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家到纪实文学作家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得益于《都市》同仁鼎力支持,本栏目刊出五期后,反响热议颇多。山西文学呈现纪实写作新现象,确实需要深入讨论。
  本期访谈张石山,分量尤重。当代山西文学向以小说显赫,为何不少小说家和诗人转向了纪实?张石山如此,周宗奇、韩石山、陈为人、毕星星、柴然等人也是这样。稍加梳理还能举出好多位来……分析一下,当代山西小说深得现实主义宏旨,极具写实特征,作家由小说转纪实没有鸿沟阻隔,却有传承渊源,几无难度。我体会还有一个内在原因: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想对生活表态发声,就要寻找并运用更具力量的文體和方法,以呈现真实性表达主体立场。巴金先有经典小说《家》《春》《秋》,后有非虚构《随想录》,后半生再没有拾起小说;赵树理看到农民困苦,索性上书直言。作家那颗心向着现实与真情,纪实写作更易于完成人生使命。张石山诸君文体转向之动因,盖在其中矣。
  ———赵瑜
  在山西,张石山先生是新时期以来最早拿得全国大奖的作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成名作《镢柄韩宝山》,以及再次获取全国奖的《甜苣儿》,当时在全国文学界都有很大影响,是80年代中国文坛“晋军崛起”的主力作家之一。张石山先生当过《山西文学》的编辑、副主编和主编,后来成了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退休至今已有十余年,至今依然创作旺盛、笔耕不辍。张先生著作颇丰,就小说创作而言,如李国涛先生评价的,他有不止一套笔墨。而他涉猎文学创作的门类,也广泛多样,小说、散文、随笔、诗词歌赋包括影视文学剧本,应该说是样样来得。
  笔者注意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张先生在创作小说散文以及影视剧本的同时,兼而涉猎纪实文学写作。检视他已经出版和发表的纪实作品,主要有《洪荒的太息》《商海炼狱》《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六福客栈》和《妻族》等五部长篇。仅以纪实门类而言,张石山先生也应该说是著述颇丰。
  他的纪实写作,放置在其全部创作中来评价,处于什么地位?与同行比照,他的纪实写作又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些,应该是笔者访谈张先生的动因。
  以下,是我对张石山先生的访谈。
  畅建康:在山西文学界,人们至今仍对80年代的“晋军崛起”颇为自豪,那是山西作家在全国最为风光的一段时间。所谓晋军崛起,主要指的就是小说创作,你是山西晋军崛起的主将之一,似乎随着晋军的消沉很少看到你的小说了,人们看到更多的是纪实作品的问世。李国涛先生在他的《张石山论》文章里写道:“得赵树理真传者,张石山一人而已。”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如何看待李国涛先生的这个评价?第二个,由小说创作转向纪实创作基于什么原因?
  张石山:好,我先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当初听到李老师的评价,确实有几分窃喜,但也有几分不安,觉得不敢当。后来,我慢慢变得愿意接受这个评价。赵树理熟悉农村热爱农民,始终关心农村的变革与发展,关心民瘼,坚持为农民写作,敢于为农民请命呐喊。这一点,是老先生最为了不起之处。我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时,赵树理先生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没见过赵先生本人,更没机会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但是赵先生早已是我心中服膺的典范。“得赵树理真传”,我个人乐于在上述意义上来认知,并且甘于服膺追随。
  至于赵先生的语言风格,以及得之于乡野民间的文化熏陶,我几乎天然地和赵先生是一样的。大地在那里,老百姓在那里,我们多半就应该是这样的吧。李国涛老师给我的评价,其本意说的也是这个。我还想说的是,赵先生在后期的创作中,有关注农村问题、为农民呐喊的文章,也有农民最是喜闻乐见、方便接受的戏剧,而不是小说。这些方面,我和赵先生也有些许相似之处。或者说,我们共同秉持坚守的是一以贯之的民间立场。
  回到你的第二个问题。正像你说的,我是写小说成名的,确实挚爱小说创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我发现客观生活的多重意义和主观想要表达的某些情绪,小说这个文体已然无法胜任。比如诗歌,我在个人情感发生剧烈震荡的时间段,写了大量诗歌,那样的情绪,除了诗歌无以表达。后来我的诗歌结集出版,是为《永远的三月》。其中有的篇章,还被收入到了诗歌年度选本。
  再说另一个例子。我的八万字的小说《攻城》,发表在《中国作家》上。这部小说以我父亲为原型,写的基本上就是他的传奇化的经历。它可以叫作小说,但说成是纪实,也大致不会错。
  后来,这部小说包括写我父亲的其他作品,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以长篇小说的名堂出版。这部长篇总共有二十万字,四个章节。最后一个章节《老人与树》,已经全然属于纪实。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小说创作与纪实写作并存的一个尝试,是小说到纪实的无形过度和无缝对接。小说乎,纪实乎,我没有受这些外在名堂的束缚,打破了其间或有的界限,而以自如充分表达为第一要义。
  畅建康:你的第一部纪实作品应该是《商海炼狱》,写于全民经商“下海”热那样一个年代,你的这部长篇可以说是一部“即时性现场写作”。你来说说这个?
