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科技巨人春秋(八)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十一

来源 :西部皮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 张扬(1929~ )rn男,1929年4月20日(阴历谷雨)生于杭州望仙桥直街母亲家中,籍贯从父为浙江仙居.满月后,即随父母北上,因父亲张铨先生当时任教于北京燕京大学制革系.三年后弟弟张抡出生,张铨先生就只有这两个儿子.1934年秋天入燕京大学附小,1940年6月提前毕业,时值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国土沦丧,途阻路断,随母由天津乘船至香港与父团聚(1940年父在美获皮革博士学位后应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之聘来蓉),辗转至成都.入成都济川中学初中,喜爱音乐,此业余爱好一直持续至今(在华西大学念书时曾选修声乐课程,并于50年代负责所在院校工会歌咏组活动).初中毕业后入成都华西协合高级中学,1946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1948年秋选修制革工程课,1949年夏与同班同学李长华一起进行毕业论文“铁盐鞣革-柠檬酸钠蒙囿试验”工作.这个题目是张铨教授探索”铁盐鞣革”的一部分.1950年夏毕业后留校化学系任助教,同时协助其父进行桦树皮鞣革性能试验.自此,他子承父业,一直在大学皮革专业任教,与皮革教学及科研结下终生不解之缘,迄至1995年退休,共45年之久.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随父调至泸州市四川化工学院筹组皮革专业.据何先祺世兄生前对我说,当时在张铨先生领导下,筹组建国后全国高校第一个皮革专业的教师,共仅10人,张扬为其中一人.1953~1956年,讲授皮革工艺学概论及皮革涂饰工艺.每年都带学生到各地制革厂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3-4个月,并参与翻译、审校前苏联教科书作为专业参考书,1956年12月被评升为讲师.1957年春在成都工学院攻读皮革研究生,1960年春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修蛋白质化学半年.1961年1月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为“铬-植结合鞣法研究”毕业后(注:当时国家未实行学位制)仍在学校皮革专业任教.1978年成都工学院改为成都科技大学,为研究生讲授、、课程,为本科生讲授、、等课程.1983、1988年先后被聘任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1994年,成都科大与四川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5年3月按教授级龄限办退.从1982年起共指导12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从1952年起共培育皮革本科毕业生数以千计,他们多已成为我国皮革科研、教学、生产中的骨干力量.张扬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初起,即致力于皮革化工材料的教学和科研.为学生讲授”皮革化工材料”选修课,编写了合成鞣剂、加脂剂讲义,指导学生进行木素磺酸合成鞣剂、明胶改性涂饰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鞣剂等试制.80年代初,与成都市科委、化工局以及望江化工厂等单位一起赴京,向化工部、国家科委化工局汇报,争取得皮革化工材料的研究和生产纳入化工部规划,在望江化工厂筹组皮革化学品应用研究中心.继后,成都地区皮革化工材料协作组成立,担任顾问.为成都地区的研究所、化工厂讲课,指导丙烯酸涂饰剂、加脂剂的生产,硝化棉光亮剂、颜料膏、合成加脂剂、合成鞣剂的研制工作.使成都地区逐渐成为国内皮革化工材料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因进展显著,1988年3月国家经委授予张教授所在的成都科技大学以国家皮革化工材料技术开发优秀证书.rn
其他文献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机理在电泳涂装工艺中稳定槽液pH和电导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先阐述了阴极电泳涂装工艺过程及原理,分析了阴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作用在电泳涂装中
本文阐述加入WTO后的形势,以及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是提高革,鞋,件的质量,从而使我国从皮革大国跃升为皮革强国。由词,最基础的工作,即是提高原料皮的质量
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考证了兰州黄河铁桥的涂料涂装及维护变迁,从文物保护、腐蚀防护和城市美观的综合要求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维护涂装方案,详细介绍了涂装方案的细节及过程
以小二仙草科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Pb)尾矿液胁迫对狐尾藻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幼苗各项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a、b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刊特别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填写此表,并提供您的个人资料,以便我们与您联系。对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针对目前车桥制造用漆的施工方式严重污染环境,运输、贮存、安装常出现生锈、漆膜附着力差、与汽车面漆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树脂、颜料,添加复合防锈颜料,配以
H7N9型禽流感病毒自2013年2—3月首次在中国上海地区发现感染发病至今,已经有763人确诊感染,分布于20省(市)。763名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10人死亡,
研究了无钝化热镀锌板的磷化工艺,当温度为10~40℃,游离酸度为0.6~1.1点,总酸度为17 ~ 25点,促进剂为2~4点,浸泡处理5 ~ 15 min,喷淋处理1.5~3.0 min时获得质量优良的磷化膜,涂装后