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我的军训初体验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话题】军训体验 成长 适应校园生活
  作文君:大家还记得武亦姝吧?作为《中国诗词大会》最出名的年轻选手之一,今年高考她被清华大学录取!近日,作文君读到了武亦姝的军训总结,她以简单直接的言语写了自己在清华大学军训这段时间的所感所悟,作文君就赶紧分享给各位素粉啦!
  还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呢,先见了凌晨三點的北京。军训夜间拉练休息时,我心里这么想着。
  北京的河道和路一样直铺开很远,四平八稳。头顶的星星比上海多,和水一样安静。都说夏夜适合聊天,坐在背包上,我觉得北京也在悄声和我说话。
  适应北京并不容易,偶尔还是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湿润的天和回家时间。即使如此,我仍会明显地意识到,我将要在北京打开的,是很广阔的未来。
  军训作为这途中的第一课,会在未来的我的脑海里占据多大的分量现在无从知晓,但我在努力体验它,适应它,以免留下遗憾。我告诉自己不要觉得苦觉得累,一定要坚持,学会去享受。但后来我发现,当烈日当头,腿脚酸疼而不得片刻休息的时候,“享受”二字早就不知被遗忘到了哪个角落,倒是偶尔拂面的清风让人心怀感激。用不协调的肢体与军体拳“斗争”的时候更未想起“享受”二字,但在这天夜晚的东操场,听到少年的吉他与歌,胸中忽地涌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那时我开始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锻炼我感知后者的敏锐,一同激发起某种平日里未有的奇异可爱的情感。它们就这样发生,我盘着腿坐在操场上,看星星,等它来。


  写到这儿我忽然很兴奋,在最好的年纪和清华园有这样的一场相遇,在军训纪律的规定下,接连见证了它夏日的多个清晨和夜晚,也算是初次见面最相宜的方式。
  拉练走完18公里,我又兴奋地跑到宿舍楼下去看日出。未见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当时与现在都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真好。
  这会儿教官结的小草环叶子几乎已经干了,但我还舍不得扔。我又发现这广大的未来正慢慢溶解在身边的日常中,齐步正步的号令里,慢慢舒展开大学生活的五味,从一只小草环带来的惊喜开始。
  (摘自《中国国防报》)
  作文君点评:武亦姝的文章是怎么深深地打动人心呢?
  1.思乡情谊让人共鸣。“偶尔还是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湿润的天和回家时间”,这样的句子,能引起共鸣。
  2.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我将要在北京打开的,是很广阔的未来”,体现了她对未来发展也有着小小的迷茫,让很多刚结束高考的同学感同身受。
  3.足够的自律和自省能力。即便是被军训虐到很苦很累的时候,武亦姝仍旧提醒自己要坚持,学会去享受它、体验它、适应它,并最终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
  不知你又在自己的军训总结当中写下了什么呢?来作文君微信公众号“意林作文”(ID:zuowensucai)聊一聊吧!
