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态度与多元的诗评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闻一多对李商隐的评价经历了“指责—推崇—批评”的数次转变,闻一多态度的游移与其文化心态、艺术观念及诗歌批评标准的变化关系密切。早年闻一多怀抱儒家治世精神。重视艺术的实用功能,以人格批评法评价李商隐及其诗歌。留美后的闻一多对西方现代启蒙文化和唯美文化兴趣日增,倡导艺术至上,从唯美角度品评义山诗歌。后期闻一多的文化心态、艺术观念呈现多元化,对李商隐的认识渐趋理性成熟。由最初主观、非艺术的态度到后期客观、多元化的评价,不同时期的闻一多在李商隐评价上表现出多种面孔。晚年闻一多在李商隐评价上更为理性客观,他的诗评兼顾时代、人格、艺术、社会等多种元素,从而显现出时代性、人格化及多元化特色。
  关键词:闻一多;李商隐;诗评;转变;原因
  闻一多博古通今,不仅在现代诗学建设方面有杰出贡献,而且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也成就卓著,郭沫若因此曾说他“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而古代诗人研究是其古典文学研究中颇为重要的部分。闻一多诗学复杂多变,其对古代诗人的评价也往往前后不一,对晚唐李商隐的评价,便经历了“指责一推崇—批评”的数次转变。闻一多出身书香世家,其国文功底颇为深厚,幼时便从父熟读唐诗,清华期间更是计划用两年时间学完中国古诗,由此可知闻一多早年便已接触晚唐诗人李商隐。但闻一多对李商隐的评价首见于其1921年6月发表的《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在这篇诗学评论文章中,闻一多倡导新诗反对旧诗,要求做诗应“言之有物”,注重真的情感和自然想象,指责李商隐《对雪》诗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认为只有李商隐那样堕落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我想温飞卿、李义山这派人底思想根本已经受毒了,所以他所见所闻的无往而非‘章台舞絮,陌巷飞花’……这种诗家究竟是时代的畸形底产物”。闻一多对李商隐的鄙弃态度在短短一年后便发生变化,1922年6月赴美留学的闻一多给好友梁实秋写信告知他准备作《义山诗目提要》,可见闻一多对李商隐其人其诗很有兴趣。同年12月26日致梁实秋的信件中闻一多更表示自己的诗作颇受李商隐影响,“《忆菊》、《秋色》、《剑匣》具有最浓缛的作风。义山、济慈的影响都在这里”,“我想我们以美为艺术之核心者定不能不崇拜东方之义山,西方之济慈了”。很明显,闻一多此时对李商隐的推崇与其当时“纯诗”艺术的追求颇有关联。随着思考的深入及时代社会的变化,闻一多对李商隐的态度亦发生极大转变。在1944年9月发表的《诗与批评》中,闻一多为古代诗人们划分等级,其中忧国忧民的杜甫被他高度评价为一等诗人;而李商隐虽从杜甫而来,但“你只念杜甫,你不会中毒,你只念李义山就糟了,你会中毒的,所以李义山只是二等的诗人了”。闻一多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的态度如此游移。前后转变之大颇让人困惑,有学者甚至以闻一多性格的随性率意来解释其态度的复杂多变性。然而如果我们深入闻一多的文学、文化和心理世界,便会探究到闻一多态度的游移不仅与其文化心态的复杂多变性密切相关、其艺术主张及诗歌评价标准的不断变化也是决定其态度的重要条件。
  一、文化心态对闻一多诗评的制约
  人类学家克罗伯认为,“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艺术观及个体行为。于闻一多而言,其不同时期的文化心态制约着他对李商隐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与“五四”初期大多数知识分子表现出的否定传统、一切西化欧化的态度不同,早年闻一多在清华时期虽已开始接触西方自由平等的现代文化观念,并接受了基督教洗礼,但家庭、启蒙教育、民族尊严感和文化危机感等因素却影响着闻一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深深依恋。此时的他以东方“老憨”自居,提倡“振兴国学”,所写散文、文论大多是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思想上则以儒家人世精神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为主导。对西方基督教的信仰不过是闻一多品行修养及崇高人格建构的力量源泉。