  张石山:众所周知,天津诗人伊蕾是我曾经的妻子。《商海炼狱》是记录我深度介入、全力支持帮助诗人伊蕾莫斯科创业的经历。
  90年代初,许多文人纷纷下海,伊蕾就是其中之一。她辞去了《天津文学》编辑部的工作去俄罗斯经商。我深度介入到了伊蕾的俄罗斯商务活动中。经商“下海”,对我纯然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经历。商海波诡云谲,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伊蕾莫斯科创业能否成功。
  张改荣女士那时候是《火花》的执行主编。她听说了我正在“下海”经商,希望我能写写这个热门题材。于是就有了《商海炼狱》的写作,每期一万多字,在《火花》上连续刊载了十二期,同步记录了我的“下海”经历全过程。文字发表的当时,读者反响相当强烈,北大中文系许多教授每期都跟踪阅读,首都几家出版社都注意到了我的本次写作。后来,全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结集出版。《商海炼狱》应该说是我的第一部纪实作品,从读者和文学界的反响来看,是我的一次成功的写作实践。   我不曾在事先有什么写作纪实的预期,纪实写作却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我的小说创作实践、叙述能力和文字功底,极大强化了这部作品的文学味和可读性。
  拿赵瑜来说,他是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几十年不断有重磅作品问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引发轰动。除了题材选择的原因,他的报告文学,既有“报告”的极度严谨,更有“文学”的充分托举。
  中国文坛上昙花一现的报告文学作家很多,恐怕就是因为其作品缺少文学性,仅仅依赖题材取胜。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得真是不错。
  畅建康:真实性再加上文学性,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赵瑜的成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你的第二部纪实作品是《洪荒的太息》,听说是中青社策划了“走马黄河”写作,一度还有“行走文学”的提法。请你谈谈这部书的成书过程。
  张石山:如实讲,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奉命写作”。当年中青社从全国征召了八位作家参与“走马黄河”写作,其中包括后来担任了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李敬泽。我原本对黄河流域的民俗、民歌有所接触,非常感兴趣。有幸被中青社选中,叫作一拍即合。
  中青社对这次创作活动不限题材不预设主题,这给了我本人巨大的发挥空间。民俗与民歌,是我一向关注的重点。本次的行走考察,使我对之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
  黄河流域的民俗,是黄河文明的民间馆藏,是一座活化石库。一些现代人已经陌生的古老的奇特的民俗,也许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习惯细节。许多民歌,通俗率真的语言会使所谓的文明人脸红,文明人将为此而惭愧。而千锤百炼的民歌旋律,会使我们血脉偾张,它们原本就在我们的基因中回荡。相对于官方文化或者主流文化,民歌民谣几乎从来都是一种被漠视的存在。但这种存在是更为真实的,更为自信的,更为强大的,也是更为本质的。如果黄河曾经目睹了华夏民族艰难的历史,将一切掩藏在她记忆的深处,那么人民的歌谣正是这种目睹历史的深层记忆。由于民歌民谣的存在,黄河获得了人文价值上的历史存在。饱经沧桑的黄河,步入壮岁;壮岁黄河,吼唱洪荒。我的走马黄河著作的题目便跃然而出:是为《洪荒的太息》。
  走马黄河,最大的体会或者说最深的感悟便是,许多条支流汇集成了黄河这条大河,而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汇总到了一起,便形成了华夏文明。我自己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与久远
  书出来后,我自己是满意的,中青社从责编到社长特别是读者给予的评价都很高。
  畅建康:我知道是十多年前,你写了一本《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在山西文坛甚至中国文坛都引发了相当关注。你写到了山西文坛三十年间的人和事,绝大多数人还是同一个大院工作的领导和同事。客观公正地写出山西文坛三十年的真实情况,我认为非常不容易,這样的纪实写作也极其敏感,难度很大。你是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写作度的?
