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在的癫痫生物标记物——高频振荡

来源 :癫痫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金标准,亦被用于判断癫痫的起始区(Seizure onset zone,SOZ)及指导手术的切除范围.传统的脑电图只记录和分析0.5~70 Hz频段之间的脑电活动,但在过去十几年,超过70 Hz以上的脑电活动——高频振荡(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s,HFOs)的临床意义越来越被重视.1989年Huang和White首先报道了在由卡地阿唑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的癫痫发作期,应用针状电极在大鼠头皮下记录到高频活动(100~800 Hz)[1].
其他文献
背景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FCD) 名词首次由 Taylor 等于 1971 年报道使用,如今被广泛用于诊断各种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癫痫脑组织病理,包括皮
期刊
1979年著名分子生物学家Crick曾表示:“神经科学领域存在的最大挑战就是需要一种可以调控一类细胞而使其他细胞功能不受影响的手段”.光基因神经调控技术是运用光遗传学和基
期刊
根据3个大豆品种6个播期的多次取样资料,以Logistic方程分析了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以对称“S”形曲线分析了单株荚重和单荚重的积累进程。大豆早熟品种单株生物产量积累,在出
在发达国家,脑血管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1]. 据报道通常在 2% ~ 10% 的卒中患者中出现癫痫发作[2,3]. 脑血管病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卒中后癫痫可明显体现
期刊
2016年1月9-10日,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办的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报告及交流大会暨首届两岸四地青年癫痫论坛在湘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