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心脏解剖学特点,以提供术前精确诊断及术式良好预判。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RSVA患者80例,按是否合并VSD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内畸形情况。
结果80例患者分为VSD组38例(47.5%)和无VSD组42例(52.5%),VSD组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的比例明显高于无VSD组[7例(18.4%)比1例(2.4%),P=0.043];无VSD组患者病史时间明显短于VSD组[(0.6±1.3)年比(5.9±11.3)年,P=0.002],且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差于VSD组(3.12±0.52比2.37±0.58,P=0.041)。VSD组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比例高于无VSD组[18例(47.4%)比3例(7.1%),P<0.001]。VSD组38例均起源于右冠窦,其中33例(86.8%)破入右心室流出道,而无VSD组42例起源部位绝大多数仍为右冠窦[38例(90.5%)],但破口部位较为分散。VSD组与无VSD组的破裂部位构成比截然不同(χ2=55.98,P<0.001)。
结论RSVA的部位与是否合并VSD可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合并VSD的RSVA患者更容易合并主动脉瓣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