固定环节展示?真情互动展示嘉宾哪方面的性格魅力?这些都要因人而异。以节目主持实践为例,2012年《做客中央台》主持人针对每期嘉宾的不同身份、背景,梳理出当期节目的核心引导词,整期节目内容、节奏、话题都力求与其匹配。例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是第七次“做客中央台”,主持人用“亲切、温暖”作为引导词。第一个问题罗书记想从“江苏新现代征程”谈起,主持人引导时强调,现代化是个老辈人都熟悉的词汇,江苏此时重提这个词,有什么渊源吗?如此提问避免了问题的宏观性,罗书记随之接过问题,讲起了故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研究部《听评简报》这样形容这期节目的整体效果:“编排新颖,配乐精当,主持热情、自然,掌控恰到好处,既不喧宾夺主,又很好地串联全程,显得平稳有序。”再如: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接受访谈是在2012年春运结束前一天。直播团队及时梳理出当时最新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看出,今年春节,除了火车和飞机这两种方式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走高速公路,乘车、自驾回家。继而引出了本期访谈的主题——目前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0万公里。为了让听众对数字有更深刻的了解,主持人换算后告诉听众:10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一圈半。整个访谈过程紧紧围绕“民生”,深入浅出展开对话。李盛霖部长侃侃而谈,思路敏捷而通畅。整期节目紧凑生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持人要做好百姓的代言人
  百姓爱听的节目,说的一定是和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受众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的需求决定了主持人的身份定位必须考虑百姓的诉求。高端新闻访谈节目最忌讳天马行空、高谈阔论。如何让节目“接地气”,是主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问民生热点”、“寻百姓所想”是2012《做客中央台》主持人最花费心力设计的环节。如何当好百姓代言人?主持人既要针对受众欲知能力做相应调查了解,还要对应做出预判断和问题预案设计。十一届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来京参加两会期间,甘肃下起大雪,很多地区受灾,会宁县灾情严重。主持人接通当地受灾老乡电话,王书记由此进一步了解灾情,并现场办公。他急切询问老乡家里受灾的具体情况,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挂断电话后,王书记的第一句话是:“我心里很不放心。”主持人如果没有提前对甘肃情况作及时了解和判断,就无法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替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
  再如,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是第一次做客中央台。气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主持人从刚刚过去的寒冬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开场,请郑局长作为气象专家,给气候把把脉,说说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猜想。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聊起,低视角切入,开场就紧紧抓住了听众。随后又从百姓对天气预报的看法、建议和不解入手,层层追问,探求热点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预报是比较准的,准确率能有多高?”、“什么样的预报准确率相对比较低?”、“天气预报有没有可能更细些?”、“天气预报将来会发生哪些我们可能想不到,但是更实用的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凭空追问的,而是主持人和编辑提前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等进行大量问题征集调查中得到的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对受众欲知能力的了解,这种了解能更好地帮助主持人从百姓代言人的角度提出恰当的问题,拉近高端嘉宾与受众的距离。如果没有百姓代言人这层身份,高端访谈节目势必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也无法实现广播“三贴近”的诉求。   三、主持人要做好“忠于职守的媒体人”
  不论是节目的“引导者”身份,还是“百姓代言人”身份,我们都不能忘记主持人作为舆论监督者的身份定位。访谈只是节目的一种样态,寻根溯源,我们最终期望的是贴近新闻事实。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对新闻事件公正、客观的态度是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体现,这要通过主持人来实现。因此,主持人以媒体人身份的提问对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和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十一届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来访当天上午,2012年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新鲜出炉,跑赢了3.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扭转了长达两年的负利率状态。可以说,这是当天媒体炙手可热的信息。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开门见山,请马局长解读数据。此外,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今年2月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成,主持人及时转换话题,请马局长继续解读。这一访谈即刻凸显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访谈主持人的舆论监督与信息解读的传播定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期节目访谈的主题是‘统计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什么关系’,显然这是个专业性比较强、比较枯燥的话题。但是由于准备充分,无论是嘉宾的介绍还是主持人的提问,都浅显易懂,吸引听众继续收听下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听评简报》)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的做客主题是质量强国、质量立省。主持人由“无处不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最终谈到本期节目主旨——国务院新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并请嘉宾深入解读纲要内涵及其对未来生活的指导意义。在这期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有效地发挥了探究新闻真相的媒介功能,话题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地接近了新闻主题,最终实现了节目的传播主旨。