  张石山:我在三十岁走进文坛,三十而立。动心写这部书,我五十有九,虚称六十。六十耳顺,一个甲子。从文恰好整整三十年。毫无疑问,我行将步入或者说已经步入老年。众多往事皆成回忆,而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我的人生,已经基本被界定属于文学。我相信,不得不相信,我与文学有缘。进入文坛,从文三十年,构成了我的人生主体。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很早以前,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施出了霹雳手段。
  我决定依据回忆,直面历史,写出这部《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的长篇文字。与前两部纪实作品相比,这是一次全然自主的写作。它当然可以归入纪实类写作,但我又从来不写日记之类。我的写作,完全基于记忆,是某种凭据记忆的追述。
  在动笔之初,首先是端正写作态度。
  我在自己了解与认知的范围之内秉笔直书。我绝不会“因人废文”,不会因了关系友好而刻意粉饰,也不会因了交往冷淡而横加刀斧。这样的文章,可一而不可再,我将如履薄冰、格外在意。
  单凭官版文字,我们哪里能够看到真正的文坛历史?我像一个民间史官,要对历史负责,要记录下我所亲历的具体而微的真实历史。
  说到“敏感”,我当然也考虑过了。追述历史,笔者的文学生命曾经参与了那特定历史的编织,而历史不容戏弄。粉饰回护,曲意偏解,不是我的初衷。与其那样,宁可不写。而在同时,但凡命笔,一定出于公理,秉持正大,不涉及个人隐私,杜绝任何个人私怨。
  书出来后,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不愉快。事实证明,《穿越》赢得了读者首肯。有不少专家学者,书写我们山西文坛有关文章,多次引用过我的《穿越》。为此,我非常欣慰。
  畅建康: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福客栈》,写的是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一位外国修女,你是如何发现并对这样一个题材感兴趣的?
  张石山: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那一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李广洁社长,找我前去谈到了他的一个出版计划。抗战年代,有一位名叫艾伟德的英国修女,在我省晋城传道期间,救助过一百多名孤儿。而这样一件富含人道主义精神的善举,国人对之竟然一无所知。李社长有意请我来写这个,希望赶在山西书博会之前出版。我之前多少知道点艾伟德的事情,也知道50年代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六福客栈》,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在西方非常轰动。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即爽快答应了下来,可以说这又是一次受命之作。后来,我和更早了解艾伟德事迹的谭曙方先生合作,共同完成了这本著作。
