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生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自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在实际运行当中并不理想,在上市公司中存在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知情权没有保证、缺乏履行监督职责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独立性
一、独立董事制度简介
在传统美国公司制度建构中,以董事会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经营管理层与大股东关系特别紧密的时候存在董事会与经营者合谋的可能①。为防范这种风险,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真正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展开来自于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资格条件、提名、选举和更换等做了详细规定,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建立。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现状
我国虽然自2001年《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在董事会中按要求配备了独立董事,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一)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2/3左右的独立董事是由上市公司董事会直接选举产生,有大概1/3的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直接提名,而由监事会和其他中小股东选举的独立董事比例非常小。②(二)独立董事知情权没有保证
独立董事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发放资料的方式进行,而主动公司运营情况的公司比例只有大概一半左右;主动向公司相关人员索取资料的只有38%,而只有11.9%的独立董事会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分析。有9.5%的独立董事甚至通过同公司非主要人员诸如公司客户等进行交流来获取公司的主要情况。独立董事获取的信息只能通过公司主动提供,倘若公司不能很好的履行这一职责,就很难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③(三)独立董事缺乏履行监督职责的动力
33%的独立董事表示在公司董事会上只投过赞成票;35%的独立董事表示从来没有提出过与诸如大股东等公司主要管理人有分歧的意见;70%的独立董事从未使用过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利;90%的独立董事表示从未想过向公司提议聘用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有《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勤勉义务也难以督促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能,更多独立董事处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状态。④三、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建议(一)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声誉激励
培育市场的诚信氛围,发展独立经理人市场,将独立董事的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公开,使得独立董事更加注重自身声誉,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审慎。(二)确保独立董事的知情权
可以由公司管理人员向全体独立董事就公司情况进行汇报或是向独立董事提供汇报副本。当公司出现重大事项时独立董事应主动就相关事项要求公司管理层说明情况,公司管理层拒绝说明情况或独立董事对公司管理层提供的理由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时,独立董事应就相关情况发表独立意见。(三)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影响力
《指导意见》规定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需占三分之一以上比例,我国公司现有独立董事已经做到了高学历和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在董事会中应该听到他们对公司决策的意见。(四)建立起对独立董事工作的督促机制
为确保独立董事切实履行对公司的注意义务和勤勉义务,需要建立对独立董事的督促机制,这一点可以依托监事会来完成,同时建立监事会对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董事会的监督也有助于明确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最高监督机构的地位。
注 释:
①何廷玲.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②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③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④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参考文献:
[1]何廷玲.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朱慈蕴等著.公司内部监督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4]李素萍,李江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9(3)1卷.
[5]董佰壹.论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冲突与协调[J].河北大学学报,2008(5).
[6]肖曙光.独立董事功能与上市公司治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7]叶祥松.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问题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7(4)19卷.
[8]吴小评.论独立董事制度系统功能的定位——从中日比较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8,10(10).
【关键词】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独立性
一、独立董事制度简介
在传统美国公司制度建构中,以董事会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经营管理层与大股东关系特别紧密的时候存在董事会与经营者合谋的可能①。为防范这种风险,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真正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展开来自于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资格条件、提名、选举和更换等做了详细规定,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建立。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现状
我国虽然自2001年《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在董事会中按要求配备了独立董事,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一)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2/3左右的独立董事是由上市公司董事会直接选举产生,有大概1/3的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直接提名,而由监事会和其他中小股东选举的独立董事比例非常小。②(二)独立董事知情权没有保证
独立董事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发放资料的方式进行,而主动公司运营情况的公司比例只有大概一半左右;主动向公司相关人员索取资料的只有38%,而只有11.9%的独立董事会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分析。有9.5%的独立董事甚至通过同公司非主要人员诸如公司客户等进行交流来获取公司的主要情况。独立董事获取的信息只能通过公司主动提供,倘若公司不能很好的履行这一职责,就很难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③(三)独立董事缺乏履行监督职责的动力
33%的独立董事表示在公司董事会上只投过赞成票;35%的独立董事表示从来没有提出过与诸如大股东等公司主要管理人有分歧的意见;70%的独立董事从未使用过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利;90%的独立董事表示从未想过向公司提议聘用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有《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勤勉义务也难以督促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能,更多独立董事处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状态。④三、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建议(一)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声誉激励
培育市场的诚信氛围,发展独立经理人市场,将独立董事的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公开,使得独立董事更加注重自身声誉,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审慎。(二)确保独立董事的知情权
可以由公司管理人员向全体独立董事就公司情况进行汇报或是向独立董事提供汇报副本。当公司出现重大事项时独立董事应主动就相关事项要求公司管理层说明情况,公司管理层拒绝说明情况或独立董事对公司管理层提供的理由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时,独立董事应就相关情况发表独立意见。(三)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影响力
《指导意见》规定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需占三分之一以上比例,我国公司现有独立董事已经做到了高学历和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在董事会中应该听到他们对公司决策的意见。(四)建立起对独立董事工作的督促机制
为确保独立董事切实履行对公司的注意义务和勤勉义务,需要建立对独立董事的督促机制,这一点可以依托监事会来完成,同时建立监事会对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董事会的监督也有助于明确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最高监督机构的地位。
注 释:
①何廷玲.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②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③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④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参考文献:
[1]何廷玲.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朱慈蕴等著.公司内部监督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赵晓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上海证券报,2004.
[4]李素萍,李江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9(3)1卷.
[5]董佰壹.论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冲突与协调[J].河北大学学报,2008(5).
[6]肖曙光.独立董事功能与上市公司治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7]叶祥松.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问题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7(4)19卷.
[8]吴小评.论独立董事制度系统功能的定位——从中日比较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