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素养作为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信息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弱和信息素养缺失等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责任,提出增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圖书馆;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全面爆发的时代,我们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去鉴别,筛选,评价,使用自己所需的信息,拥有一定信息素养成为21世纪人们必备技能之一。而作为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尤为重要。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无论从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教育职能,或具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讲,都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成为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阵地。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信息素养是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目前,综合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信息素养存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
  对于信息的敏锐察觉、甄别筛选、选择使用,体现在学生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面对生活中购物、出行、旅游、饮食等纷繁复杂的物品,需要进行信息识别和选择适合自身的商品;学习中考试、毕业论文、找工作等等事项同样需要大学生群体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和筛选的能力,才能找到最优的方案。因此,信息素养已经深深根植于大学生群体生活之中。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信息意识
  很多大学生对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概念感到陌生,甚者完全没有听说过信息素养的概念。据一份调查显示,只有25.1%的同学表示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很多学生不知道去哪里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45%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信息素养意识,对信息不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对信息也不具备深刻的判断力。在笔者的工作中也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都不知道怎么使用学校的知网万方等基本的数据库,也很少浏览关注图书馆动态,不会查询和选择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献。
  (二)较弱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捕捉获取能力、信息分析鉴别能力、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和信息交流表达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拥有很多信息查找的途径,知识数据库、图书馆、网站、论坛、微博、微信、QQ等等,但当面临问题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即使查找到一些,也无法从中筛选和鉴别真伪,选举有价值的信息,也不会主动找图书馆馆员寻求帮助。
  (三)信息道德的缺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遭遇了信息传递繁杂,良莠不齐,信息传递手段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许多虚假、诈骗等违背道德规范的毒瘤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信息传递的主体,但是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因此出现许多大学生传递非法或违背网络道德的信息而不自知的现象。大学生信息道德的缺失如不加以重视,提高警惕,会出现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想象,将会对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信息素养与实践应用脱离
  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表现为各行其是,缺少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意识,与科研课题教学和毕业设计的实践脱钩,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表现为信息意识淡薄,学习方式墨守成规,获取信息能力较弱,面对不良信息时不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息责任感。面对专业课题项目不知如何全面快速地获取相关资料,不能掌握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信息,不能跟踪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动态研究。毕业后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不能进行独立的实践研究,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实践应用是严重脱钩的,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三、图书馆做好信息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文献检索课程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现在很多高校为在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信息素养有关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让学生学会收集专业信息,上机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培养学生信息资源利用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任务,需要做好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和课程辅导等细化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等方法,培养他们信息素养的能力。
  (二)开展讲座与培训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应该根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关于图书馆利用、数据库专题、信息利用等的讲座以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的需求。同时做好开展信息检索课程教师的素质教育的培训,提高文献检索课程任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能力。
  (三)做好新生入馆教育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措施
  每年新生入校之后,高校图书馆都会安排有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包括有图书馆简介、图书馆使用指南、图书馆操作流程外,还应该加入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利用技能、信息获取、信息接受、数据库简介和利用等内容。让大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建立其信息素养的意识。
  (四)利用好图书馆网站、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搜索引擎以及微博、QQ、博客等社交工具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交流方式,手机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更是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主页、图书馆QQ群、微博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通过发帖开展用户咨询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检索、互动咨询、资源优化推荐、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推送关于信息素养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京莲,董超凤.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J].现代情报,2013,(3).
  [2] 彭丽喃,李三衡.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情报科学,2005,(5).
  [3] 张艳华.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
  [4] 李武,刘兹恒.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两种合作类型[J].图书馆建设,2014,(5).
  [5] 袁宝宇,杨华.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07,(9).
其他文献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国际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
要过年了。此时我不禁想到:这过年到底过什么?怎么过才好?早些年生活物质匮乏,过年就是过吃喝,想方设法弄点鱼肉,全家美餐一顿就算过了。后来吃的穿的多了,觉得光吃喝没年味
从“职能转变”赫然写入标题,到大刀阔斧的机构整合设计,再到简政放权的“五个减少”。3月10日,备受各方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亮相。方案提出,将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不仅让公众从中读出了铁路、食品安全等领域机构调整的突出亮点,更让民众看到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核心要义。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次重大行政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传递出一个
期刊
部门合并目的是转变其职能,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重组,如何“说服”既得利益者主动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不仅要做思想工作,也需要改革的魄力和推进的智慧。  近日,最受关注的新闻,无疑就是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此次机构改革,虽然与此前某些民间流传的版本相比似乎留有余地,但综合来看,不再保留铁道部、卫生部,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食药监”等大手笔,仍颇有震撼力,有些调整内容
期刊
企业、政府与社会关系随着社会观念、组织及社会进程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化中.中国国有企业走过了从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办社会”,到市场改革中对社会责任的忽视,以及当今面对
在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甚至是国君.汉代曾出现两个非常有政绩的地方官: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据载,杜诗为南阳太守,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之与前代的召信
电梯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rn我国制订了“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的总体目标,总体节能形势非常严峻.我国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
瑞士瑞士的国宴,一般是三菜一汤加一份甜食,但精明的主人善于用五彩缤纷的鲜花和美妙的音乐营造温馨气氛,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菜式的设计别出心裁,甜点上装饰有瑞士国旗的
期刊
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中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市场将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实际上,在2005年初已经有一些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商通过合资、合作方式,悄然进入上海。国内建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