其他文献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9月20日,金利来集团创始人、著名爱国企业家曾宪梓逝世,享年85岁。1934年,曾宪梓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少年辍学的他依靠国家资助念完了中学和大学。20世纪60年代,他两手空空来到香港,从白手起家到创立品牌金利来,成为“领带大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宪梓捐资助国的义举便不曾断绝,历年捐资逾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元。清华大学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9月,兰州大学“最牛旁听生”谢炎廷的事迹引发关注。据报道,出生11个月就被诊断为脑瘫的兰州籍小伙谢炎廷,在家人帮助下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并在兰大坚持旁听8年,“水平完全不低于正规学生”,成了兰大教授徐守军的“编外博士生”。9月17日,兰大授予谢炎廷“荣誉研究生”称号。如今,他正在兰大继续旁听博士课程。人生有梦不觉寒。谢炎廷说,他希望能像偶像霍金一样,“做出有价值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不错过白雪落在身上的瞬间/柴火燃烧的温暖/这些我们都要离开手机/亲身经历。”你以为这是发在《诗刊》上的句子?不。这首名为《不错过》,用词朴素又接地气的小诗,“发表”在高校食堂窗口。2019年9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食堂的师傅宋成宝红了。已过不惑之年、出自农家的他,曾是北漂,在北京期间,他常去西单、王府井的图书大厦看书。从2006年开始尝试写诗起,到目前为止,他写了上千首完整的诗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9月7日,第四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在北京公布。三大奖项中,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开设四年以来,王小云是首位女性得主,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首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王小云是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期刊
(《红楼梦》中)贾政是很被诟病的人物,一直被视为颟顸(mān hān)凶暴的封建家长。他为人刻板,看不惯一切风流倜傥的行为。他不喜欢宝玉,就因为宝玉和他不是一路人。他喜欢长子贾珠,以贾珠的端重做参照,宝玉的女孩子气他厌恶,贾环的粗俗他也受不了。贾珠是长子,又不幸早逝,他的父爱深厚一些,是人之常情。  贾母偏爱宝玉,因此对贾政常常很不客气,甚至明确表示厌烦。这不仅让贾政处在尴尬的境地,而且心里痛苦,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長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0世纪80年代,改编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城南旧事》轰动一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2019年9月14日,《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辞世,享年80岁。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在电影中注入了颇具中国意蕴的美学特质,将中国文学和诗词中的意象使用在电影创作中。他的电影《巴山夜雨》《城南旧事》被看作“中国诗电影”代表作。
期刊
改变命运  旦增欧珠虽先天不足,又生在偏远贫困地区,似乎命中注定要成为可怜之人,但他不认命,一直努力向上,从一家家庭旅馆做起,到珠峰脚下的第一家旅游手工艺品店,再到培训基地,不仅富了自己,更带动身边人和他一起改变命运。小个子旦增欧珠,就这样靠自己的双手,成了让人敬佩的致富带头人。  (特约教师 倪丽彬)  我叫旦增欧珠,是一名残疾人,个子矮矮的,所以村里人都会叫我“旦增咕咕”,意思就是小个子旦增。
期刊
【观点引路·好奇人生】栖身于闹市,寻一方郊区房间,沉浸于菌类世界以自娱自乐,从而打破城市禁锢实现突围,周晴烽,一位年轻的知识分子,拍摄了大量菌类视频和照片,拥有几十万粉丝,而她自己,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在浮华的当世找到了极致且持续的快乐。这足以证明:你若守住初心,清风自然拂来。  【适用话题】快乐 探索 好奇心 现实与梦想  (特约教师 张衍凯)  在28岁的周晴烽看来,城市很闷。  她住在离公司单
期刊
【适用话题】成长 理性 认知 阅读  胡适经常鼓励他的老朋友们写傳记文学,为历史留下材料;他去给年轻人演讲,也不断鼓励学生读传记。  因为读传记就是交朋友,能自大其身。  胡适大部分的书我都读了,各种演讲记录我都看过,我发现一个秘密:胡适讲来讲去都是那几个故事、论点。  他去跟中学生演讲,鼓励中学生读传记;跟大学生毕业演讲,也是鼓励大学生读传记。我看假如今天请胡适来知乎做演讲,他跟我一样,也是鼓励
期刊
【适用话题】亲情 感恩 报答 善良  我家在穷乡僻壤,那年秋天,爸爸上山采摘野生猕猴桃,让姐姐趁赶集日拿到街上叫卖。那天猕猴桃卖得很慢,急得姐姐不停地捋头发,傍晚时分,总算卖完了,我的肚子咕噜噜直叫。眼巴巴看着一家家饭店香气四溢的羊杂汤、牛肉汤、油条、烧饼,我直咽口水。  我饿。姐姐看着叫嚷的我,摸摸口袋,抿着嘴唇,下了很大的决心,给我买了一个烧饼,我迫不及待地啃了一口,刹那唇齿留香。我让姐姐也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