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有用还是无用?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sp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并不是传统读书人借以抬高身价的说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于社会,读书提供和维系着社会赖以运行和发展的一切法则;于个人,读书很好地支撑起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理想(“一对多”)——不能平天下,则可治国;不能治国,则可齐家;不能齐家,亦可修身。然而今时今日,首先,人的价值观和需求更加多元,立身处世的标准单一化,呈现“条条道路奔经济”的状况(“多对一”),而“读书—立身”无疑是其中最曲折的一条,因为高速前进的“列车”使人的需求更加迫切,竞争加剧使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更加艰难,学历不再直奔“立身”主题更无法短期致富。于是,继“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初期的之后第三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复燃,“毕业意味着失业”成为流行语,据悉,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大学与人生的关系呢?
  所谓“物以稀为贵”,上世纪末,一个大学生几乎是全社会的光荣,但如今,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学历贬值,寒门学子眼中的“挪亚方舟”因超载而难以如期抵达理想彼岸。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流落大城市,成为“蚁族”,许多人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
  大学重知识轻实践,学历已经不能作为能力的象征。大学的教学模式某种程度是中学的延续,另一个“考试训练营”,学分制要求修够相应的学分才可以毕业,很多人的学习就直奔学分,直奔毕业证,加之管理松散,与学分无益的课,逃课现象普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渗透到大学,大学不再是知识的乐园、智慧的净土。大学生讲排场、爱慕虚荣,在校寄生,毕业啃老;权利意识强烈,学生团体里充斥着“主席”“社长”等名号;论文买卖、抄袭,学术作伪,极大地破坏了学问的尊严;高智商犯罪正在挑战人的道德底线,愈来愈多的高校自杀事件,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大学生不再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有志青年。象牙塔生活助长了娇气清高的习气,社会责任感淡薄,被动地等待他人和社会的给予,高不成低不就。缺乏平常心,不通人情世故,对不良社会现象心存抵触,缺乏平常心,处理一些社会问题时经验不足,渐渐地就丧失了融入社会的意愿和勇气。
  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就职仪式上,新任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综观今日之大学,大楼林立,大师却销声匿迹。大学离人们的期望值越来越远。这样的大学,不上也罢!
  职场上,应聘者比招聘者的学历高;房地产市场,高学历向没学历的人租房买房。乍一看成败立见,其实不然。成功都有一个过程,大学生也不真的就是“天之骄子”,有神灵保佑。一毕业就功成名就,除非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但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又为什么社会上出现“自考热”?在职场上,学历就是敲门砖,一些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经验十足的人却因没有学历而无缘好的岗位,也制约了个人的进一步发展。而学历高的人,在求职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样都是徘徊,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等待被挑,一个是犹豫挑哪一个!学历等于竞争力,有学历就可以参与竞争,没有学历,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应归咎于大学,大学的本职是培养人才。曾听一位大学生说:人又不是无生命的商品,不需要大学包产包销,人生本就是自己闯出来的。想想的确有几分道理。
  有个笑话说,老渔夫临终前交给儿子一筐鱼和一把鱼竿,儿子还是挨了饿,因为渔夫没有交给他捕鱼的方法。大学教育是一种方法论教育,不仅教人如何学习,也教人如何学以致用。学历的背后,学习力才是实质。学习力关系着人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而不是眼前利益。理论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这种准备却是必要的。
  诚如一位人文学院的教授所说:“有了这杯‘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对付得了!”实践证明,上过大学的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成为了“复合型人才”,知识、兴趣、技能相对比较多元,比起只具有一种技能的人,他们往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处理问题更加得心应手。这些复合能力不一定是专门学来的,而是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一个朋友家境不好,大学期间经常在外兼职,很辛苦,生活压力也大,但很快他就变得很成熟,善于分析问题,课上讨论思维清晰,常常一语中的,是最有“范儿”的一个——未来,领导者角色非他莫属;另一个朋友大学选修了摄影课,后来又认识了一大群爱好摄影的朋友,从此便“不能自拔”了,如今摄影不仅让她在事业上得心应手,还成为生计之余的一种精神享受;还有一朋友爱好写作,大学期间写过一些剧本,得益于学校提供的舞台和志同道合者的参与,他的一部剧作在全院演出……以上的几位,都是农村学生,并没有特别的资源,全凭自己努力。总之,已经不再神秘的大学,依然是一个令外人无法一眼看透的地方。
  大学塑造独立人格。在大学精神的熏陶下,人变得善于思考和判断,不会人云亦云,被牵着鼻子走;也不会画地为牢,困守在自己的一口小小的井里;善于观察,也善于自察。人会变得具有创新意识,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仅仅满足于重复性劳动,让劳动吞噬激情,浪费生命,消耗青春,他会从中寻找新鲜和刺激。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也从事脑力劳动,脑力和体力协调发展。大学培养了人的多种兴趣,使你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可以享受生活,身与心同步发展。
  大学赋予人多元的价值观,以及更高层面的价值取向;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比如,在大学,你可以耳濡目染多样化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一开始感到不可思议、惊讶,但慢慢会见怪不怪,甚至会融入其中。渐渐能接受人与人的不同,心地开阔了,这就是改变。之前只有一把尺,而现在,有很多把尺子,懂得了不同的风景要从不同的窗口去看。多元的价值观保证了多元的选择。以前你或许觉得无权选择,要么听从命运的安排,要么亦步亦趋,盲目随大流。如今你懂得了你有选择的权利,你是独立的。所谓更高层面的价值取向,不一定是更高的地位,更高的财富,而是更多自己的意愿,更体己的追求。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并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你对于你自己就是一个高贵的人。
  诚然,大学里确实存在许多为社会所诟病的现实问题,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大学的环境真正能够让人由内而外地成熟,不再是一个“大孩子”,这些都将使人终身受益。学历表明了一种经历。当你与大多数人有了同样的经历的时候,你们之间才能达成共识,形成默契。成功的前提是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并不是“从众”,你需要选择一个群体,选择与哪些人一起共事,一起交往,甚至一起生活。
  总结陈词
  重新梳理读书与立身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做选择。高昂的学费,使家境贫寒的家庭进行成本计算情有可原,在此提醒一句:进行成本计算时,也不要忽略了“副产品”。大学生活是一段特殊的人生体验,这一笔财富无可替代。有了这段经历,才能在此自由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走过的路或许并不平坦,但它不逼仄,并且充满趣味。换句话说,又有哪一条路自始至终都是平坦的呢?
