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春意刚刚萌动的时候,我把父亲接到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座老年公寓。为了我能正常做好花店的生意,也为了我还能用文字抒发自己所谓的文人情怀。我只能再次背上不孝的罪名。子欲不孝,哪里有父的责任。
我接父亲来的那天,风特别大,有冬天风的凛冽和锋利,像我三年前搬到这座城市时遇到的一样。夹杂这个城市不多的沙土尘粒,朝我狂扑过来,有驱逐鞭挞的意思,让我有种不属于这座城市的感觉。从实际意义上讲,作为一个乡村叛逃者,我被这座城市以这种方式拒绝加入。那么,这座城市是不是同样拒绝父亲呢?它有什么秘密不能让我窥见?
我之所以选中南洋老年公寓作为父亲的安身之地,是因为这个老年公寓院子硕大,院子里有足够多裸露的地皮,地皮上栽植有树木花草。也就是故乡有的树木,譬如柳树、槐树、杨树,这个院子都有;苦菜花、车前子、斧子苗、这个院子也有;麻雀、燕子,这个院子也有。也就是说,这个院子具有故乡的风貌,让父亲不至于感到陌生。
纵使我把父亲搬到这座城市,连同他一辈子一万块钱的存款、几件换洗的衣服、一把茶壶几个茶碗……也不能搬来他的故乡。他的故乡在黄河岸边存在几百年后,终于淹没在城市化進程的大海里。我把他从新楼上领到了地上,却再也不能将他领回村落,领回那些与泥土纠缠不清的岁月。
二
我还在手忙脚乱地给父亲挂衣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间,哑巴大叔就扑了进来。想必在我几次来老年公寓考察的时候,他就盯上了我,不然也不会在我和父亲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他就以极快的速度扑了过来。
他一句话也说不出,话语却多得要命。他嘴巴大张,手舞足蹈,去拉拉窗户,意思是窗户可以随意拉动,没有防盗窗和铁丝网。拉开橱子示意可以挂衣服,并伸出一个大拇指,再伸出食指和无名指,意思是这个橱子父亲可以独自享用,不像他两个人使用同一个衣橱,人上了年纪,老眼昏花的,拿错了裤子背心还是小事,有时竟会拿错了裤头。哑巴大叔对着我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我很孝顺,让父亲住单间。哑巴大叔转换手指的速度极快,像我在网上看到的手指秀。其手指灵活度比他身上骨关节的灵活度要好很多。让我感觉在哑巴大叔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高高的个头,也不是他脸上硕大的痦子,而是他的手指。他的手指指向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只有哑巴大叔才能懂。
我正心烦意乱,手忙脚乱,花店里也有一堆事情在等着我,哑巴大叔却在我面前吱吱呀呀说个没完着实让我心烦。我点头,张嘴,做出张牙舞爪的样子告诉哑巴大叔这些我知道了,用不着他再来告诉我。我临把他推出门时,哑巴大叔还用两个手指对在一起,又动动嘴巴咀嚼几下,告诉我,十一点开饭。
哑巴大叔走了后,我对着父亲说了三遍要离那个哑巴远点,看好自己的东西,其实说了这些话不久后,我发现我错了。父亲茫然地打量着这间远离故乡、有着城市配套设施的房间,说有地方吃饭,有地方上厕所,有地方玩,就好。
经过漫长的生命历程,父亲的目的变得简单而单纯,就是能吃饭睡觉,或者说能活着就很好了。
我把父亲领到活动室,那里有一盘象棋,士、卒、兵、炮、楚河汉界……好像在那自己摆了好一阵子,只等父亲的到来。
父亲看到象棋,好像一下回到他在商场厮杀的岁月,不问对手姓氏名谁,和桌子另一边的李大爷杀将起来。我看到这种情形非常高兴,这说明父亲还有很好的思维和意识。但是我明白,无论是父亲还是坐在楚河汉界另一边的李大爷,他们绝对不是命运的对手。
父亲对于这座城市的接受程度让我吃惊。
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感觉季节的行进是使用了加速度这一物理概念。仅凭在三月看到的光秃的枝丫,我还不能辨别院子里的树种。
可是这天早上我清楚地看到了它们,并一下认出了那些树是杏花。它们有三五株的样子,排列整齐,高矮统一,站在老年公寓一面墙的西面簇然开放,粉色细小的花朵挤满整个树枝,连离开地皮不远十几公分的地方也被一朵杏花占据着。它们的忽然到来让我喜出望外,大大吃了一惊,也让这个院子明亮一片。
我猜想,公寓的管理人员在离着老人们居住的楼房最近的位置,在公寓里最显眼的位置,也在老人们或者来探望的亲人们伸手可及的位置栽种杏花,有给这座老年公寓或者说给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提气的用意。杏同兴,有兴旺的意思,不是有句话说吗,越活越旺相!