如《名誉谈》中闻一多认为“名”于世人极为重要,人生若白驹过隙,若要存念于世界,则惟“名”而已,而“名”亦被其视为第二生命。清华学校罢考事件中闻一多即便被留级处理,仍坚持良心和人格。闻一多颇为讲究正义,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忧患与责任意识。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参政意识,更没有参与任何政治行动。相比较而言,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文化意识、人格品性上则与闻一多差异较大。与闻一多坚守独立人格、不断完善自我,始终抱有爱国精神不同,李商隐的文化心态和道德取向颇为矛盾。一方面,他怀有强烈的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如李商隐写过大量关心民众疾苦、谴责朋党相争、揭露宦祸割据,有很强批评意识的政治诗和咏史诗。但李商隐的政治意识却与功名欲望紧密相关,《少将》中“一朝拔剑起,上马即如飞”一语即真实道出李商隐渴望功成名就的夙愿。另外,在李商隐仕途失意后,他也没有如闻一多般或埋头学术研究或直面血腥与罪恶,而是沉沦酒色、走马章台,在香艳绮丽的欢爱描写和深邈绵长的情感诉求中构筑迷离恍惚的爱情幻境。另一方面,他信仰道教,追求超俗高洁的君子人格。同时,他又因生活所迫写下大量阿谀奉承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干谒诗作,在道德行为上则背负“俱无特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的恶名。这也无怪乎要求“骨格”的闻一多斥责李商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一味沉溺于风花雪月纠缠于章台陌巷;他评价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诗词是“亏得你的歌讴——文章,/变作了‘倚门市’的私娼。/宇宙化的琵琶巷”。
  闻一多对李商隐厌弃的态度在1922年后有很大转变,这一变化与闻一多文化心态的改变息息相关。1922年8月闻一多离开清华到美国留学,对家乡的思念、对物质文明带来的异化以及因弱国子民所遭受的歧视等原因使他在心理上仍偏向于民族传统文化,但闻一多此时青睐的主要是中国“均齐”、“蕴藉”、“圆满”等性质的“美”文化,这一文化在律诗那里得到很好呈现,律诗因此被闻一多视为中国最纯粹的艺术代表。在眷恋中国“美”文化的同时,西方唯美主义文化思潮也对闻一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济慈以艺术纯美对抗黑暗现实,为艺术的美与真殉身的精神使他产生了强烈共鸣。闻一多试图在两者中寻找中西文化的融合点,他发现了李商隐,认为李商隐诗歌所表现出的含蓄、圆融、典雅的中国美,与济慈关于艺术纯形与纯美的主张颇有相同之处。对美文化的看重使闻一多将李商隐和济慈同时视为自己崇拜的对象。   与此同时,留美后的闻一多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启蒙文化与浪漫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自由反叛、浪漫张扬的个性特征,并开始对儒家传统文化表示质疑。如闻一多在1922年12月提及“诲淫之作”《蕙的风》时说到,“淫不是不可诲的,淫不是必待诲而后有的。作诗是作诗,没有诗而只有淫,自然是批评家所不许的”。很明显,此时的闻一多认为“淫”乃人之本性,可加以讴歌与抒写,但诗歌应有诗的本质。《诗经的性欲观》(1927)中,闻一多对儒家文化的虚伪矫饰更是不满,自然率真的朴野人性则成为他礼赞的对象,“讲《诗经》淫,并不是骂《诗经》……那些劳人思妇的情绪之粗犷,表现之赤!……他们想的,我们决不敢想。他们讲的,我们决不敢讲”。李商隐在闻一多眼里便也呈现出别样风采。从李商隐的情感经历来看,李商隐的数次爱恋曾被闻一多视为滥情,但1922年后的闻一多对李商隐的爱恋却不再排斥且极可能持赞美态度,我们可从闻一多对自身包办婚姻的不满及爱情的礼赞态度中窥其端倪。闻一多在1922年5月写给弟弟的信件中曾强烈表达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不满,“我一想起,我便为之切齿指发!我不肯结婚,逼迫我结婚……我将永远没有自由,永远没有生命!”而同年11月发表的《(冬夜)评论》中,闻一多更是视爱情为所有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地讲来,只有男女间恋爱底情感是最烈的情感。