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 患者关节液的蛋白组学变化,寻找可早期诊断及监测 KOA 的生物标记物。方法 选取本院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10 月 KOA 患者 40 例 (试验组),通过 Kellgren 和 Lawrecne 的放射学诊断标准分级。以同期参加体检的 40 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及对照组的膝关节液和血清,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 标记和测序进行关节液的蛋白组学分析,绘制出蛋白质谱图、鉴定差异性表达蛋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血清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的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验证关键蛋白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关节液中表达差异。结果 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总共定量了 1412 种蛋白质。条件筛选后,得到 56 种下调的蛋白质和 46 种上调的蛋白质;路径分析表明,蛋白主要富集在肝纤维化 / 肝星状细胞活化,TNF-α 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5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5) 信号转导等通路上;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相关因子验证表明,试验组血清中 IL-1β、IL-6 和 TNF-α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挑选出的6 种关键差异蛋白 Western blot 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均一致。结论 AQP1、AQP3、BBOX1 和 FGL2 蛋白可以用作 KOA 有价值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并有助于说明其发病机制。这些发现可能为早期诊断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也为 KOA 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以书为媒介、以服务为主旨的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图书馆的外在艺术表现形式更能直接从感官上激发读者和游客的求知欲,并对观者产生美育影响。极具感染力的环境营造就有必要考虑雕塑艺术的运用。笔者以欧洲国家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考察为依据,分析、归纳雕塑艺术在图书馆中的多项功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联合血液循环驱动泵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给予血液循环驱动泵干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DVT的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目的对白头翁成分进行筛选,探讨白头翁有效成分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白头翁各成分对THP-1巨噬细胞与MCF-7乳腺癌细胞的IC50值;通过Transwell将THP-1巨噬细胞与MCF-7细胞进行共培养,筛选能够抑制共培养体系中MCF-7细胞增殖的白头翁有效成分;将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巨噬细胞24 h,通过实时PCR检测巨噬细胞M1型相关细胞因子(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完成企业转型调整。煤矿企业借助各类智能化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成为大势所趋。鉴于此,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如位置监测技术、煤岩界面识别技术、记忆采煤技术、溜坡控制技术、连续生产保障技术等展开论述,分析应用智能化开采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针对当下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相应的优化解决措施,以期为煤矿工作者提供指导,进而呈现更好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支持的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同期骨科住院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78名,随机分为两组(n=132、146),快速康复治疗组(FTS组)采取营养支持以及纳入快速康复流程。
会议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促进下,取代肉桂酸(1a~1k)与二氯亚砜(SOCl2)在25℃酰氯化反应0.5h,再加入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在40℃下酰胺化反应3h,合成了11个取代肉桂酰甘氨酸甲酯(2a~2k),产率80.01%~91.1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I-MS确证,并探讨了DMAC促进取代肉桂酰甘氨酸甲酯反应可能的机理。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AFNI)的效果。方法 OSAH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0.1 mg/kg组(C组)、地佐辛0.1 mg/kg+右美托咪定(DEX)0.5μg/kg组(D1组),地佐辛0.1 mg/kg+DEX 1μg/kg组(D2组),地佐辛0.1 mg/kg+DEX 1.5
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铝酸钙水泥为原料制备了刚玉质浇注料。研究了三种市售活性氧化铝微粉对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微粉杂质含量、粒度与比表面积的差异会影响CA6的生成量。粒度更小分布更窄的微粉于浇注料中的填充效果最佳,因而添加该微粉的试样烧后呈现更致密的显微结构与更优的力学性能。除此之外,刚玉质浇注料的烧后强度也与活性氧化铝的烧结性能相关,添加粒度相近但比表面积更大的活性氧化铝
InSAR也被称之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这一测量方式在地表形变监测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其部分特征在实际当中有着十分成功的应用效果,例如在具备充足散射体、坡度较缓、植被变化慢等区域。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以山体滑坡为例,针对如何将InSAR在山体滑坡监测当中有效应用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