  畅建康:中国作家写外国人,而且是写一位在西方颇有影响的修女,你是如何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   张石山:艾伟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七十年来,关于艾伟德的著作,无论是传记还是小说,在西方出版了数十种之多。而在我们中国,在艾韦德的故事主要发生地,却没有一本堪以匹配的出版物。就我的有限涉猎所见,西方关于艾伟德的宣传报道、传记书写包括电影故事编撰,多有高推艾伟德的超然境界、将其神化之嫌。在西方人的叙述中,艾伟德几乎就是一个天生的圣人。积贫积弱的中国、落后愚昧的中国人,需要艾伟德来传播福音、救助众生,而虔信上帝的艾伟德,由于信仰坚定,几乎无所不能。其中的“西方叙述立场”非常明显。事实上,恰恰是在艾伟德还远远没有成为“艾伟德传奇”的时候,她就已经来到了阳城。她在阳城待了十年,这十年,她接触到了当地无数的中国人,中国文化已深深渗入了她的骨髓里。正是通过这些中国人,艾伟德终于探知了华夏文明的底蕴。籍籍无名的艾伟德是在阳城获得了她的成长,方才最终成了“伟大的”艾伟德。一个英国人,终身未婚,聲称将自己嫁给了中国,并且加入了中国国籍,到死都自认是一个中国人,这样的事实本身就非常说明问题。
  可以说,抗战,是全人类文明对法西斯主义的坚韧抵抗,艾伟德,是东西方文明共同滋养塑造的一个传奇。
  畅建康:这是一位作家不同寻常的发现和认知,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我觉得在当前很有现实意义。最后,请你谈谈近些年写的一部长篇纪实《妻族》,我在《山西文学》读到过部分章节。
  张石山:我夫人的母亲因为是地主的养女,造就了她一生的坎坷与不幸,三次嫁人。她的遭遇是时代给予的。夫人说,我妈这一辈子太苦了,她都苦到不想再去回忆、不能再说的地步了。每次和老人谈起她的过去,老人都是这样一句话:“过去的事,咱不提它了吧!”
  无论天灾人祸还是数不清的政治运动,其造成的冲击伤害都落在每一个家庭头上,而为之承担最重的、受伤最痛的,是家庭里的女人。许多家族家庭的历史,同时也是妇女的苦难史。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整个时代历史的最真实的细部,成为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
  在老太太的葬礼期间我做出决断:我将尽我所能,将贾家的故事和老太太的经历书写出来。一方面,我觉得有责任在。一方面,我自信具备这种能力。
  往下,我夫人发动他们全家,给我提供材料。零星散乱的诸多叙述,最终由我梳理整合成了一本脉络清晰、极具可读性的家族史。
  它无疑是一部“口述史”,当然也完全可以归入纪实文学范畴。它所富含的历史信息,非是小说可比。
  畅建康:你最近在写什么?能透露一下吗?
  张石山:我在同时开始两个系列的写作。
  一个,是看了点古人写的文章后,发表若干我的不同看法。我尊重古典,但也不会盲从古人。
  再一个,是写我的故乡山村的若干人和事。故乡生涯,是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以它为背景写过许多小说,总结归纳过不少乡间民俗,包括写出去年出版的三部青少年读本。正在写的,也不妨说是纪实文字。它应该像小说一般好看,但它所负载的历史信息含量,应该比小说大许多。
  畅建康:好的,期待读到你的新作。
  责任编辑阎畅
其他文献
怀,多少风雨的淬炼  她像內敛、大气的淑女  除了万木凋零的冬季  每步漂移都潋滟如诗  每丝纹理皆飞银溅玉  凭,怎样情怀的砥砺  成就她刚柔并举的底气  刚刚拱破封冬的坚冰  就给岸堤、桃柳、鸭群  频频传送暖暖的春意  持,什么理由的巨斧  她犹如雷霆万钧的神兽  当风狂雨骤无度无休  她终于“失态”,气冲斗牛  发出地动山摇的怒吼……  那是她平时展露最多的  芳容。也是她最真实透亮  永
期刊
最近有一件事令郝琪琪颇感烦恼,那就是老师把全班最调皮的男生丁当当分配给她当了同桌,美其名曰“好带坏”。  “郝琪琪,你要管着点丁当当。丁当当,你要听郝琪琪的话,听到没有?”马老师这么说的时候,一手按着丁当当的头,一手扶着郝琪琪的肩膀,要把他俩像不倒翁似的碰到一起,郝琪琪厌恶地看着丁当当,生怕和他碰到一起,本能地往后躲着。结果,马老师趁势两手一拢,郝琪琪的肩膀就和丁当当的头来了一个世纪大碰撞。郝琪琪