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在爱情之路上遗憾且悲怆的闻一多在遭遇情感经历一样坎坷伤痛的李商隐时便有了心意相通之感,而李商隐哀伤怅惘的爱情诗因其深沉缠绵、感情真挚丰富显露出纯净而高远的意味,这恰恰是闻一多所欣赏的爱情境界。“五四”初期的闻一多曾指斥李商隐为堕落的诗人,究其原因为李商隐流连于章台陌巷,喜欢描写香艳绮丽的欢情场面。闻一多的这种极端观点在1922年得以改观,他对李商隐的态度也随着文化心态的逐渐改变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西方开放自由的文化角度出发,李商隐之作在闻一多眼里开始显露出新的面貌,表现出自由反叛浪漫的气息:李商隐一反诗歌载道言志的功能而书写性爱、表现性心理,不仅是对传统诗歌规范的突破,更是对儒家文化禁锢人性的反叛,是李商隐个性张扬、人格浪漫的有力呈现。
  如果说早年闻一多因国学教育等原因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讴歌与赞美态度的话,留学美国后的闻一多则在文化救国的同时开始质疑传统。并试图借鉴西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后期闻一多在经过十多年勤奋认真的国学释读后对传统文化的实质有了深入了解,1943年11月他致信臧克家谓自己“比任何人还恨那故纸堆,正因恨它,更不能不弄个明白。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闻一多一改以往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观点,对传统文化的虚伪和丑陋予以犀利揭露与批判。他指责儒、道、墨的本质是偷儿、骗子和土匪。传统儒家的各种道德规范,只会让人作呕,而他先前欣赏的圆融均齐等“美”文化的根本——儒家的中庸之道同样被闻一多视为儒家帮凶的手段,“切莫误会。中庸绝不是公平。公平是从是非观念出发的,而中庸只是在厉害中打算盘。主奴之间还讲什么是非呢?”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闻一多试图发掘民族文化中的原始野性与强盛生命力,“我们该拿出人性中最后、最神圣的一张牌来,让我们那在人性的幽暗角落里伏蛰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闻一多要求人们充满火热般的生命强力,以此来对抗外敌入侵和强权压迫。在寻求民族强力的同时,闻一多对西方宗教文化中的创造进取、永不屈服的精神颇为欣赏,他将宗教精神、民族强力及“经世致用”思想联系起来,超越西方自我精神审视而扩展到为民族国家服务的基督教崇高牺牲精神。与此同时,马克思文化思想对闻一多的影响日益明显,自由和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成为闻一多奋斗的目标。闻一多此时的文化心态影响到他对前人的评价态度,永不屈服的宗教精神使闻一多倾向认同杜甫、屈原等充满骨气硬气的文人。与杜屈二人相比,李白、李商隐在国家纷乱、个体飘零之时却遁世人道、颓废消沉,一个恣意纵酒、一个流连章台,而李商隐因家世寒微、沉沦下僚在性格上更趋向多愁善感、谨慎软弱,如《无题》“八岁偷照镜”中李商隐以少女自况,“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夕阳楼》中李商隐感叹自己,“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李商隐性格的懦弱在其幕僚生涯与婚恋生活上反映明显,长期依人作幕的生存方式致使他一贯谨小慎微、隐忍内向,而懦弱个性又导致他婚恋的失意和无奈。他的人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他的诗歌也大多表现出缠绵感伤、失落孤寂等情感特征。李商隐软弱隐忍的性格与感伤愁怨的诗风对此时充满斗争精神、呼吁民族血性的闻一多来说是不欣赏的,对时处危难和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民族及民众而言均是不合时宜的。诚如闻一多宣扬的那样,此时的中国要的“不是对付的,将就的,马马虎虎的,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上弥留的活着,而是完整的,绝对的活着——不是彼此都让点步的委曲求全,所谓‘中庸之道’式的,实在是一种虚伪的活,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不是你死我活,便是我死你活的彻底的,认真的活——是一种失败在今生,成功在来世的永不认输,永不屈服的精神!”
