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的迅速崛起,建筑工程不断受到城市和建筑师和开发商的青睐,建筑施工技术对城市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带,加强建筑施工的抗震施工技术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如何使建筑工程抗震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国家,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施工意义重大。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是我国房屋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加强施工技术的抗震性能能够提高城市建筑的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中技术方面的抗震施工的重要性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地震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大多数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房屋质量差,不仅不能抗御强烈地震,就是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甚至强有感地震也会导致房屋损坏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加之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出现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但是因为这种钢筋的抗拉强度因为已经使用过所以就会达不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地震对建筑危害巨大。当地震波遇到土质松软的盆地地形时,所发生的扩大效应称为共振现象。共振现象会使建筑物摇晃的更厉害。这时,若建物的结构不耐震,受不了摇晃,就会发生倾斜或倒塌,造成人员被掩埋等现象。
  2影响住宅建筑抗震性能的要素
  有很多要素影响到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而且这些影响要素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影响到抗震性的外部要素为,住宅建筑未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主要有施工的质量偏低,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建筑所选定的地址不合理等等;就住宅建筑自身来讲,主要包括房屋的结构和时间等层面上的问题。文中主要就建筑自身方面进行研究:
  2.1房屋的结构。如果房屋的结构匀称,规则,则它的抗震性要比同条件下其他房屋的抗震性强。如果房屋的结构不规则,比如上大下小,一面偏重一面偏轻等。这样的房屋抗震性就不是很强。就跃层和复式以及错层户型的住宅房来讲,它的居住环境以及居住舒适度要比平层的房屋好很多,但是它的抗震效果却不如平层房屋的抗震效果好。
  2.2房屋的居住时间。通常情况来讲,时间越早的房屋它的抗震设防标准越不强,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后来建筑的房屋的抗震性能要以前建造的房屋的抗震性强很多。通常情况下,抗震标准会依据具体状况每隔十年调整一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逐渐地提高抗震防设标准的要求。就这个层面来讲,居住时间越久的房屋抗震性就会偏低一些。
  2.3住宅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施工的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会影响到住宅的抗震性能,住宅建筑施工时,所使用的混凝土的质量与规格是否满足要求,所使用的钢筋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存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等,这些都会对住宅建筑的抗震性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也对住宅建筑的抗震性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施工时,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比较到位,则住宅建筑的抗震性就比较好;否则即使建筑设计的再好,施工技术不到位也会对住宅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4房屋的后期改造。对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大多数的房屋结构都是依照房屋的抗震要求进行建造的。房屋里有的地方是一定不能改变的,不然就会改变房屋抗震性的总体设防,在遇到地震时它的抗震效果就会降低。特别为当期有很多建筑住宅的一层变成商铺。通常状况下,假如一层的居民把承重墙拆除以后,就会造成这个楼的抗震性降低,它的承受能力就会降低,假如发生震级较强的地震,整个住宅楼就可能出现倒塌。除此之外,也不可以在承重墙上凿洞,屋内强上的门窗等不可以随意的改装,扩大门窗的比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降低住宅建筑的抗震性。
  3住宅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及优化对策
  近几年来,虽然抗震施工技术逐渐地有了一的发展与完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里有一定的不足与弊端。于是,根据本人的积累的经验,就使用抗震施工技术提出几项粗略的意见。
  3.1注重提高墙体砌筑的抗震功能。墙体的框架为维护构件,对于砖混结构来讲,它为承重构件。虽然砖的强度不如混凝土的强度的好,但是抗震性能的好坏是受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和承重结构的衔接方式,施工的质量等影响。就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来讲,它是经过提高圈梁的数量来提升房屋的整体性。从中可以看出,建筑住宅的整体性与强度为墙体抗震设防的主要部分,要想使得墙体的强度与整体性有保障,就要做好组砌方式与泥浆强度等方面的工作。砌块一定要满足抗震设防的需求,除了使用高规格的水泥以外,也要处理好砂浆的配比,使得砂浆的强度满足需求。在施工时,有的湿砖不徹底,干砖的使用造成泥浆在墙体中不能满足设计的强度,水分就会被干砖吸收,导致泥浆的强度下降。
  在框架结构施工时,事先在墙体里安装一些短小的钢筋,在进行砌筑之前再对其焊接,这种方法、连接的比较稳固,但是可能存在事先埋藏钢筋的位置与实际需要出现偏差,导致拉结筋在墙体里的摆放比较随性,可能会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因此,就要在施工时,就要从标高等多方面去埋置钢筋,以提高其位置的准确性,使得拉结的质量有保障。砖混结构里砖墙的转角处安装拉钢筋,有事在施工时,会出现拉筋被遗忘的问题;配筋的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泥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漏出来的钢筋生锈。于是,在施工时对全部砌地方的配筋一次性解决,并查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
  3.2注重提高构架节点的抗震功能。住宅建筑的构架节点具有连接框架柱与梁间的作用,于是框架节点满足抗震标准的要求,才有可能提高住宅建筑的总体抗震功能。假如框架节点受到了损坏,就可能造成住宅的总体结构产生位移,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倾倒,从中能够看出,它的重要性。要提高框架节点和附近地区的混凝土的硬度,与之有关的装置也要采用高校地抗震性的手段。在进行抗震技术施工时,通常状况下要把混凝土浇到梁底的标高地方,再对框架节点的混凝土与梁板一起浇筑。就是施工人员而言,要提高他们运用抗震技术的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意识等,保障住宅建筑的框架节点的强度是最高的。在其附近地方,建筑框架柱的横断截面一般情况下含有梁的截面,这就需要在梁箍筋等方面上,一定要谨慎,禁止出现“形式箍筋”,一定要采用一定的手段,保障框节点的总体质量。
