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与对策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抢救治疗措施,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是气管切开一种严重并发症,本文拟就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做以探讨,以减少由此而引发的后续并发症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气管切开;呼吸道梗阻;措施
  【中图分类号】R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141-01
  一、气管内套管阻塞
  1、原因及紧急处理。气管内套管可被痰痂、血痂或其他异物阻塞,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起到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被痰痂阻塞[1]。经更换同等型号的消毒内套管后起到恢复通畅。痰痂形成的原因是病人肺部感染重,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浓稠,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易结痂[2]。
  2、预防措施。(1)病室内备用合适的消毒内套管,以防紧急情况下置入不合适的内套管而影响机械通气病人通气或因来不及消毒而造成呼吸道感染[3]。(2)加强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并间断滴入湿化液,每次2~3 ml,其湿化效果较常规湿化法好。湿化温度控制在28~32℃,对痰液粘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将装有药液的药杯与呼吸机上的雾化装置和呼吸机管道相连,开启后随呼吸机送气达到稀释痰液、控制气道感染的作用[4](3)定时翻身、扣背,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根据痰液性质配置湿化液。
  二、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原因及紧急处理。气管套管可因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支撑呼吸及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原因脱出或旋转。气管套管脱出需更换气管套管,而气管套管旋转窒息,则只需将病人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气道即可恢复通畅[5]。
  三、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
  发生气管套囊滑脱,为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进行呼吸支持者[6]。是因为气囊固定不紧密,滑脱并移至气管套管内口处,充气后阻塞气道。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取出内套管后呼吸困难仍未能改善,气管套管口无气体进出,而气囊放气后缺氧症状反而有所缓解,这说明并非气管内套管阻塞,而是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此时必须将气囊放气,增大吸入潮气量或吸氧浓度,并配合医生立即更换气管套管。预防措施: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并将气囊固定牢固,防止滑脱,以减少不必要的换管次数。
  四、气道大出血引起窒息
  1、原因及紧急处理。气管切开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7]。大出血一般为继发性,其原因可能是:(1)伤口感染,使气管切开口周围组织甚至血管发生糜烂,以致大出血;(2)切口过低,造成无名动脉暴露,容易损伤动脉,造成大出血;(3)套管选用不合适或旋转,使气管壁受到损伤,影响大血管;(4)不正确吸痰等。遇到气道大出血时,应先将气管插管换入,将气囊充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滴入气道以利止血;無名动脉破裂出血必须立即手术修补出血的血管。
  2、预防措施。大量气道出血止血困难,应以预防为主。(1)术前根据病人年龄、胖瘦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最好能备2套以供更换。病人烦躁时,应给予适当镇静,以防气管导管旋转损伤气管壁及血管。(2)正确吸痰。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病人咽喉部有痰鸣音;病人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吸痰时应选用外径不超过内套管内径的1/2、管壁平滑、带有侧孔的硅胶吸痰管;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一般在33.3~40.4kPa,以防损伤病人气道粘膜。(3)长期机械通气者,应选用高容量、低压型气囊式导管,气囊充气以恰不漏气为宜,并应4~6小时放气1次,每次3~5分钟,以减轻气囊对气道粘膜的压迫,防止缺血坏死。(4)预防和积极治疗切口感染。每日至少2次消毒气管切开的伤口,切口纱布应做到随湿随换,若有切口感染应增加换药次数,并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进行气道滴入,积极控制感染以防血管壁感染、糜烂所致大出血[8]。
  参考文献
  [1] 赵丽娟.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0,23(11):88-89.
  [2] 李虹,徐作俊.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J].吉林中医药,2006,26(1):39-40.
  [3] 刘容,陈克芳,廖燕等.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27-28.
  [4] 李海玲.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预防[J].全科护理,2008,6(11):990.
  [5] 李巧玲.机械通气并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4):369-370.
  [6] 陈春喜,喻荔琳,李妹霞等.机械通气并发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42-743.
  [7] 欧小凤.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处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893-894.
  [8] 潘海燕,朱香君.38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8):929-9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炎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临床检验效果,从而为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且初步诊断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分为A、B、C、D四组各40例,A组予以阴道分泌物的线索细胞检查,B组予以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即BV检测法,C组予以胺试验法,不行pH检测,D组予以pH检验法,不行胺试验法,对比四组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炎阳
期刊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诊断临床上主要有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发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为膀胱癌提供早期、无创、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检测和监测方法。现将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TURBT术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得出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产后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采用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愈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综合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治愈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综合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外孕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外孕合并卵巢囊肿的患者29例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均采取子宫卵巢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子宫外孕合并卵巢囊肿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手术准备及术后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特点与策略。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院前急救的7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相关资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经过院前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快速、安全轉送至医院74例,占96.1%;转运途中病情加重,经及时处置,病情暂时稳定后快速转送至医院3例,占3.9%;途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建立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和通讯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根据GCS预后评定法评定,治愈5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并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强化基础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与性能评价进行探究,进而对检验时影响质量控制的要素进行分析。方法:对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临床生物化学检测与定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查找,并查阅国内外有关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与性能评价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非常多,其中包括精密度评价、灵敏度评价等多方面的实验,及时做好定量测定方法学的评价。结论: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与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与另98例未出血剖宫产产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结果:巨大胎儿、多胎妊娠、胎盘因素等是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可能造成宫缩乏力或有胎盘因素的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一定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避免其出现产后出血。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预防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的相关治疗资料,得出好的治疗方案。结果:所有产妇术中均安全,新生儿全部存活。有3例出现轻微反应,及时治疗排除危机,有一例患者出现强烈反应,经抢救,脱离危险。结论:瓣膜性心脏病孕妇实施剖宫产术麻醉,在术前应充分准备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术选用连硬麻是安全可靠的。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肥厚性心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70例患者行内科对症支持、抗感染以及抑制消化液分泌等综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治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比较,患者的WBC指标、A-PACHE-II 评分、血淀粉酶以及白蛋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