  二、文艺思想对闻一多诗评的影响
  闻一多对李商隐前后评价的差异如此之大不仅与其文化心态的变化有关,艺术观念的转变更是直接影响着闻一多对古代诗人诗歌的看法和态度。闻一多的文艺思想复杂多变,学界较流行的看法是将其文艺观以1933年《(烙印)序》的发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闻一多倡导“为艺术而艺术”,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推崇格律化、追求艺术“纯形”;后期的他则注重诗歌的现实功利性和社会性,要求“艺术为人生”,甚至“艺术为人民”。不过也有人提出清华文学社成立前后及闻一多诗论文章《时代的鼓手》发表前后的文艺观仍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闻一多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的多种不同态度,本文将闻一多文艺思想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以清华文学社的成立为标志分成两个阶段,社团成立前的闻一多是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为基础,其文艺观倾向于艺术的社会功利性,社团成立后至《<烙印)序》的发表则是闻一多唯美主义“纯诗”的倡导阶段。第二个时期则以1943年11月13日发表的《时代的鼓手》为界,前一阶段是文艺思想的渐变期,后一阶段则是彻底的“艺术为人民”阶段。   闻一多早期的文艺思想呈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整体倾向,但其具体表现却复杂而多元,清华文学社成立前的闻一多更为关注艺术的社会性。早在1919年,闻一多等人便成立美术社,并发表《建设的美术》,认为美术能起到振兴工业的作用。《出版物的封面》中闻一多提出对封面的要求不仅要美观,而且要讲究实利,视只顾美观不要实用为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里闻一多则直接宣告,“艺术确是改造社会底急务厂艺术能替个人底生计保险”。从艺术功利的角度出发,闻一多要求改变传统旧诗繁缛艰涩、言之无物的面貌,反对“无病呻吟”或纠缠于琐屑事物及些微伤痛,倡导做新诗,重视诗歌的情感、幻象等内在元素。闻一多提倡的新诗和“五四”其他文人一样是“时代的公共话语与公共意志”的体现,“它不具有日常生活性和私人性”,这与李商隐注重个体及日常生活的爱情诗完全不同。至于《对雪》一诗则在形式上严整华丽、内容上多用典故、意象多为“玉女扉”等传统情诗中常见之物,与通俗易懂、意象新颖的新诗相比,该诗形式守旧、内容晦涩、意象与意境矫揉造作、牵强附会,并非出于天然,故闻一多批评李商隐为旧时代畸形底产物。
  清华文学社的成立在闻一多文艺思想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闻一多在社团成立时便开始撰写《律诗底研究》、《(冬夜)评论》,并做了一场《诗的节奏研究》的报告,从这些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出闻一多对艺术纯美的追求。1922年10月闻一多在写给友人的信件中则直接提及他们社团“主张的是纯艺术的艺术”,他们的文艺观点是“以美为艺术之核心”。同年的另一信件中,他干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极端唯美主义者”,而“我的诗若能有所补益于人类,那是我的无心的动作”。闻一多的诗美主要通过“幻象、感情、音节、绘藻”等四大元素表现出来,其中幻象和情感是属于内在质素,而音节、绘藻属于外在形式元素。如果说早期闻一多更看重情感元素的话,此时的闻一多则越来越注重诗歌的形式美。《泰果尔批评》中,闻一多发出诗歌必须有形式的感叹,“我不能相信没有形式的东西怎能存在,我更不能明了若没有形式艺术怎能存在!”《戏剧的歧途》中,闻一多干脆提出“纯形”的观念,他认为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要达到纯形。
  闻一多对艺术纯形的追求与唯美主义诗人李商隐关系密切。李商隐诗歌在缠绵幽深的情感、精雕细琢的语言、秾丽多彩的画面、整饰圆融的结构等方面影响闻一多颇多,而李商隐奇绝繁复的意象、暗示象征手法的绝妙运用更让闻一多佩服不已。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闻一多曾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于李商隐而言,情感深挚浓烈是其诗歌的主要特征,其爱情诗更是以“深情绵邈”而著称,但他的情感并不是直接抒发出来,而是借用一系列意象,用象征、暗示、比喻等艺术手法加以表达,如《锦瑟》以锦瑟、蝴蝶、杜鹃、沧海珠、蓝田玉等一连串意象。表达诗人复杂难以名状的情愫。意象的使用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较为常见,但李商隐的意象却颇为繁复奇绝,且从表面上看意象与意象之间、意象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无太大关联,可李商隐却能巧妙地运用暗示、比喻等方法将整首诗构成象征,如《锦瑟》以锦瑟之“五十弦”、“思华年”、“追忆”、“枉然”等字眼暗示意象群是诗人伤时感世情感的象征。李商隐意象的奇特性还表现在丰富多样的色彩意象的使用上,从宋人陶敖孙“绮密瑰妍”与元代辛文房“为文瑰迈奇古”的评语可知李商隐诗歌色彩的秾丽与丰富早已为世人注目,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各种现实或非现实的色彩意象,“彩凤”、“沧海”、“紫府”、“蓝田”、“红烛”等各色意象在李商隐诗歌中不断出现,无怪乎朱鹤龄以“沉博绝丽”一语概括义山色彩。
