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心脏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心脏解剖学特点,以提供术前精确诊断及术式良好预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RSVA患者80例,按是否合并VSD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内畸形情况。

结果

80例患者分为VSD组38例(47.5%)和无VSD组42例(52.5%),VSD组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的比例明显高于无VSD组[7例(18.4%)比1例(2.4%),P=0.043];无VSD组患者病史时间明显短于VSD组[(0.6±1.3)年比(5.9±11.3)年,P=0.002],且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差于VSD组(3.12±0.52比2.37±0.58,P=0.041)。VSD组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比例高于无VSD组[18例(47.4%)比3例(7.1%),P<0.001]。VSD组38例均起源于右冠窦,其中33例(86.8%)破入右心室流出道,而无VSD组42例起源部位绝大多数仍为右冠窦[38例(90.5%)],但破口部位较为分散。VSD组与无VSD组的破裂部位构成比截然不同(χ2=55.98,P<0.001)。

结论

RSVA的部位与是否合并VSD可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合并VSD的RSVA患者更容易合并主动脉瓣病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基础上,给以降压降脂、抗凝降蛋白及有效的饮食治疗。结果经治疗64例患者,显著47例,有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IgM(ox-LDL-Ab IgM)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诊断明确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38例为对照组。STEMI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并以Gensini积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通过FEVE氟碳涂膜拉伸试验,分析了氟碳涂膜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涂膜弹性的因素。综述了弹性氟碳涂料在建筑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及悬索桥主缆防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