  4结语
  总之,依据人们的居住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在提高住宅建筑抵抗抗震能力的前提下,也要将抗震施工当成提高抗震措施一个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影响了住宅建筑抗震性的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住宅建筑施工时的抗震技术的使用。在建筑设计规范里,即使住宅建筑楼盘的结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抗震规格是相同的,工程师都会保障抗震功能。文中对和抗震功能有关的几项建筑结构进行了阐述 ,也阐述了影响住宅建筑抗震性能的要素。
  参考文献:
  [1]董胜华,胡海波,刘劲松.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08).
  [2]刘国强,李洪峰,郭正兴.对建筑轻型屋面板施工技术的简要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1).
  [3]姚启章,张烈军,华锦耀.采用阻尼器钢支撑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1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人群的甲状腺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孕中期妇女120例.经GDM高危因素分析调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进行分组:糖耐量正常且无发生GDM的高危因素的30例为健康孕妇组;GDM高危孕妇90例,经OGTT后确定正常糖耐量组(NGT)52例、糖耐量异常组(IGGT) 20例及妊娠糖尿病组(GDM)18例.检测四
目的 探讨完善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5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行室壁瘤切除及左心室重建手术的效果.2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 4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中3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0.35±0.06到术后0.44±0.13,t=0.26,P<0.05]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术前(64.24 ±0.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及同种异体半关节和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的应用.方法 对11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得到随访,无一例出现感染、排异或异体骨骨折,术后6周均可扶拐行走,根据Mankin标准评价术后效果,优3例,良4例,差2例.结论 保肢治疗恶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
摘要:近几十年,旅游业快速发展,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本项目组设计了调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游客意愿,分析出游客需求,进而提出塑造特色民宿的方案。最后对“文客栈”的特色经营模式进行了未来构想,希望可以做到特色民宿,促进恢复后疫情下民宿行业的经济状况,打造绍兴特色民宿,扩大绍兴民宿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绍兴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特色文化、绍兴民宿、项
目的 探讨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6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脑脊液鼻漏8例,经术中严格修补、术后头低位并配合腰大池引流后均痊愈;尿崩症28例,经药物治疗均得以控制;水、电解质紊乱13例,经补液及电解质调整,逐渐得以纠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配合腰椎穿刺,感染治愈.结论 熟悉正常垂体的显微解剖和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及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39例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其中垂体瘤11例,颅咽管瘤7例,鞍结节及蝶骨平台脑膜瘤14例;次全切除6例,其中垂体瘤及颅咽管瘤各3例;1例垂体瘤包绕一侧颈内动脉并侵及海绵窦行大部分切除.术后1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多尿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好转,23例视力较前好转,1例视力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呼吸力学的变化,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择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 Ⅰ、Ⅱb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 =30)和乌司他丁组(U组,n=30).U组人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 U/kg溶于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诊治的476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4% (102/476);单因素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有18个因素:即从事体力劳动(OR =4.119,95% CI:2.631 ~6.325);年龄(OR=3.014,95% C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周期性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PCOS患者108例作为病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例,分别为病例增生中期组、病例排卵期组和病例分泌中期组;同时选取因输卵管性原因而不孕的患者96例为对照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分别为对照增生中期组、对照排卵期组和对照分泌中期组.
目的 比较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与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240例剖官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为术后疼痛时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肌注,对照组为舒芬太尼150 μg+阿扎司琼10 mg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静脉镇痛.观察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阴道出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哺乳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