  李商隐以象征暗示手法借繁复秾丽意象表达自我情感的诗歌创作方法对闻一多影响颇大。从诗歌的抒情性来看,闻一多诗歌的情感特征极为明显,他的《红烛》诗歌情感复杂炽热,他的《死水》诗集深沉内敛,而闻一多诗歌的缠绵深思、失落孤独与李商隐诗歌情感颇为相似,这驱使闻一多在表现情感时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如李商隐般借用外在意象含蓄地传达出来。闻一多喜用且擅用意象,其意象在浓丽繁密、构思奇特等方面与义山诗很是相近,如《秋色》中的意象色彩绚丽浓艳:紫葡萄、金鲤鱼、朱砂燕、枫叶、绿茵、红脸、棕黄的橡叶、金色的树木、黄绿的宫瓦、绚缦的祥云……秋天在闻一多的笔下斑斓多姿、美丽无比。闻一多的象征也多为整体性象征,其诗歌的象征意义常通过整首诗表现出来,如《死水》以腐臭的死水象征黑暗腐败的社会,《孤雁》则是身处异国他乡诗人的象征,其他如《红烛》、《黄鸟》、《剑匣》、《忆菊》、《荒村》等莫不如此。除此之外,闻一多部分诗歌甚至可见李商隐的身影,其《剑匣》、《孤雁》等诗作与义山诗的意象颇为类似,《红烛》引用了义山《无题》诗中“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语,《黄鸟》则仿若从义山诗《流莺》演化而来,《秋色》更是直接喊出,“借义山济慈的诗/唱着你的色彩”。
  闻一多早期因痛惜中国新诗民众艺术的畸形滥觞,在济慈、李商隐等人的影响下提倡艺术至上,追求艺术纯形,融合中西文化精华创造出新格律诗这“中西艺术结婚后的宁馨儿”。但中国诗歌自古以来的“言志载道”传统与中国新诗救亡图存的功利背景和目的决定了唯美诗歌在中国诗坛的复杂面孔。对于充满血性、正义爱国的闻一多来说,在他宣告自己为“极端唯美主义者”同时,对诗歌的现实色彩、功利目的并不完全排斥,如《泰果尔批评》中,诗人认为“泰果尔底文艺底最大的缺憾是没有把捉到现实”。“文学底宫殿必须建在现实的人生底基石上”。他的《红烛》满载着浓郁的爱国热诚,他的《死水》则充斥着丑陋现实的表现和批判。但此时闻一多在强调现实性的同时更看重诗歌艺术性,认为艺术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反对绝对的写实主义。随着时代急剧变化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曾一度向内而专注纯诗艺术追求的闻一多慢慢远离纯美。1933年闻一多在《(烙印)序》中,直接提出重生活轻形式的言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如果为保留这一点,而忽略了一首诗的外形的完美,谁又能说是不合算?”《(烙印)序》的发表,标志着闻一多的艺术目标已由最初的追求纯美转变成强调诗歌的现实功利性。《时代的鼓手》中,闻一多首次提出诗歌要为人民服务,他认为田间的鼓点式诗歌《多一些》、《人民底舞》等诗作虽形式单调、缺乏更多的美感,甚至算不上诗,但却“响亮而沉重,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闻一多强调诗歌是鼓,在战争来临的时代,诗人要用急促的鼓声唤醒沉睡的人们,鼓励人们去勇敢地爱与恨,从而“当这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完成大业”。1944年纪念“五四”的联大晚会上。闻一多干脆呼吁将文学与政治打成一片。《诗与批评》中,闻一多更是注重诗歌的社会性与人民性,“诗是社会的产物,若不是于社会有用的工具,社会是不要他的”。他呼吁诗人从小我走向大我,认为“为诗而诗”这“不负责的宣传是诗歌的顶大的罪名”,批评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虽美丽而无用,斥责陶谢二人在国家纷乱、百姓流离失所的年代却醉心艺术,杜甫的伟大之处便在于他为社会和人民而创作,“为了这个社会与人群而同其欢乐,同其悲苦,他为社会与人群而振呼”。杜甫诗歌因此表现出强烈的人民性,而李商隐诗歌则与社会和人民相隔太远。诗歌内容除少部分咏史诗外,大多是爱情诗与干谒诗,这对后期提倡“人民至上”的闻一多而言,并不是最好最适合的阅读对象,故闻一多提出,李商隐沉郁的风格虽出于杜甫,但却只能为二流诗人。在民族危亡、社会矛盾突出的年代。若诗人一味沉溺于儿女情长与个人感伤,不仅于个人和社会无补,反而有可能沦为权力掌控者的帮凶,这也正如鲁迅所言,“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人们需要的诗文“即使要悦目,所要的也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坚固而伟大,不必怎样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用不着什么雅”。所以,闻一多反对只读李商隐不读杜甫。   三、对闻一多评价态度游移的认识与思考