  作为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一种传播身份同时承载着三个不同的传播定位。合理的定位是主持人对媒介、对节目、对被访者、对受众的清晰认知,以及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高端新闻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节目嘉宾的特殊性,主持人要善于在节目中营造深入交流的氛围,消除受访人物的心理隔阂,把高端嘉宾的语汇解读成听众百姓听得懂、爱听的“家常话”;二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既要善于倾听,又要适时探询,从而充分展示嘉宾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三是主持人在进直播间前要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被访嘉宾的身份性信息以及百姓的关注焦点等。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端嘉宾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展开丰富阅历、打开内心世界、详尽解读新闻,最终实现对听众心灵的撞击、震撼和感动。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本文编辑:莫玉玲)
其他文献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钟,坐落在人民北路686号五层的广东电台直播间,主持人周郁和黄晞伴着“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音乐和呼号,开始了播音。当时,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天对中国广播的意义:中国内地第一家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了!中国内地第一个板块节目模式电台诞生了!  这是一个用全新的方式广播的频率,她一改录播节目的方式,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
期刊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部分省市电台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近百人,参加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与会代表以“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为主题,围绕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广播的主体地位,积极融合新媒体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
期刊
编者按:2012年中国广播联盟新闻协作年会4月9日在杭州召开,“倾听浙江”——中国广播联盟全国百家电台大型采访活动同时启动。来自中央电台、浙江广播等全国近70家电台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广播联盟理事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重要途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已成为全国新闻
期刊
摘 要:2011年以来,电台媒体在微博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账号数和粉丝数持续快速增长。到2012年3月25日,已经有交通、新闻、音乐和体育等8个类型的广播频率开设了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媒体利用好微博的途径主要有:把握发博时间、关注时事和焦点、利用活动吸引粉丝、通过互动提升人气等。  关键词:微博 粉丝 运营 微电台  一、电台账号发展及粉丝分布  我们现在看到的微博粉丝重点分布是在北京
期刊
摘 要:江苏交通广播网《嘀嘀叭叭早上好》节目历经十年发展,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交通广播娱乐服务类节目的标杆之一。高收听率、高广告吸纳率、高品牌影响力使之广受业界关注。本文试从市场定位、语言特色、节目创新、推广策略以及广告营销等方面解析该节目成就品牌的必然性。  关键词:《嘀嘀叭叭早上好》 江苏交通广播网 品牌节目  这是一档广受欢迎的广播节目:CSM(央视-索福瑞)收听率调查显示,它长期
期刊
满眼花香醉岭南的四月,雨雾中,走在广东佛山的街上,轻轻的闭上眼,我们感受到了风的柔、雨的润,尽情地用心去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最喜欢这里的木棉,每年的此季,绚丽的火红渲染着佛山的街道,片片中国红在微风中舞动,散发着清香……  如木棉红火的还有佛山广播,无论你乘上这里的哪一辆的士,车内总飘散出佛山广播的声音,或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或句句拖着尾音的当地方言。这里的广播火到什么程度?用当地人形容就是“做什么事情
期刊
摘 要: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DJ(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关键词:自媒体 微博 新时代  2005年雅虎如日中天,到了2012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举案说法的方式,提出媒体日常报道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着重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阐述媒体报道中应如何善用特许权合理规避诉讼风险。  关键词:媒体报道 名誉权 合法来源 特许权  一、基本情况  原告郑xx系北京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一案于2004年6月29日被大连市公安局逮捕。后因证据不足,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撤销了案件,并对郑xx给予国家赔偿。
期刊
一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客观世界。客观世界蕴涵着无数好新闻,只有走进基层、深入基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挖掘,才能真正了解大千世界,发现生活之美。要“独具慧眼”,以更加巧妙、更为丰富的视角,找到别人没想到的角度、挖掘别人没达到的深度;要“眼见为实”,视真实为生命,做到“不是亲眼所见的不报道、不到现场采访的不报道、不经审查核实的不报道”。  二是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人民的呼声。“走转改”要把听取人民群众的
期刊
近些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在造福社会的同时,网络也因其发言门槛低、传播效率高的特质,成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灾区”。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谣言在网上泛滥,给现实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冲击。打击网络谣言,净化舆论环境,不给谣言任何传播的阵地,已经成为一种坚定的社会共识。  互联网传播的基础是广大网民。不给谣言提供任何阵地,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是关键。不信谣,就是要不断增强在“虚拟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