在惊艳它们开放的同时,心里有些隐隐地疼。花朵,这世间最美丽的事物,与它们北面那些正在衰老的生命是多么残酷的对照啊。老人们正在败落,不但失去性别意识,对于食物也渐渐失去味觉。男人们的性器,女人们的乳房、子宫卵巢,不会再被提起或者重视。
有子女的他们或者没有子女的他们在公寓里过着流水线的生活。像我们读书的八十年代,到了饭点,拿着自己的碗筷去餐厅吃饭,吃完饭就回自己的房间。或者拿着一个马扎坐在自己的房间门口,三五个老人扎堆坐在一起熬时间。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久远的事情。说一句停顿半天,朝大门口望望有没有来探视他们的人。纵使我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但是我依然感觉时间在这里行进得缓慢。
有次我刚进公寓的大门,有个大姨就拉着我的手臂不放,说我长得像她的女儿,非要把我拉到她的房间去坐坐,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及时阻止,我想我会被她拉到她的子宫里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很能明白她是源于生命的无助和孤独。有时我们写作的人好枉谈我们的孤独,夸大我们的孤独。但是和这些老去的人相比,我们那点孤独就是一个小米粒。
早上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在长长的走廊里坐成一排。像一些已经熟透的庄稼,等待时间的收割。安静,沉默,似乎对于外面的世界无所思也无所想。嘈杂的尘世里也没有他们着急要去办的事情,要去见的人。他们的状态让我恐惧,具体恐惧什么一时难以说清,也许并不是恐惧他们而是人类自身。
难道,活到这里,他们真的看透了人世,不再牵挂留恋也不再憎恨?如果到了这个份上,人就可以放下世间的一切,那么我们盲目地奔波、争名夺利还有什么意义!
春意刚刚萌动的时候,我把父亲接到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座老年公寓。为了我能正常做好花店的生意,也为了我还能用文字抒发自己所谓的文人情怀。我只能再次背上不孝的罪名。子欲不孝,哪里有父的责任。
我接父亲来的那天,风特别大,有冬天风的凛冽和锋利,像我三年前搬到这座城市时遇到的一样。夹杂这个城市不多的沙土尘粒,朝我狂扑过来,有驱逐鞭挞的意思,让我有种不属于这座城市的感觉。从实际意义上讲,作为一个乡村叛逃者,我被这座城市以这种方式拒绝加入。那么,这座城市是不是同样拒绝父亲呢?它有什么秘密不能让我窥见?
我之所以选中南洋老年公寓作为父亲的安身之地,是因为这个老年公寓院子硕大,院子里有足够多裸露的地皮,地皮上栽植有树木花草。也就是故乡有的树木,譬如柳树、槐树、杨树,这个院子都有;苦菜花、车前子、斧子苗、这个院子也有;麻雀、燕子,这个院子也有。也就是说,这个院子具有故乡的风貌,让父亲不至于感到陌生。
纵使我把父亲搬到这座城市,连同他一辈子一万块钱的存款、几件换洗的衣服、一把茶壶几个茶碗……也不能搬来他的故乡。他的故乡在黄河岸边存在几百年后,终于淹没在城市化進程的大海里。我把他从新楼上领到了地上,却再也不能将他领回村落,领回那些与泥土纠缠不清的岁月。
二
我还在手忙脚乱地给父亲挂衣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间,哑巴大叔就扑了进来。想必在我几次来老年公寓考察的时候,他就盯上了我,不然也不会在我和父亲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他就以极快的速度扑了过来。
他一句话也说不出,话语却多得要命。他嘴巴大张,手舞足蹈,去拉拉窗户,意思是窗户可以随意拉动,没有防盗窗和铁丝网。拉开橱子示意可以挂衣服,并伸出一个大拇指,再伸出食指和无名指,意思是这个橱子父亲可以独自享用,不像他两个人使用同一个衣橱,人上了年纪,老眼昏花的,拿错了裤子背心还是小事,有时竟会拿错了裤头。哑巴大叔对着我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我很孝顺,让父亲住单间。哑巴大叔转换手指的速度极快,像我在网上看到的手指秀。其手指灵活度比他身上骨关节的灵活度要好很多。让我感觉在哑巴大叔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高高的个头,也不是他脸上硕大的痦子,而是他的手指。他的手指指向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只有哑巴大叔才能懂。