  闻一多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态度由最初朴素唯物主义阶段的指责到唯美艺术追求时期的崇拜再到为人生而艺术时期的理性批评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其转变与闻一多文化心态、艺术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艺术评价标准的不同则是闻一多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在最初时期,闻一多主要从艺术的社会性及人格角度评价李商隐及其诗歌。李商隐“背恩无行”、作狭邪游的行为被闻一多视为堕落,其远离社会的爱情诗则被闻一多称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1922年闻一多表现出对李商隐的崇拜则主要从唯美艺术的角度出发。李商隐诗歌的绮密瑰妍、沉博绝丽深深吸引了闻一多,诱使他在艺术手法上向李商隐靠拢。晚期的闻一多不再像早期那般偏执,评价诗人诗歌的标准也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出客观理性色彩及多元化倾向:闻一多既欣赏李商隐诗歌的唯美艺术,又意识到其诗歌题材、意境及整个诗风与纷乱危急的时代并不合拍,这样的时代虽然需要多样内容与形式,但更需要对社会负责的诗歌,诗歌的效率与价值都应该为诗人所重视,故杜甫因其诗歌博大被闻一多列为一等,其他如李白、陶渊明乃至李商隐的诗歌则只是治病的一剂药方,是不能单用的,所以“李义山只是二等诗人了”。
  闻一多对李商隐态度的数次转变虽然有较大差异,但我们可从其转变中发现闻一多诗歌批评和诗学观点的不断发展和渐趋理性成熟的特点。诚如闻一多在《诗与批评》中所说,“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说出什么是诗呢?我们谁敢大胆地决定什么是诗呢?不能!”闻一多对以往诗坛(包括闻一多自身)的一元化诗歌思维模式大声地提出质疑,他改变自己昔日或单凭人品或仅从艺术出发的批评方法,倡导诗歌应自由发展。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都可纳入。《文学的历史动向》里闻一多更是提出诗歌应拥有“无限度的弹性”,固执于单一狭隘的诗歌观念将使诗歌难以立足。闻一多的这些言论鲜明地表达了其诗学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文学思想,他的诗歌评论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也许有人会提出多元化诗歌评论是否反映出闻一多诗歌价值观的混乱,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闻一多的多元观往往与时代性紧密相连,闻一多认为诗歌会随着时代变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风采,诗歌是否具有时代特色是评价一首诗歌的重要标准。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中,闻一多高度赞扬郭沫若诗歌的重要依据便是其时代性,“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肖子”。《(冬夜>评论》中闻一多批评《冬夜》因词曲音节之限而拘缚于中国传统意象和意境,诗歌的时代意识大大受损,诗歌的新诗特色也就并不突出。与诗歌应具有时代意识相适应。闻一多诗评的时代色彩也非常明显,《诗与批评》是闻一多关于诗歌评价标准的重要理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闻一多提及诗歌批评存在两种主张——价值论和效率论,价值论者注重诗歌的宣传效果、效率论者则沉迷于诗歌的文字与技巧。闻一多通过考察诗歌评价史发现诗歌评价与时代特色颇有关联,在《诗经》时代只有价值批评论,且全是负责的教育价值,个人主义时代则只有效率论,这当然是历史上的两种极端表现。闻一多以孔子诗评为例,说明要兼顾价值论与效率论,只是不同的时代着重点有一定的差异。从闻一多诗评的时代性来看他对待李商隐及其诗歌的评价,其态度的游移与转变便不难理解了。
  中国新诗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民族的危难处境驱使知识分子们反思传统、学习西方,“五四”文人们在西方启蒙思潮和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诗是反对旧文学束缚的最早产物,其艺术的现实性和功利色彩十分浓厚,此时的闻一多在评价诗人诗歌时更倾向社会价值论,李商隐最具魅力的爱情诗在其看来便无可取之处。“五四”初期的新诗宣告废除传统格律诗、创作白话新诗,但是过度的自由和白话却导致诗歌审美薄弱和形式粗糙。面对新诗“非诗化”的创作困境,留美后的闻一多在西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及中国传统律诗的影响下。重提“为诗而诗”的创作理念,在诗歌评论上则注重效率论,李商隐因其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等风格,成为闻一多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在中国大地上全面爆发,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却异常丑陋黑暗,极具正义感和独立精神的闻一多从书斋转向社会斗争前沿,从诗歌的效率论转向价值论。于他而言,在一个民族危难、民众疾苦的“个人社会”时代,不仅有个人,更要有社会,故闻一多将杜甫列为一等诗人,而李商隐却只能为二等诗人。
