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走向自由:劳动教育中人的主体性遮蔽与复归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和人之间有着悠久且紧密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而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异化的劳动教育使得人的主体性被遮蔽,无法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应有功能和价值.马克思有关自由的劳动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的主体性意蕴,构建一个主体性充分发扬的自由劳动教育,是解决异化劳动教育问题的可能路径.自由的劳动教育包括形成开放融通的主体性劳动教育结构、具身参与的主体性劳动教育过程、高吸引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性要素.由于历史和逻辑的必然,以及大学的主动选择,强制规范性制度占据主导,文化-认知性制度处于弱势.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要走出对立论的惯性思维,促进不同制度要素有机融合,弱化外在强制规范,引导内在自觉认同.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从创业课程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构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CCP创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
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指以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刚性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对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是逻辑前提,完善传统美德教育制度体系是核心支撑,推进传统美德的日常生活化是关键环节.
开展高校内部综合考核,要统筹把握好“统一考”和“分类考”、党的建设考核和事业发展考核、重点考核和全面考核、对上承接和创造性转化等九对关系,不断提升考核的精准性、牵引性、科学性,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我们党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一代代来华留学生的身影活跃在世界各个领域,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互信、经贸关系、科研合作、教育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外友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要继续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同化,推动来华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抗疲精神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务实思想道德基础、激发全面发展动力等方面的价值,准确把握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积极探索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作用,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基本路径和必然要求.高校要从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密切联系中,来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与价值.
鉴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手册》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探索.这一制度优化了课堂管理、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教学内容,为全面客观评价教学实效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
气候变暖是目前全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外高校在减排计划、建筑能源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提出有利于我国高校实现碳中和的启示,为我国高校未来实现碳中和并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
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突出特色导向,推进交叉新专业和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融合“金课”,加强师资建设,推动新文科建设下的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