我正心烦意乱,手忙脚乱,花店里也有一堆事情在等着我,哑巴大叔却在我面前吱吱呀呀说个没完着实让我心烦。我点头,张嘴,做出张牙舞爪的样子告诉哑巴大叔这些我知道了,用不着他再来告诉我。我临把他推出门时,哑巴大叔还用两个手指对在一起,又动动嘴巴咀嚼几下,告诉我,十一点开饭。
哑巴大叔走了后,我对着父亲说了三遍要离那个哑巴远点,看好自己的东西,其实说了这些话不久后,我发现我错了。父亲茫然地打量着这间远离故乡、有着城市配套设施的房间,说有地方吃饭,有地方上厕所,有地方玩,就好。
经过漫长的生命历程,父亲的目的变得简单而单纯,就是能吃饭睡觉,或者说能活着就很好了。
我把父亲领到活动室,那里有一盘象棋,士、卒、兵、炮、楚河汉界……好像在那自己摆了好一阵子,只等父亲的到来。
父亲看到象棋,好像一下回到他在商场厮杀的岁月,不问对手姓氏名谁,和桌子另一边的李大爷杀将起来。我看到这种情形非常高兴,这说明父亲还有很好的思维和意识。但是我明白,无论是父亲还是坐在楚河汉界另一边的李大爷,他们绝对不是命运的对手。
父亲对于这座城市的接受程度让我吃惊。
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感觉季节的行进是使用了加速度这一物理概念。仅凭在三月看到的光秃的枝丫,我还不能辨别院子里的树种。
可是这天早上我清楚地看到了它们,并一下认出了那些树是杏花。它们有三五株的样子,排列整齐,高矮统一,站在老年公寓一面墙的西面簇然开放,粉色细小的花朵挤满整个树枝,连离开地皮不远十几公分的地方也被一朵杏花占据着。它们的忽然到来让我喜出望外,大大吃了一惊,也让这个院子明亮一片。
我猜想,公寓的管理人员在离着老人们居住的楼房最近的位置,在公寓里最显眼的位置,也在老人们或者来探望的亲人们伸手可及的位置栽种杏花,有给这座老年公寓或者说给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提气的用意。杏同兴,有兴旺的意思,不是有句话说吗,越活越旺相!
在惊艳它们开放的同时,心里有些隐隐地疼。花朵,这世间最美丽的事物,与它们北面那些正在衰老的生命是多么残酷的对照啊。老人们正在败落,不但失去性别意识,对于食物也渐渐失去味觉。男人们的性器,女人们的乳房、子宫卵巢,不会再被提起或者重视。
有子女的他们或者没有子女的他们在公寓里过着流水线的生活。像我们读书的八十年代,到了饭点,拿着自己的碗筷去餐厅吃饭,吃完饭就回自己的房间。或者拿着一个马扎坐在自己的房间门口,三五个老人扎堆坐在一起熬时间。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久远的事情。说一句停顿半天,朝大门口望望有没有来探视他们的人。纵使我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但是我依然感觉时间在这里行进得缓慢。
有次我刚进公寓的大门,有个大姨就拉着我的手臂不放,说我长得像她的女儿,非要把我拉到她的房间去坐坐,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及时阻止,我想我会被她拉到她的子宫里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很能明白她是源于生命的无助和孤独。有时我们写作的人好枉谈我们的孤独,夸大我们的孤独。但是和这些老去的人相比,我们那点孤独就是一个小米粒。
早上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在长长的走廊里坐成一排。像一些已经熟透的庄稼,等待时间的收割。安静,沉默,似乎对于外面的世界无所思也无所想。嘈杂的尘世里也没有他们着急要去办的事情,要去见的人。他们的状态让我恐惧,具体恐惧什么一时难以说清,也许并不是恐惧他们而是人类自身。
难道,活到这里,他们真的看透了人世,不再牵挂留恋也不再憎恨?如果到了这个份上,人就可以放下世间的一切,那么我们盲目地奔波、争名夺利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