  闻一多对李商隐及其诗歌评价不仅呈现出多元化、时代性特点,将人品与诗品相关联也是他评价诗人及诗歌的重要标准。闻一多非常注重诗人的人品,他往往从人格出发品评诗人的诗风和诗品,认为人品高诗品必高,而唐朝诗歌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时代变了,人们复活了追求人格美的风气,于是这时期诗人的作品都能活现其人格”,闻一多对律诗的欣赏也因为“首首律诗里有个中国式的人格在”。从人品角度出发,闻一多对屈原、杜甫、韩愈等人的诗歌评价颇高,如他认为屈原《离骚》的成功不仅是艺术的更是政治的,而屈原之所以获得人们热爱与崇敬,不是因为文采,而是“行义”,是他伟大的人格。杜甫之所以被闻一多评为一等诗人,除了他诗歌内容的社会性与人民性,其人格的崇高也是重要因素,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精神使杜甫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在另一篇文章中,闻一多直接指出杜甫的伟大之处,“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就在这里”圆。闻一多对韩愈的首肯亦从其战斗和反抗的精神出发,对陆游的佩服则因其心系天下,渴慕收复故土。一面是因人格高大从而肯定其诗作,另一面则是因人格卑小对诗人持一定排斥态度。如闻一多早期评价李商隐为堕落诗人。批评《对雪》诗庸俗鄙陋,评价“李白有他的天才,没有他的人格”,指责李白“在乱中的行动却有作汉奸的嫌疑”;而王维的诗境如其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一样,“像—个反抗无力而被迫受辱的女子”。   闻一多不仅用人品来衡量诗人的诗品,他同时要求“诗如其人”,诗歌同诗人一样应有骨格,“诗这个东西,不当专门以油头粉面,娇声媚态去逢迎人,她也应该有点骨格,这骨格便是人类生活的经验……”所以他欣赏《诗经》、《离骚》及盛唐诗歌,喜爱杜甫、韩愈、白居易、陈子昂的诗,而李商隐干谒诗有奉承之意、爱情诗有艳情之色,诗风则以感伤缠绵为主,这于提倡诗歌应有骨格和骨气的闻一多来说未免存在缺憾,故闻一多认为义山诗应和其他诗歌一起阅读,单读义山诗作则会中毒。闻一多“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诗评标准虽是中国诗评的优良传统,但片面以人品高下判断诗歌之优劣却不是诗评的正确做法。从人格角度品评诗人及其诗歌只是诗评的一种方法,更多时候我们应将人格批评法与诗评的时代性、多元化相结合,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得到客观理性评价。
  闻一多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的评价复杂多变,文化心态、艺术观念是影响闻一多诗评的重要因素。早年的闻一多怀抱儒家治世精神、崇尚孔子“圣贤”人格、讲究艺术的实用功能,道德上背负恶名、艺术上迷恋情爱题材的李商隐对此时的闻一多来说颇为不喜。留美后的闻一多对西方现代启蒙文化的兴趣日增,中国传统“美”文化与西方唯美文化的融合驱使闻一多在艺术主张上追求极致美、倡导艺术至上,李商隐哀婉幽深的情爱诗在张扬恣意的闻一多眼里显现出反叛浪漫的色彩,其绮密瑰妍的唯美风格更为闻一多所推崇。后期的闻一多则在长期的国学释读后对传统文化提出犀利的质疑和批判,他以多元文化观将西方宗教精神、民族野性强力及儒家治世精神融合起来,呼唤充满血性、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艺术观念上,闻一多早期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让位于为人生而艺术,对战乱中人们处境的同情更使闻一多提出“为人民而艺术”的观点,性格偏于软弱、题材多囿于个人、诗风偏向感伤阴柔的李商隐及其诗歌在此时身为“民主斗士”的闻一多眼里便表现出极大局限性。但闻一多的诗学观并不如早期般主观单一,多元思维模式和客观理性的态度在晚期李商隐评价中颇为明显:“原料是不怕多的,我们什么诗人都要,什么样诗都要,只要制造工具的人技术高,技术精”,义山诗因其唯美为读者所喜,时代需要他,但效率与价值均是诗人及批评家考虑的对象。杜甫的诗歌包含了众多资源,而义山诗歌只是治病的一剂药方。总的来说,闻一多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主观非艺术到客观多元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闻一多因文化心态、艺术主张、批评标准的不同在李商隐评价上表现出多种面孔,晚年闻一多在诗歌评价上更为理性客观,他的诗评兼顾时代、人格、艺术、社会等多种元素,从而显现出时代性、人格化及多元化特色。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趋向,应当首先对其中心词“经营”通过整个法规范体系的实质要求来限定其为中性,以达致其保护市场秩序的立法目的;然后对其所“非”之“法”进行具体引用,以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于“空白罪状”。但是此处前置之“法”显然不足以呼应信息时代罪情的发展,这倒逼着司法解释以解释法律之名,行类推“国家规定”至准“国家规定”之实。通过立法解释等最高立法机关的“决定”适当提升部分部门规章的“规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处于“新常态”的特殊时期,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实现我国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能够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利用1985-2013年的数据结合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自主创新的驱动作
期刊