期刊
周末,陪着爱人  去踏青,春天的原野上  四望皆是盛開的蒲公英  我顺手摘了一朵  帮她插在了头上  一个走近黄昏的女人  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盛开的  美丽芬芳的少女,我想  这一定是春天的奇迹  降临到了被爱着的人身上
期刊
风,穿越过的万物  仿佛从一种柔情中苏醒  ———每座山,每条河  ———每一棵草木,每一只鸟虫  而今  我在湖畔穿行,看到那粉红的桃花  忍不住随手拈起一朵,放在鼻尖  香气浓浓的,挥之不去  哎,情不自禁啊  我的心會被吸附在这样一个场景之中  是的  没有一朵花不希望以最美的姿势绽放  如同一个人总希望自己  拥有最美的灵魂和爱情  一阵风吹来  伴着那花香,久久地荡漾在我的内心
期刊
“亮亮———”  “亮亮———”  “回家吃饭啦!”奶奶从农家院里跑出来,沿着胡同走到了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喊着孙子的小名,那声音里充满了欢快,充满了温馨。  胡同里住户越来越少了,泥巴墙显出了老态的样子,在风雨的侵蚀下,就跟褪了色的粗布衣服一样,露出了斑驳的样貌,就连墙角的野草也长了脾气,蹭蹭地往上窜。可不是嘛,原先胡同里住着五户人家,如今只剩了两户,年轻人都进城讨生活去了,老街上白日里安静得就跟
期刊
这本来不是一对可以并列的词汇  此刻无限强制地用来组合  已属无奈之无奈  你说,亦无所谓了  可以理解为春天里的月亮  还可以怎么解释  不会被人认为是疯言疯语  春天了  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虫子等待发胖,发酵  树枝们都开始极力往枝外爆发能量  一场又一场的雪都落过了  也许早已融化于心  雨水从容,有时呈现淡定状  有时又现出肆虐的模样  你说成长需要付出  是的,储存一冬的营养  难道不是为
期刊
祁连山下着雨,天冷了。  从西宁出发的时候,一直犹豫西行的服装,温差大,穿多穿少都没底。中午到祁连县城,下车就打喷嚏,知道穿少了。雨在下,小镇很静。找了一处快餐,当地的牦牛壮骨汤。一碗汤,加肉一份,就着烤饼,吃得很香。三千多米的海拔,血压开始不稳,吃过东西睡了一觉,休息好,不能感冒。高原最怕的是感冒,一咳嗽就要命。醒来把带的户外装都穿上。  入住的是小镇里不错的酒店。背靠一座丹霞红岩,正面是连绵雪
期刊
有麦堆的村庄  偷爬枣树的爽朗  修改了的几幕场景  在夏日的黄昏上演  一抹灿烂的色彩  像河边的梨花  根深蒂固肆意挥洒  恍惚间滚滚热泪  滑落在无边的土壤  有一天离开了你的微笑和怀抱  原来还记得那些摇篮里的小调  埋在心底思念的种子  在路上在梦乡  燦烂起伏每每地发芽
期刊
虽然聚焦儿童成长问题的长篇小说《放养年代》(载《十月·长篇小说》2019年第3期)在马笑泉笔下的出现,多多少少看似有点突兀,但只要是对作家的小说创作历程稍有了解者,就会知道其来有自。事实上,早些年的创作中,马笑泉就曾经有过包括《红蛇男孩》《幼兽》《等待翠鸟》《他哥哥是黑社会》《我们到河里洗澡去》等在内的一个关注描写少儿成长危机的中短篇小说系列。也因此,从一种小说创作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由马笑泉
期刊
婆婆拿出一只老算盘在灯下拨打起来  三下五除二,六去四進一……  婆婆变了形的手指  依然像上班时那么灵活  她要把自己一周的血压值  集结起来,让它们走平均主义的路子  她要厘清一路相依为命的血压  为何会突然变成了生命中的陡坡  婆婆深信,她的算盘  精确无比,深信在这世界  没有算盘算不出来的答案……  漫长的光线里,那个古老的算盘  平放在桌面上,八十五岁的婆婆  还在精心计算着  一天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