  一些人信奉“成功需趁早”,所以早早创业;一些人坚持“大器晚成”,于是选择深造。无关成败,只是不同。所谓“成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求知与生存,只有孰先孰后,没有孰重孰轻,二者不可兼得时,视个人情况去选择。人生路漫漫,不可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如果社会的评判标准能够公正客观一些,舆论环境平和一些,青年人才会少一份焦虑,多一份从容。需知:择业有压力,舆论压力同样很大;高才低就亏,迫于压力盲目选择,更亏!
  (编辑 刘霜)
其他文献
如果你现在暂时是一个“差生”,如果你的同学和老师正在瞧不起你,你正在经受他们无情的嘲讽和挖苦,那么请觉醒吧!从现在开始,树立改变自我现状的信念,抛弃你的懒散和玩世不恭,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你的自尊,用学习成绩的逆袭来回击昔日他人对你的藐视和耻笑。  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几乎没有哪个学子不希望成为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朝一日扬眉吐气,考出理想的分数,乌鸦飞上枝头变凤凰,是许多学业成绩不佳学生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言,可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身体健康。有些职场人士因为工作的原因甚至会在办公桌前坐一天而不动,有些人虽然愿意锻炼身体,但是时不时地奔波于家和健身房之间还是会觉得有点不方便,尤其是到了冬天,一些本来雄心满满要开始健身的人们,刺骨的寒风成功绊住了他们奔向健身房的脚步。舒适的小屋和强健的体魄注定无法兼得吗?当然不
最近英国已经投票决定脱离欧盟,由此给英国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更不必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始评估。商业、金融、就业、旅游、医疗、住房以及交通等所有的一切都接受着改变。英国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亦是如此。  英国会从欧盟那里得到一些教育上的资金支持,但是关于这笔资金能否轻易的凑齐没能达成共识。根据俄罗斯卫星网最近的一次辩论,David Lindsay(一位来自兰卡斯特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文学名家,被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先生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的信心。在《季羡林命运沉思录》中,透过身边的人事,表达缘分与命运的深沉思考。  打开这本“命运”的卷幅,人世间的缘分与命运、机缘与邂逅、岁月与生死、记忆与忧思在穿越了北京、济南、哥廷根、塔什干的时空后渐渐清晰起来。于是,书中没有了“大师”“泰
李西方,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清丰县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他以高超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是“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获得“清丰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濮阳市名中医”“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河南省中医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在河南省清丰县的城镇和乡村,只要一提起清丰县中医院的副院长、主任医师李西方,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翘起大拇指称赞
8月26日上午,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举行援疆医务人员欢送座谈会,欢送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徐艳国医师支援新疆皮山县人民医院。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卫生健康委及委医政股、县医院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了欢送座谈会。  座谈会上,旌德县政府分管领导对徐艳国同志及其家人支持援疆事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希望徐艳国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責任心、过硬的业务本领完成此次援疆任务,祝徐艳国同志征程一
近日,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编程猫)与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合作签约仪式在鹰潭举行,双方就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教育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协议,江西师专将在教师人才培养中增设“编程猫”公共选修课,增设人工智能编程教育方向专业,以及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相关合作。合作期间,编程猫将向学校免费提供图形化编程相关教育课程、提供图形化编程平台、为学校教师团队提供培训服务并协助学校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江西师
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文化素质、创业进取精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不能忽视崇高的教育价值。  新的一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校园先进事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方面与走进崇高研究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_2030年)》(以下称《行动》),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則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共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二是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三是防控重大疾病。本期就防
编者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为促进战略思想实施和加强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