摘要: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市场能否提供适当的金融资源来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本或货币的需求,同时通过金融资源分配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20家商业银行(2007-2012)的贷款、人力资本投入、净利润等数据分析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我们发现,个别(例如工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地区性商业银行的金
期刊
摘要:人物的塑造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常常在于其塑造的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先秦典籍《左传》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中西方源头式的史诗文学,其中对英雄原型的塑造分别体现了古代中西方文化的精神表征。这两部经典并没有单色调地描写笔下的英雄,而都是从正面、负面、侧面等多角度描写英雄人物的品格。通过对比《荷马史诗》和《左传》中对于英雄智性品格多色调的描写塑造,我们能够探寻其共通的文
期刊
摘要: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暗含着“概念/对象”这一共同结构。该逻辑结构在先验逻辑中体现为“知性/直观”,在现代逻辑中体现为“函数/自变量”。康德诉诸“先验统觉”作为知性概念与直观对象的联结机理,弗雷格运用“不饱和性”作为函数和自变量的结合原则。两种逻辑的共同特征还在于:首先,康德与弗雷格赋予“判断”以新的涵义,使之成为逻辑分析的基本单位并具有优先性;其次,他们不约而同地使传统逻辑的主谓词项从“对称性
期刊
摘要:产能过剩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去产能则是一个政治过程。中央政府早在2006年就注意到了产能过剩,但是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转型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利益追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中央政府追求经济转型的整体目标,而地方政府追求区域控制的局部目标。中央制定的去产能政策不符合地方政府的区域控制导向。因此无法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执行。中央政府应该采取“破旧立新”的行动
期刊
摘要:“物话语”可作为考察文学的新维度。“物话语”是指物与文字符号一样发挥话语作用,是解读人类精神的途径之一。由“物话语”出发,作品具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作品是一种受物质活动影响的精神产品;第二,作品是一种对精神世界产生影响的物质。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存在以上两种涵意。柏拉图一方面以“Tekhne”一词统括理念神、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体现出他对手工业“物话语”的无意认同。另一方面,他认为摹仿技艺不
期刊
摘要: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却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股东持股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发现,传统成熟型公司与科技创新型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传统成熟型公司中,所有权集中度高的公司较所有权分散度高的公司绩效更高;在存在大量知识共享活动的高科技行业中,所有权集中度高往往导致较低的公司价值。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正确理解公
期刊
摘要:明末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基于对当时儒学在中国的结构性优势地位的观察,以及对儒学的基督化神学解释,选择了合儒斥佛的传教方略,且在实践中颇有成效。20世纪上半叶在华活动的挪威籍新教传教士艾香德基于对天主教传教遗产的反思,基于对儒教在近代中国的结构性地位的衰退的把握,更基于对耶佛之间的属灵维度的亲和性的洞观,选择了融佛疏儒的传教方略。二者都试图通过儒化或佛化的本土化路径,谋求基督宗教在中
期刊
摘要:口述历史是现代史学的新发展,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表征方式.其在怀旧心理的营造、历史体认与社群文化建构、社会赋权等方面显露出重要的意义。百年来.盐业社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同乡会的式微与传统行帮组织的消失,工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以及盐业社群的离散状况。百年社会变迁,举国盐业兴衰,个体生命沉浮,盐业口述历史呈现的是三者的交织面貌。作为历史与记忆的载体,盐业社群口述史在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